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邓禹故里新野有什么邓氏历史遗迹或景点?

2017-07-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邓氏人物在历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影响颇大,为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历史上为现在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物,如:

邓氏人物在历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影响颇大,为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历史上为现在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物,如:在现今的南阳地区范围内,汉代墓冢尤其众多,墓内建筑较为华贵。从历代编纂的《新野县志》上也可查到邓氏宗族叶落归根的景况。

从《汉书》上也可考证出邓氏宗族不断回南阳新野省亲的记载。以及《南阳府志》:汉朝帝皇、王、侯巡归时,在新野境域东的唐河西岸停留,拜谒邓氏宗族故里的文献,寻出不可磨灭的胜迹。

仅举现在新野县境文化遗存几例: (一)光武台 汉光武台原名汉台镇,位于县城北9公里东赵庄村边的白河故道东岸,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阅台于此,此台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亦为清王朝定名留传至今的新野八景之一——“汉台朝雨”。

御史刘良卿诗曰: 白河东岸荒台古,当日骑牛走光武。 茏葱佳气识真人,指麾英粟驱豺虎。 光武一去今几秋,南阳故人皆隆邱。 唯有台前水依旧,时许行人来系舟。

内苑春云变作雨,朝朝犹洒台上土。 可怜往事成陈迹,莺花啼笑谁为主。 我欲登台台复高,台高水深春禽号。 沽酒一醉卧芳草,一任东风吹鬓毛。 知县张玺,诗曰: 高台巍巍压白水,犹是建武旧基址。 行人吊古忆当年,争说四七兵初起。

舂陵一出棘阳拔,泌水再战赐阜死。 云雾当空陨坏山,流星乱坠如飞矢。 雷雨顷刻溢浊川,大风百里屋瓦毁。 长人枉自大十围,虎豹股战如羊豕。 铜马已破王郎诛,天命岂终属更始。 方知绛衣骑牛人,久向南阳获雄雉。

赤伏符应千秋亭,卯金修德为天子。 只今内苑草芋绵,蔓荆沙卷凄风驶。 云集龙阙安在哉!一朝事业夕阳裹。 钱塘董镛,诗曰: 朝来微雨洒荒台,人云台空没草莱。 烟树演蒙含湿土,野花零落点苍苔。

龙沟新水涂无应,内苑阴云瞑不开。 汉室中兴多事业,至今遗泽润枯核。 邑令,胶东崔谊之赋诗曰: 氵育 流如驶旧台荒,日月峥嵘思汉光。 铜马中兴垂帝号,青牛指顾失王郎。 皇黄南北空今古,野草迷离半夕阳。

更欲临风舒望眼,舂陵树色独苍苍。 邑人监察御史焦荣诗曰: 一去真人辇路荒,千秋警跸藉余光。 长河犹抱兴龙地,列树如环执戟郎。 漫把赤符论汉室,每怀杖策过南阳。 只今海内缠兵气,原见投戋答赤苍。

(二)光武祠 方伯刘栋诗曰: 白水真人握帝符,舂陵故里奋雄图。 旧官争迓汉天子,新主还惭莽大夫。 延揽两河谁仗策。遨游二国荷称孤。 余今瞻拜春风里,青草祠前叫鹧鸪。 马超宗作词曰: 轻飚生,落日明,鸟声歇,古水竭。

冉冉白云来凄,清云飞,白水王气横,汉家官树空。夜月中兴,事业随水声,只此长罗高柳,犹相匹。山鸣悲壮,剑萧索大呼,云台君臣何在乎?寂不出。 郝经作《光武祠记并颂》: 继秦以楚而无高帝,则中国不能复;继莽以操而无光武,则汉不能纂。

承三代天下,后世不知用儒为学之有益,治道而德于斯民。残陋芜秽。荼毒苑转,不复见先王风化之美矣!高帝平乱,开建大业,光武中兴,身致太平,号称二祖,其有功于中国则一也。

自成康而下,帝王始不预学,陵夷至于东周,渐不用儒。而中国不复有先王之治,至秦而彗灭。除铲事,习法律,以一杀人为务。汉兴将相皆刀笔、军功。文景之治,本于黄老,申韩孝武,虽号称隆儒相,公孙淇而摈董仲舒、相如、枚乘侍从文赋,畜以徘优。

宣帝励精为治,不喜于儒,谓汉家制度杂于霸王。元帝好儒,昧於识断,故西汉制度,陋于三代,帝王不学,懵於大道,卒为孔光张禹所误,而欺于王民。光武起,自诸生以谨厚称,正大之学,蕴为真勇。

昆阳一战,破寻邑百万宣壮之师,遂兴汉室;风云感会,邓冯寇马皆称儒将,左提右挈,底宁方夏。既即位,则进卓茂登,宋淇用孝廉为郎,保全功臣,不责以吏事,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孔子说:“诗书之规,纂缉熙文武成康。

帝王之学,继以明章。临雍拜老,横经问道。期门羽林之士,通经问学,有济济洋洋之盛。於是,大儒辈出,维持鼎命”。表扬李杜,圪然效节。终我四百作成,正治保佑。民命风化之美,同于先王,其功又有大於高帝者。

虽则中兴,同夫创业,传序十二德威,惟畏使曹操,终身染指垂涎,而不敢革命。昭烈父子,崎岖艰难,犹天命人归。复汉讨罪者,终曹氏之世,几五十年於呼。盛哉!初帝与其兄齐武王,起兵舂陵讨莽。

乘牛而杀新野尉,夺马以战,其后庙于新野,历代祀之。岁巳未经奉命,宣抚江淮,乃登昆阳故城,顾瞻舂陵,英灵彷绋,犹可想像。又不能自己,推本论著,系之以颂。卑邓州道总管万户史公勒碑於庙,垂示不朽,足厌景圣之以焉!

颂曰: “於铄汉业,如火烈烈。灭之白水兮,白河赤陇,群飞天红。有子孙兮 ,昆阳一战,长驱百万。天复启兮,雷毂彗锋,指麾群雄。尽宁数兮,帝有圣学,沉几先觉。继文轨兮,投戋讲艺,夜分乃寐。究经理兮 ,以熙帝载,比隆三代。

风化美兮,享国永久,德怀久有。迨三纪兮,身为武汤,治复成康。孰可比兮 ,庙食世祖,代无废事。贲帝里兮,於高有光,民犹不忘。载扬颂章,刻示茫茫,汉德无疆兮!” (三)邓禹台 邓禹台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的西赵庄村西,台地高阔,柳杨河环绕。

相传为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阅兵台,亦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邑令武国枢称:“促华邑人,光武收河北鲁,杖策说原劾尺寸,垂功名于竹帛,封高密。

邓禹台在邑西二十里,属侯阅武之地。予眺登其上,缅怀古人之流风,慨胜迹迹,尤情动于中,聊寄觞咏。”其诗曰: 巍巍高密启侯封,竹帛功名百代宗。 自是南阳称望族,犹于新野见遗踪。 谈兵说剑英威甚,散佚投壶兴会重。

风物於今愁过客,赵庄村外未从容。 清知县张玺,作五言诗: 我爱邓高密,功名罕其俦。 进退皆有道,实乃儒者流。 徒步来邺下,秩序建大犹。 关内贤声震,知人好善谋。 十三能诵诗,廿四封通侯。

兵威损弗累,龙音褫何有? 同德无猜忌,荣悴两不忧。 嗟嗟张子房,晚从赤松游。 今来阅武处,隐隐陈云浮。 英风疑未远,凛然不可留。 明进士、监察御史刘良卿作诗: 白水真人气吞虎,赤手恢复旧寰宇。 一时功臣谁最先?南阳故人称邓禹。

邓禹邓禹真奇才,垂名竹帛何伟哉。 攀龙附凤去不返,故国犹存阅武台。 当年旌旗明日月,而今芳草连阡陌。 芳草萋萋春复春,多少行人吊陈迹。 南望邓庙北邓庄,可怜无复邓家郎。

落日东风乱林木,荒台令人增悲伤! 清乾隆年间,新野知县徐金位赋诗: 荒台带白水,古木馀寒烟。 杖策扶炎汉,奇勋迈昔贤。 功名殊不易,竹帛岂徒然。 览古为登眺,清风满眼前。 (四)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 此碑树于邓禹故里——城郊乡板桥铺村,其碑额、座皆失,现存碑身高1.

98米,宽0.74米,居中竖刻“汉高密邓元公故里”九字,碑文颂扬邓禹“东汉中兴,功盖诸将,始封梁侯,继封高密侯。”碑文还述及邓禹故里“在新野东北乡三泉坡”。

一九八二年,新野县人民政府加以维修管理。 (五)东汉墓群 位于县城西郊和北郊的西乱冢和东乱冢,此两村周围计有东汉幕冢26个,每个墓冢占地约百余平方米,高约3至5米。省文物研究部门曾发掘研究两座。

经考证,此墓群均为东汉皇室勋戚及封建官僚之冢墓。“文革”期间,多数墓冢被毁,现仅存龙王庙墓冢、沙冢、杨营冢和县石油公司油库院内的邓君墓四座。汉墓墓室中出土的不同类型的汉画像砖,内容丰富多彩,图案精致美观,画面浑朴生动,形成汉文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工艺美术和历史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资料。

一些汉画像砖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一些汉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六)邓氏族谱碑 在位于新野县城郊乡霞雾溪行政村曹寨自然村内,现存有一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邓氏祠堂”,供奉有一通“邓氏族谱”碑,详列以邓禹为始祖的一世至五十六世的碑刻(详见附表)。

一通记载邓氏族人邓断在明朝时由江西返徒新野再由潦口迁居曹寨记实碑文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