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减小创业创新成本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工商总局时明确要求,年内务必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两周后,李克强10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更大降低创业创新制度性成本。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工商总局时明确要求,年内务必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2015年10月1日,“三证合一”改革正式落地。一年后的2016年10月1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在“三证合一”基础上加入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李克强在14日的常务会议上说:“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扫除妨碍创业创新的制度羁绊,可以更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扩大就业。”
切实推动职能转变,释放广大群众的创新创业潜能
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推出以来进展顺利,部分地方已经进一步探索深化改革,推进“六证合一”甚至“九证合一”改革。
李克强对此表示肯定:“每个人都有创新创业的潜能。但现在各种‘证’还是太多了,确实束缚了创新创业者的活力。”他要求,下一步将更多涉企证照与营业执照整合,开展“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更加便利群众办事创业。
总理阐释道,30多年前,我们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充分释放了广大农民创新创业的潜能。“当时我们设定了部分限定条件,其余全部放开,农民立即开始自主尝试一年两季耕种、家庭多种经营甚至外出打工,几亿农民的活力一下就迸发出来了。”他说,“今天的改革同样如此,我们要放管结合,但在‘放’的层面,还有很大空间。”
李克强举例说,一些地区已经探索,企业税务登记后可以直接运营,涉及特种行业特种管理的,由相关部门上门服务。我们的政府也要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切实推动职能转变,释放广大群众的创新创业潜能。
进一步“放权”的同时,事中事后监管也必须更加完善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他在14日的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在各部门单独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基础上,加快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方式,减少对企业的不合理干扰。
“在进一步‘放权’的同时,事中事后监管也必须更加完善。”李克强说。
总理特别强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企业登记、群众办事,都可以在网上办理;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也需要运用“互联网+”,公开监管过程和结果。
“各有关部门都要充分解放思想,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李克强说。
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把社会活力、创造潜力充分调动起来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全面迸发。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261.9万户,同比增长28.6%,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1.4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户。
“新增企业、个体工商户生生死死在所难免,但我们要想办法,尽可能提高它们的生存力、活跃度。”李克强说。
总理说,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就业。本届政府把“就业”放在最优先位置,通过激发市场活力稳增长、保就业。
“中国有9亿劳动力,1.5亿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国人勤劳、有智慧。”李克强说,“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把社会活力、创造潜力充分调动起来,切实改善民生,推动创业创新。”
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2015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浙江将在全国率先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以下简称“五证合一”),并从2015年7月1日起实行。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便利化服务,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照一码就是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将办理时限由8天缩短至3天以内。同时,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适用范围从企业扩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的方案已经摆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
2015年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和信用。这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也是“一照一码”改革的最关键环节。
李克强说,对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改革举措,能促进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易成本下降,实现社会运行效率倍增。而他在讨论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也映射出总理对这项改革关注的三个侧面。
2015年6月29日,中国年底前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新的“五证合一”办证模式,采取“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份证照”的流程:首先,办证人持工商网报系统申请审核通过后打印的《新设企业五证合一登记申请表》,携带其他纸质资料,前往大厅多证合一窗口受理;窗口核对信息、资料无误后,将信息导入工商准入系统,生成工商注册号,并在“五证合一”打证平台生成各部门号码,补录相关信息,同时,窗口专人将企业材料扫描,与《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联办流转申请表》传递至质监、国税、地税、社保、统计五部门,由五部门分别完成后台信息录入;最后打印出载有一个证号的营业执照。办证模式的创新,大幅度缩短了办证时限,企业只需等待2个工作日即可办理以往至少15个工作日才能够办结的所有证件,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统计登记证是统计部门颁发的,用于报送统计数据的证书。如果没有统计登记证,理论上是不能报送统计数据的。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到市或区、县统计局办理统计登记并领取《统计登记证》,单位组织的成立、变更、终止,均应办理统计登记手续。
实行统计登记,其主要目的在于查清各类统计单位的地区分布、行业类别、单位类型、规模以及资产构成等情况,为抽样调查建立科学的抽样框提供依据。
社会保险登记是指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条、第3条、第29条的规定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登记、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的行为。 社会保险登记是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管社会保险登记。
缴费单位必须在一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北京市有关政策同时办理几项社会保险登记。
缴费单位应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期限及时到工商企业执照注册地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住所(地址)所在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已参统的缴费单位到目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市或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办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原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的缴费单位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办社会保险登记。
呼和浩特市潘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这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与以前要跑五六个不同部门、提交几十份材料、等待好几个月不同,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两个工作日就可以领到营业执照。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降低费用、节省时间,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就是抢得了市场的先机。这项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减少企业创立时的各种制度性成本,意味着开办一家企业越来越便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大军,也将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提出,此次“五证合一”把统计登记证纳入,还将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主体基础数据,有助于提高经济统计数据的精准度和公信力。
同时,“一照一码”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将在降低交易风险、避免后续监管出现真空方面发挥作用。
随着“五证合一”和“金税三期”的实施,对社会仓促缴纳情况监管的加强,以及员工个人越来越强的社会保险意识,企业不缴纳、少缴纳社会保险的风险越越大,应该会出现以下变化:
1、企业将更加重视社会保险缴纳
企业成立后和存活期间,缴纳社会保险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减少的一项工作,创始人、经营者将更加重视缴纳社会保险,不要留下不良或不诚信的记录;
2、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帐户激增
过去没有缴纳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将纷纷做实企业的社会保险帐户;
3、缴纳社会保险将更加规范
过去,普遍存在降低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或称没有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现象,随着相关法规的实施,将逐步实现“工资、个税、社保和公积金的四平衡”,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必然更加规范、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