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乔郭文景 郭文景、唐俊乔带您笛韵纵横《愁空山》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是中国竹笛的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无论在作曲手法的高度.音乐内容的深度.演奏技术的难度,都达到了极致,可说是当今竹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是中国竹笛的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无论在作曲手法的高度、音乐内容的深度、演奏技术的难度,都达到了极致,可说是当今竹笛音乐艺术的巔峰之作。

12月 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的“华人作曲家音乐节闭幕音乐会2013”上,国际著名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将会与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指挥的香港中乐团再度合作,共同演绎这首由国际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的钜作《愁空山》。

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的《愁空山》的确是匠心独运。无论是中乐版还是西乐版,均是鬼斧神工。郭文景表示,在笛子独奏部分,中乐版与西乐版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乐队部分,两个版本的分别非常大,有些地方甚至是完全不同。对于这个情况,郭文景指出是由于中西乐队的差别极大,它们各自的一些音响效果是对方根本做不出来的,也是对方无法取代的。郭文景并不赞成中西乐队两个版本只是简单地抄来抄去的关系,并强调对待音乐、对待艺术,他绝对不会偷懒。

《野火》是郭文景第二部竹笛协奏曲,也是由唐俊乔在香港作世界首演。从《愁空山》到《野火》,中间相隔了十多年,郭文景的创作风格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他写这两部作品的基本观念是一样的,就是在中国竹笛清朗、明快、悠雅的典型性格之外,追求沉重和悲怆的性格。郭文景以往写过一些中乐作品,都在尝试在其中增强中乐的交响性、戏剧性和悲剧性,但是他并不排斥清朗悠雅。他亦透露会计划再写一部优雅的竹笛协奏曲,名叫《一江风》。

唐俊乔作为《愁空山》的代表诠释者,郭文景认为她是《愁空山》的“救星”。他坦言以前曾经深信别人告诉他的一个观点:“《愁空山》只有八孔笛才能演奏”,2003年,唐俊乔用她精湛的技巧向郭文景证明,六孔笛也能演奏这部作品。她还用对学生的爱心和优秀的教学水准向他证明了,她那些杰出的学生也能演奏它。郭文景很感激唐俊乔“解放了”这部作品。从2003年她与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愁空山》之后,这部作品的上演率大幅增加,中乐版在北京、上海、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多次上演,西乐版更是奏遍全世界。在今年之内,这部作品演出了21场,达到目前为止年内演出的最高记录。而让郭文景最高兴的是,香港和台湾也有青年竹笛演奏家演出了《愁空山》。通过这部作品,他看到了竹笛演奏水准的全面提高。

演绎过这么多次的《愁空山》,唐俊乔认为她现在跟最初演奏的时候最大的变化在于对音乐的理解上。她从2003年开始演奏这部作品到今天,觉得这是一部越演奏越有味道的作品,只有不断演奏、深入其中之后才能体会到乐曲对中国文化底蕴的诠释。

唐俊乔表示《愁空山》是一部难度极大的作品,至今仍然是竹笛乐曲里面技术难度最大,最有挑战性的作品。目前,依然没有太多演奏者能够把它完整的演奏下来,尤其是用六孔笛去演奏,难度就更高了。

前些年,她可能会较多着眼于技术和难度的展现上面,重点集中在极具冲击性与震撼性的技艺体现。到了现在,唐俊乔更喜爱的是第一与第三乐章,她认为虽然第二乐章有难度很高的循环呼吸与循环呼吸双吐乐段,不过把第二乐章熟练了以后,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最难。

最难的反而是第一乐章里面,似进入乌曚曚的山峦一样,有一点回声,有飘浮的云和空谷,像幽灵梦幻一般的意境表达。乐章里有很多变化音,速度节奏很慢,这样状态下的变化音用六孔笛演奏更是困难,完全是不可以蒙混过关的。

唐俊乔指出第一乐章在气息控制方面,音色要漂亮灵秀,全音与变化音的配合要一致,音质要统一。在音色和音准达标以后,更要对音乐的表现与气息的张力有所要求。她并觉得整部《愁空山》里面最能体现“愁空山”三个字的就是第三乐章,也是她最喜爱的乐章。

在演奏这个乐章时所用的是低音大笛,演奏低音大笛所需要的大气息与大线条,对音乐和技术要有高度的驾驭能力,要把低音笛的笛管震动和醇厚的音色演奏出来。

唐俊乔认为第三乐章最能体现乐曲戏剧性的悲壮情绪,乐队部分非常宏大。当她每次听到乐队部分的时候,好像整个人融进到了音乐里面。常常整首乐曲都演奏完了也一时不能从音乐中走出。她坦言曾经有好几次在步下舞台时发现眼泪一直在流,而自己却没有感觉到。

音乐沉重的震撼已经把唐俊乔与音乐融为一体,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内心丰富的情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强烈情感。唐俊乔强调要体会音乐的表现与内涵是最难的,而想要把音乐表达好,必须先把技术解决。

唐俊乔回忆起她把《愁空山》带到外国演奏后,各地的观众对这种中西的融合感到非常震惊,乐评评价很高。唐俊乔感觉到早年外国观众对一些中国作品很多时会觉得是很有民族和国家的特点,但并不是都完全能理解和听懂,可是他们却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感受到《愁空山》,认为这部作品是在发出中国的声音,从音乐当中他们听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所以唐俊乔在全世界的演出邀约不断,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中国民乐协奏曲在海内外上演频率最高的作品。唐俊乔深深感叹是由于像郭文景这样富有才华的中国作曲家在放射出伟大的力量,才使中国文化得以真正走出去让国际社会接受。唐俊乔也提到著名导演李安,跟郭文景一样,李安也是用西方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所以他的中国电影会在国际上广受赞誉。

在她演奏《愁空山》这部作品的时候,中西乐版给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她会试图用油画的“笔触”与气质去表现西乐版的《愁空山》,到了中乐版的时候,她就会变成国画的毛笔去表达这些山水。她经常形容自己就如同作曲家手中的一支笔,通过她的演奏去表现他们心中的“图画”和所思所想。

唐俊乔也分享她对香港中乐团的一些感觉。

2009年,她跟香港中乐团第一次合演《愁空山》,她对乐团的印象非常好,虽然是首次合作,但这个演奏版本现今已成为内地竹笛专业学生的学习范本。唐俊乔认为阎惠昌先生是一位非常大气的指挥,对《愁空山》的诠释非常准确,能够体会到郭文景心中所想的音乐境界。唐俊乔指出香港中乐团是她合作过的最优秀的乐团之一,在艺术水准与演奏能力上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她也跟乐团合作过《苍》、《飞歌》等大型作品,对于乐团的超凡水平深有体会。

唐俊乔希望如果欣赏过 2009年演出的观众,可以听到这次跟上一次的不同,她非常期待跟香港中乐团再次合作《愁空山》。文/杨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