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祖逝世 国史新书速递 (20)汪荣祖:《槐聚心史:钱钟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2018-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汪荣祖,<槐聚心史:钱钟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台大出版中心, 2014年版,367页.   近年来钱钟书研究的力作,文笔之漂亮老辣已博得不少

汪荣祖,《槐聚心史:钱钟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台大出版中心, 2014年版,367页。   近年来钱钟书研究的力作,文笔之漂亮老辣已博得不少称许,富有新意的分析结构亦引人关注。(由于作者与钱钟书夫妇的私交很好,所以此书也披露了不少耳拾轶事,并且采用往来信件作为分析材料。

为近距离观察一向言谈谨慎的钱杨夫妇,提供了更多丰富的细节。)该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钱钟书的自我”运用若干心理学知识来分析钱钟书其人,共六章,分别为“自我意识”、“社会群体与自我认同”、“钱杨三人‘互依我’”、“剖解自我”“忧患与补偿”“自我价值观”。

外篇则分别从哲学、文学、诗学、史学四个角度来切入钱钟书的学术成就。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此书的结构,并不是一般思想传记可能采用的顺时结构或提取关节点的做法。

这与其说是创新意识的表现,不如说与书系本身的要求相关,作为《华人的人观与我观》书系的预约之作,对切入的理论角度已自有所预设。

从“自我”内在的剖解到学术作品的剖解,试图想建立一种从微知著、观察内部之外显的方式。 然而通观全书,在其理论设想与实际之间有一定落差,似乎正是由结构本身所带来的,谨提出商榷。从以心理学分析为基础的内篇,恰好反映了作者对陌生理论的准备不足与不适应。

有若干误用之处,比如将钱钟书一家形容为“三位一体”等等。另一方面,内外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主其人其作之间的分离(加上传主本身极具挑战的的博学一向对研究者造成困难),进一步使得外篇的分析采取了以学科分类为切入角度的外在化观察,略显生硬,一定程度上反导致内在理路的消失。

这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文史哲诗四门的挖掘之深浅,偏于依赖作者本人的学养以及趣味,比如对诗词酬唱的部分寄予更多并非必要的关注。

相较之下,德国汉学家莫之宜佳试图用更为综合性的办法来处理钱钟书不同种类作品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提出将《围城》作为《管锥编》的前传来思考,不仅深得钱氏许可,或许也是更有可能性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