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立可金融”CEO郭嘉:在供应链金融中看到机会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供应链金融:上好的鱼身等着我们来吃    首个"浙里融"众筹项目提前超额募集成功    一个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回中国

    供应链金融:上好的鱼身等着我们来吃

    首个"浙里融"众筹项目提前超额募集成功

    一个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回中国创业,会做什么?

    如今身为"艾立可金融"CEO的郭嘉,和几个合伙人做起了供应链金融,帮助企业化"账"(应收账款)为"金"(现金流)。为了筹集平台运营资金,他们还拿出了一小部分的股权,进行了一次天使轮的股权众筹。

    见到郭嘉的时候,他正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简称"浙交中心")会员大会上,介绍艾立可金融的"应收宝"众筹项目。

    很快,作为浙交中心股权众筹平台"浙里融"推出的首个项目,"艾立可"的项目提前超额募集成功,成为浙江四板市场股权众筹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

    积淀>>>

    首次创业概念太"超前",但看到了企业痛点

    郭嘉多年前就有创业的想法,并且付诸了行动。现在很时髦的空气净化器,他2009年底就接触了,与创业伙伴拿到了通用公司空气净化器的总代理权。

    "那个时候还没有雾霾概念,大家对空气净化器的接受程度不高。要是我坚持到现在,就非常好了。所以,就像雷军说的‘要做风口上的猪’,对于创业者来说,顺势而为非常重要。"

    郭嘉说,也就是因为这次创业,让他看到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方面的痛点。"我们的空气净化器是通过大卖场进行销售的,卖得还不错,问题就是出在供应链环节的资金链上。我们当时与通用的协议是,必须每个月订一次货,一次一个集装箱。"

    然而,卖场一般有2-3个月的账期。"我们要订货的时候,卖场的钱还没有到账。而我们这种新成立的小公司如果找银行,根本贷不到钱;找小贷公司,融资成本又太高。在这中间有个明显的资金空当。最后,我把整个公司和代理权都转给了朋友,自己出国读MBA了。"

    在供应链金融中看到机会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郭嘉遇到了如今的两位合伙人,陈百助和钟东。陈百助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金融与商务经济系教授,也是郭嘉的导师;钟东则是他的同学。

    郭嘉说,会回国创业,与导师陈百助教授有很大的关系。陈百助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特别关注。

    同时,陈百助还是一位天使投资人,会投资一些学生的创业项目。

    一次聊天,陈百助说起美国一个基于互联网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项目,觉得模式很好。他还说,自己有个学生回国创业,给一家挺大的汽车集团做软件,前景很不错,饶是如此,创业初期因应收账款没到位,非常狼狈,过年都发不出工资。

    聊下来,大家都觉得,在中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该有市场需求。他们先在学校做了一次虚拟创业,然后回国在银行、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做了深入的调查。

    "银行其实也在做供应链金融业务,但只喜欢做单笔金额较大、融资时间很长的单子,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只有几十万、几百万元,资金需求也往往只有两三个月,银行根本就不愿意接,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还是空白。核心企业也只有20%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被传统金融机构做掉。相当于一条鱼,只吃了鱼头,鱼身却没有人吃。"

    当时,他们与企业、银行谈项目设想,大家都觉得这个项目很新。这让他们更坚定了方向。

    创业>>>

    项目上马却遭遇"水土不服"

    2013年底,郭嘉他们回国创建了"艾立可金融",打算把剩下的鱼身都吃掉,把那些时间短、金额不大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以电子化形式打包给银行。

    这个决定,对郭嘉来说,需要放弃很多。"当时,我们全家都已经搬去美国生活了,我也在美国工作了,太太、孩子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学习,孩子觉得不用做作业挺好的,叫他们回来还是有些不乐意的。而且,当时很多人其实是往外‘跑’的,而我却在这个当口回国创业。"

    "艾立可金融"的COO钟东说,自己也是放弃了国外安逸的生活,回国来创业的。"我当时已经在美国生活了8年。那会儿,国内的朋友都创业创得轰轰烈烈的。我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就回来了。"

    本以为项目会顺利上马,毕竟当时很多企业与银行都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但是,公司成立后,再去找企业与银行谈,他们却都犹豫了,认为艾立可,还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又是做新业务,不敢贸然合作。

    马上掉头服务轻资产企业

    郭嘉在仔细分析市场后,果断调整了方向。"我之前找的都是大的集团公司,他们虽然也有需求,但行动力比较差,再加上对创业企业的担心,所以往往无功而返。反倒是新兴产业,特别是一些轻资产企业,他们很有资金压力,需求很迫切。其实,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获利比较丰厚的企业。"

    调整方向之后,马上就有客户了,其中一个是机票代理商。

    现在旅游业火爆,这个机票代理商一年有几亿元的出票量,一天资金需求也有100多万元,收益是好的。但他们的资金压力大,又很难在银行贷到钱。

    这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企业,只有十几台电脑、十几个员工,没有可抵押物。一般银行不会去做这类应收账款业务,因为那么多机票,整理起来太琐碎了。

    不过,他们的数据很透明,郭嘉把这家企业的数据整理打包后,这个业务就成了。

    去年,郭嘉他们做的大部分是航旅行业、物流行业等领域的业务,都是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

    到去年底,大企业也开始关注起供应链金融了,去年一家跨国快餐企业的肉类供应链问题引起的轩然大波,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生态系统建设,包括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金融。

    众筹>>>

    做了7次路演,换了4个PPT版本

    去年12月12日,郭嘉生日。那天,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中心正在做一个众筹平台,问他有没有兴趣做一次"小白鼠"。

    众筹,郭嘉在美国的时候也有所了解。他有同学在美国的众筹平台上发起过项目,并且融到了钱。

    深思之后,郭嘉与陈百助通过越洋电话会议,认为可以通过众筹方式募集一部分运营资金,顺便做一次市场宣传。最后,太平洋两岸的股东们决定在浙交中心做一次众筹。

    在"应收宝"股权众筹项目上线前,郭嘉他们共做了7次路演,因为面对的投资者不一样,有普通投资者,也有资深金融行业内人士。

    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项目,他们认认真真做起了"命题作文"。虽然用的是同一个PPT资料,但改成了四个版本,如果是普通投资者,就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描述;如果是专业人士,就用专业、精炼的方式去描述。

    对于这次众筹,郭嘉一开始很担心,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2月、3月做这个项目,中间隔了个春节。春节期间,除了过年,什么东西都是淡的。而且,当时股市经历了七连阳,很多人都去炒股了。"

    郭嘉还担心项目太抽象。"众筹这两年很热门,但大部分是实物众筹,比如空气净化器、机票、咖啡馆,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这个并不是个标准化的众筹项目,而且还是普通老百姓相对陌生的供应链金融,投资者能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受它、投资它……上线前一周,我非常紧张,如果项目筹不到我们的最低线,会很难看。"

    而且那段时间,"艾立可金融"正在与一些机构谈后续的投资,资本方也在关注这个众筹项目,"如果众筹不理想,有可能重新评估我们企业的价值。"

    众筹首日就募集了60%额度

    3月16日,艾立可金融"应收宝"股权众筹项目正式上线。郭嘉很想亲自盯着,但那天要见一个重要客户,就叫了一个同事专门在电脑前刷屏。

    "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地顺利,资金进来得很快,第三笔投资,就是一个30万元的大单子了。第一天就筹集了156万元,完成了总额的60%;第二天就超过了250万元;到了第九个交易日,就超募至396万元,投资者人数也达到了110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郭嘉很满意,因为除了筹集到了资金,还有另外的收获。艾立可金融的"应收宝"项目有点小名气了,有企业过来找他们谈业务,有银行机构过来谈合作,还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关注,来洽谈未来的投资机会。

    接下来,"艾立可金融"将正式向大企业供应链金融市场进军。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股权众筹"业务推荐商培训会圆满结束

    2015年3月26日下午2点,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股交中心")为推动"股权众筹"业务的开展,在股交中心1601会议室举办了"股权众筹"业务培训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各推荐商会员主要业务负责人以及上海艾立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EO郭嘉。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王良荣、会员机构部副总监金建松、股权众筹工作小组组长邓娟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金总作会议开场讲话后,邓总就股权众筹带来的新机会、"浙里融"股权众筹平台和股权众筹业务规则作了介绍。她表示股权众筹在全球发展迅速,融资额已达97.7亿美元,在中国已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中证协等有关部门正在拟定相关政策,股权众筹业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的股权众筹平台于2014年5月23日成功上线,2015年2月9日改版升级,取名浙里融。

平台成立至今已取得丰厚成果,"艾立可金融"作为浙里融平台第一批股权众筹项目,原定融资额为250万元,人数100人。八个工作日内超募融资金额至396万,认购人数满110人,于3月26日中午由融资方决定提前结束募集。 紧接着会员机构部寿佳敏对会员推荐股权众筹项目流程及奖励办法作了介绍,并详细说明了各项申报材料的填写方法与相关注意点。

    郭总对"艾立可金融"项目进行了介绍,参会人员就股权众筹融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邓总一一回答并作了详尽解释。

    王总作了会议总结,并对众筹退出思路进行补充,希望各会员踊跃推荐项目,共同推进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