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什么半月板损伤修复术 了解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症状

2017-10-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半月板是构成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是两个半月状纤维软骨,位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 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半月板的外缘较厚,与关节囊紧密愈着,内缘薄而游离.上面略凹陷,对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胫骨髁.内侧半月板大而较薄,呈"

半月板是构成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是两个半月状纤维软骨,位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 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半月板的外缘较厚,与关节囊紧密愈着,内缘薄而游离。上面略凹陷,对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胫骨髁。内侧半月板大而较薄,呈“C”形,前端狭窄而后份较宽。前端起于胫骨髁间前窝的前份,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前方,后端附着于髁间后窝,位于外侧半月板与后交叉韧带附着点之间。边缘与关节囊纤维层及胫侧副韧带紧密愈着。

临床症状

1.大部分患者无外伤史,伤后逐渐肿胀,伤侧较显著;疼痛往往发生在运动中的某种体位,体位改变后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两侧关节间隙。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楼梯时尤为明显,且伴有疼痛或不适。病程长者,股四头肌会逐渐萎缩,交锁症状。

2.急性受伤时,有关节囊内壁滑膜损伤,引起关节内出血、渗液。伤后关节逐渐肿胀,持续疼痛。经过休息及一般消肿止痛治疗,症状减轻,但关节间隙仍然疼痛,特别是当关节伸屈到某个位置时,尤其明显。走路,尤其是上下楼梯,感到下肢无力,常打软腿,影响工作和生活。时间长了,大腿肌肉萎缩,周径变细。有的病人行走时,突然觉得膝关节疼痛异常,不能活动,甚至跌倒。忍痛,活动活动小腿后,又可以恢复行走。这种症状称为”关节交锁“,是损伤的半月板卡住关节的缘故。部分病人,膝关节活动时感到弹动并听到弹响声。

半月板损伤修复术步骤

1.切口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选择前内侧、后内侧、前外侧、后外侧或联合切口。现以临床多见的后内侧半月板后1/2部的边缘纵裂为例说明。取膝后内侧切口,即膝关节屈曲60°,自股骨内上髁沿后斜韧带之后垂直向下达半膜肌腱止点。

2.探查半月板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关节囊,用直角牵开器牵开后关节囊,观察半月板撕裂情况。符合修补条件者可缝合。

3.缝合半月板

用小刮匙或手术刀清除撕裂的边缘以促进半月板愈合,不切除任何半月板组织,将半月板边缘牵到关节囊,分清后关节囊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隙,将后者向后牵开,使半月板撕裂部位及后关节囊完全从腓肠肌游离,把半月板牵到靠近关节囊。用小三角针,3-号尼龙线间断缝合,先从关节囊后侧面开始,逐针向前,每针都应由下经关节囊、半月板、再由关节囊反出,暂不打结,针间距3~4mm,抽紧缝线的两端,直至撕裂部准确对合。维持缝线的张力,试行伸膝,如撕裂部不分开,说明缝线位置合适,否则应加以调整。维持膝关节45°屈曲位,用缝线间断缝合关节切口,后斜韧带尽可能缝紧。关节切口闭合后,从外侧开始逐渐向内侧分别结扎半月板缝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