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钢学校 转载:李兴钢——追寻本原的学校

2018-04-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天津泰达小学落成并在2001年8月27日举行的开学典礼,表明建筑师关于这个建筑的一系列设计活动(构思.深化.实施.配合)的基本完成.面对这个

天津泰达小学落成并在2001年8月27日举行的开学典礼,表明建筑师关于这个建筑的一系列设计活动(构思、深化、实施、配合)的基本完成。面对这个尚存诸多遗憾(主要是施工方面的)却已成为现实的学校,我不禁要问自己:这是否就是两年前构思时心中所想所要的那个学校?或者,愿望是否真的成为了现实?

翻开我们当初的设计说明,最前面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一群人讨论他对事物的理解,他并不明白他是个教师,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在思想交流中作出反应,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他们请求让他们的孩子们也来听这个人讲话。很快空间形成了,这就是最初的学校。……” [1]这是伟大的建筑诗哲路易•康在论述他对学校之本原的理解。

那么,就让我们的思想回到学校的起点,因为这里有反映人类教育活动的本原精神和我们得以汲取的灵感源泉——这就是我们在泰达小学设计中努力要表达的主题,我们企望这个学校能反映那个“坐在树下的人”的精神。

记得我当时担心这样的“设计说明”未免显得有点“虚”,尤其是对非专业的业主而言。但这的确是我构思开始时的强烈愿望,我想为孩子们奉献一个具有本原精神的学校,而不想直接套用大堆学校设计的“指标”,“使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的东西是什么?”这是我当时的追问。康的叙述给了我启示,构思由此开始。我们的业主后来告诉我,正是这段话打动了他们,而选择了我们的设计。

设计说明

以下是设计说明的其它部分,表明了我们如何具体地实施了前面的构思:

中心空间——基于上面的构思,学样的中心空间无疑就是中央庭院——一个由下沉式的露天讲场和它周围的庭院平台及圆形的综合活动室和音乐教室等所组成的空间,其上覆盖着一片可以遮阳避雨的张拉膜(采用网眼状膜以利于排水并增加透明感)。

露天讲场可以是平时师生交流讨论的场所,也可以成为节日里学生演出庆祝的露天剧场;圆形的音乐教室下的综合活动室的玻璃门可以面向露天讲场全部打开,与其融为一体,以举行更为盛大的活动;庭院平台下面是南北两个合班阶梯教室(开窗朝向露天讲场)和东侧的图书馆及其书库;庭院东北和东南两角分别有大台阶通向一层的北过厅和主门厅;南北两翼40个班的教室(8班/年级×5个年级)及教学辅助用房和东翼的行政办公用房三面围合,西边基本敞开并形成台阶式看台面向运动场。

主要的文章都做在这里:把三面围合的中央庭院抬起来一层(因为场地地质条件的原因,做下沉的地下空间特别困难),再把中间下沉为露天讲场,把西侧叠落成面向运动场的看台。这一空间无疑将成为这个学校中最有活力的一处空间,成为真正的学校的中心。

布局——将学校运动场布置在用地西侧以减少城市干道南海路的交通噪音对教学的影响,同时将行政办公用房(东翼)布置在东侧临小区道路,则可以尽量减少运动场和教学用房的学生活动对基地东面相邻的小区居民的噪音干扰;学校入口设在用地东南角,正对另一条小区干道的轴线延长线上,有一个长长的门廊从方形大门厅伸出,再向西则是带弧形敞廊的风雨操场;风雨操场与南翼围合成南小广场,方便入口处的交通集散。

用地西南角面向运动场的风雨操场北侧设计了一个可由室外楼梯上下的平台,用作升旗台和领操台。风雨操场也可用作举行全校的室内集会。

门厅 阳光回廊——由长长的门廊引入一个透明的方形大门厅,门厅的体量考虑到主入口联系整个建筑的重要性和对学生集中时间集散的可容纳性,并有大台阶通向中央庭院平台。在夜间,门厅则变成了一个通体透明的大灯笼,就像“飞蛾扑火”,渴求知识的孩子们被吸引着来到神秘的宝库探寻宝藏。

由主门厅的楼梯向上,到达四、五层的曲线形阳光回廊,这里则是一个充满阳光和动感的空间。由于一、二、三层集中了全部教室和其它教学用房,由三层通高的主门厅对应;而四、五层则集中了大部分的教学辅助用房和屋顶活动空间,活跃的阳光回廊就是与此相对应的。

北过厅 钟塔——学校东北角的北翼与东翼之间,是一个方形的过厅,可作为学校的次要入口及北翼的单独出入口,并可由大台阶通向中央庭院平台。它逐渐变成一个一侧向小区中心花园方向斜收的塔楼(顶部洞口上悬挂一口小钟),作为整个学校的标志,召唤着居民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里来,我们希望在这里,他们将回归真正的人类教育的起点,因为我们希望这里将有一所“本原的学校”和一群“坐在树下的人”。

建筑材料、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采用灰色面砖 白色涂料 白色透明玻璃作为主要的外装材料,以体现学校建筑的朴素气质,我尽力说服人们不必担心建筑会显得沉闷(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于那些花花绿绿的幼儿园和学校),因为在这里,朴素的建筑材料和色彩被刻意作为一种背景,而活泼好动的孩子将和具有丰富色彩的艺术品一起成为格外突出的景致。

艺术品包括放置在室外和门厅内的动画剪纸雕塑(放大并用玻璃钢制作)、门厅内的以米罗绘画“人物•鸟•星星”作为蓝本的彩陶浮雕、以及阳光回廊等处的彩色挂板等等。

设计中尝试了对光线在建筑中的不同运用方式,比如阳光下建筑的体量感和空间感、门厅的高大明亮、阳光回廊的明快动感、图书馆目录厅的安宁娴静等;室内设计延续了简洁明快的风格;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众多的屋顶活动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了除运动场、南小广场以及中央庭院外的尽可能多的室外活动场地(上面设置了棚架以遮阳避雨)。

遗憾

据说,在路易•康的印度管理学院的设计中,按他的原意,作为整个学院最重要部分的图书馆中庭广场(后被命名为“路易•康广场”),应有一块巨大的布蓬撑在上方。我猜测他的理由是为强化某种场所感和师生“聚在一起”的气氛,从功能上亦可遮挡印度强烈的阳光,造成大树下一般的荫凉。

遗憾的是这块对康来说也许至关重要的布蓬并未被实施,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实景照片上是一块无所遮荫的中庭[2]。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的学校竟也有与康大师一样的待遇:在泰达小学施工中期,建设方的投资一下子从4300万降至3000万(总建筑面积约16000m2),许多设计被无奈删减或修改或缓做,其中就包括中心庭院的网眼张拉膜,还有米罗的“人物•鸟•星星”壁画;连同其它一些大大小小的选材、加工和施工缺陷(比如远不尽如人意的外墙质感与色彩,原意为仿灰砖面砖贴砌)一起,成为设计者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遗憾。

自问自答

思想总得被人通过某种方式变成现实,至于现实是否恰切地反映了思想,则是见仁见智,并有高明与肤浅之分。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属于哪个层次呢?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判断也许是最难的。当我站在自己亲手营建的空间之中,抛开一切开始的构思和实施的细节,来感受眼前的建筑,我给自己的回答是:它像个学校,不仅仅因为有那么多活泼的孩子,也不需要用常见的学校建筑材料(如红砖之类)来标明,我相信这个学校体现了某种“聚拢”和“交流”的气氛;但,它却没有达到那种体现“本原的学校”的层次,也不够纯净,不仅仅因为材料的使用和施工的遗憾,最要命的仍然在于设计者自身。

这将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和所有人努力的方向。我相信,不仅仅是学校,“一切已有的人类活动的起点是其最为动人的时刻”(路易•康语)[3],因为这里有人类最本真的愿望和需求,所对应的某种建筑及其空间类型的形成则反映了这种人类活动的全部精神,这里一定有我们可以汲取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