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小心炎症性肠病
小李大学毕业,一向健康的他,近3个月开始出现轻微的腹痛、腹泻。开始他没在意,不久,大便变成粘液脓血便,一天腹泻十多次,这才到医院看急诊。在 进行常规治疗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随后还出现了低烧、乏力、贫血等症状。最后经消化道造影、肠镜等检查,消化科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炎症性肠病,如果不尽 快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严重时甚至还可能要“挨上一刀”。
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压力大,精神易紧张,腹痛、腹泻再常见不过了,可这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却隐藏着身体的危险信号。
临床常见大中学生患者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广东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岑荣英介绍,以往西方国家的炎症性肠病患病 率较高,而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但现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这种疾病高发于青壮年时期。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30年后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到18%。国内文献报告的溃疡性结肠炎将近13万例,炎症性肠病已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炎症性肠病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在消化科门诊中,感染性腹泻越来越少,以炎症性肠病为代表的非感染性腹泻却越来越多”,广东省人 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称,该科统计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近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青少年患者的发病人数明显上升,临床上常见到大中学生患此病,而 患病年龄最小的出生才几个月。
经常熬夜饮食不洁成诱因
一项针对国内多个大城市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上 广三大城市市民中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城市。其中,经常熬夜、长期疲劳、西方化的饮食、吸烟、冰箱普及使用、精细饮食,都是可能诱发炎症性肠病的主 要原因。岑荣英提醒,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饮食习惯不良者,都需要注意。
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岑荣英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
不及时治疗或可致癌变
很 多人对该病不太了解,殊不知发作起来很凶险。炎症性肠病总的来说就是有炎症改变的肠病,它的表现一般都是腹泻、腹痛,甚至会出现血便。岑荣英表示,其病程 较长,且常反复发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导致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继发症状,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发病时间 越长,癌变的风险就越大,炎症性肠病患者经确诊后8-10年,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以每年增加0.5%至1%的速度递增。因此,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应定 期至医院就诊随访,监测癌变的可能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腹泻、腹痛两周不愈应做肠镜检查
如何早发现炎症性肠病呢?岑荣英说,如果腹泻、腹痛症状连续持续两周以上,且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就应及时到医院做肠镜检查,以避免误诊,判断是否患上炎症性肠病,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
普通人,甚至是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会将炎症性肠炎与一般的功能性肠炎混淆,实际上二者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岑荣英解释,功能性肠炎发病时间较短、能够用药物治愈,而炎症性肠炎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发病时间长,难以彻底治愈。
健康提醒
饮食调节最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炎症性肠病患者更是需要注意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能够促进肠道自身愈合,饮食调理可以辅助性地治疗炎症性肠病,缓解症状,防止复发。这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概念之一。
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而言,饮食上总体应把握食物质软、易消化、高营养的原则,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具体有下面几方面:
1.每餐以正常食量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
2.减少油腻和油炸食物的摄入,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人,应减少牛奶和奶制品的摄入。也不要吃引起肠胀气的食物如黄豆、芋头等,而鱼、虾、蟹及蚕茧等容易引起过敏的一类食物也应该少吃为宜。
3.限制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坚果、玉米、一些蔬菜。高纤维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如果小肠没有消化完全的话,还会导致腹泻,所以一般建议以低纤维、少渣饮食为妥。
4.膳食供应给足量的热能及优质蛋白、无机盐、维生素,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冷饮等。
5.IBD患者多缺乏叶酸,维生素A、B6、D、K,以及钙铁等多种营养素,应进食富含以上营养素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