桂贤娣电影观后感 看电影班主任观后感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电影<班主任>以桂贤娣老师在教学中独创的,并广受教育界称道的"情感育人法"."因生给爱教育法"为主题脉络,艺术地表现了片中江汉小学,二年级班

电影《班主任》以桂贤娣老师在教学中独创的,并广受教育界称道的"情感育人法"、"因生给爱教育法"为主题脉络,艺术地表现了片中江汉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用情伴随孩子们的成长、用爱照亮孩子们心灵的故事。

《班主任》中有三个印象最深的情节:一、主任满怀期待地问张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坏学生"林宝琦;二、谢惠敏满心愤慨批判《牛虻》是黄书;三、张老师渴求的文学巨著竟被丢置杂物库,更被林宝琦之众玩乐。 学校主任满怀期待并不是期待张老师能够改造林宝琦,拉他一把,让他走上正道,而且因为无人接收而急于把坏学生脱手,免得惹得一身骚。

在包括主任以及其他老师的思维中,坏的就是坏的,是不可能变成好的,就象林宝琦,打架斗殴,不学无术,偷看黄书,更是因斗殴进了警察局,已是无药可救,最好是被红卫拉去批斗。可见,中国人的固定性思维多严重,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永远无法转换,犯了错就得永远背着"坏"的标签。

谢惠敏几乎是"四人帮"思想独裁阴谋的成品,她爱学习,懂礼节,疾"恶"如仇,她是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但是,谢惠敏思想僵化,精神营养 馈乏,思想方式简单,"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执,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尤其代表的是被时代荼毒的成长中的孩子。

而被丢弃在杂物库、被玩乐的文学巨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通过这一线索深刻反映这一时期先进民主文化被丢弃被践踏,而所谓"正统"的腐朽文化被奉为信条的混乱状况。

这些文学著作因为引导民主、思想解放而被批判为反社会主义,中国人也就失了一个认识世界,精神升华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对民主、解放思潮袭全球,而刚走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极其重要,以致失去这个机会,中国离世界又远了一大步。

十年动荡,最终以粉碎四人帮为结局,这无疑应验了中国老话~邪不胜正。这样的胜利令中国可喜可悲,喜的是最后的胜利扼制了"文革"浪潮,没让中国走上不归路;悲的是这样的胜利背负了太大的代价,以致直至今日我们仍在承受文革余波.

文革根本上是一场思想文化独裁专制阴谋,企图禁梏中国人的思想,通过压制民主来实现独裁。文革得到毛泽东的默认,实施得更彻底,破坏力也更大。有志之士在文革 中挣扎反思,试图以自己微薄之力唤 醒中国人。

但被"正统"思想荼毒的中国老百姓并不领情,将之认为违法乱纪,钻社会主义空子,以致在文革结束许多年,阴暗的文化氛围低迷不散。 要说"四人帮"为何能在若大的中国掀起涛天巨浪,中国老百姓脱不了绝对关系。

中国人向来推崇"正统",所谓"正统",就是领导者提倡的思想,无论对错,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中国人没有灵魂,一切跟"正统"走,"正统"就是权威,遵从总没错。这样的思维残留至今, 许多文革前出生的人至今仍不要承认"文革"的危害,认为文革是社会主义必走之路,所谓"文革"的危害只是后人对它的诬蔑。对此,我们只能呼唤中国人不要受"文革"余毒迫害,正确看待历史。

一个民族的堕落总会激起一些爱国者救过之心。刘心武《班主任》中的张老师就是一个代表,张老师对孩子受"文革"荼毒而悲痛忧心,思索拯救中国未来之路。作者通过张老师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与当时世界倡导解放思想和社会需要合拍,希望以此召回中国人的灵魂,让中国跟上世界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