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跑调找不准拍子 李宗盛说成龙是“小学生”
成龙是最早进军好莱坞的一批华人功夫影星,在影视圈的地位和成就毋庸置疑,而在他娱乐巨星的光环掩盖之下,大哥自称还是一个歌手。但是说起他的歌唱实力,想必是有人夸赞,有人呵呵了。
成龙的动作电影形象十分鲜明,除了展现功夫以外,成龙还以夸张的表情和富有创意的动作和道具为自己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从1976年拍《新精武门》正式取名成龙,到1981年的《龙少爷》,再到1992年为成龙摘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警察故事》,到后来1994年真正打开好莱坞市场、并且创下当时美国最高票房纪录的《红番区》,最后凭借《尖峰时刻》登上了《时代》杂志,并且在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可以说大哥在影视圈已经走完了所有电影演员一生都想走的路。但和很多影星一样,大哥也不想只在电影单一行业发展,他选择进军歌坛,但却是因为一个有别于常人的理由。
在一次电影发布会现场,成龙吐露了自己从演戏到唱歌的历程。当上世纪80年代,成龙的事业渐渐在影视圈铺开,自己也有了越来越多登台亮相的机会,可是每次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一套“醉拳”下来,总觉得自己像个靠出力气吃饭的,用大哥的话说是“很像卖艺的”。看着其他人在舞台上能歌能舞,于是他也萌生了进军歌坛的念头。
80年代后期,成龙在香港乐坛初露头角,但粤语歌并没有给他奠定歌手的形象。限于自己的唱功和嗓音,适合他演唱的歌曲很难寻觅。于是他找到了好友李宗盛为他写歌。不知道作为音乐教父的李宗盛有没有一个教授替小学生写作文的感觉,左右为难又不好拒绝,他只能给成龙写一些旋律简单、唱功要求不高的歌曲。于是就有了成龙第一张、由滚石唱片发行的国语专辑——《第一次》,其中家喻户晓的《明明白白我的心》《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壮志在我胸》等歌曲传唱至今。从此大哥才能自信地说,我是歌手成龙。
尽管歌曲被认可,但和实力派比起来,他的唱功逊色太多,但鉴于他的威望,也就只有李宗盛有资格对他调侃一番。在一个娱乐节目中,李宗盛开玩笑说,“成龙大哥最擅长的部分,从我一个不太专业的人观察,是把所有的major(大调)都唱成了minor(小调)。”他说完就亲自示范了成龙怎么唱歌的,逗得在场的人都笑弯了腰。
音乐都是分12大调和12小调的,一般来说,大调色彩明亮,小调则较为柔和暗淡。成龙走调成这样,也实在难得。记得《中国新歌声》第二季中陈奕迅把《十年》的每个音都故意唱错的桥段吧?旁边的刘欢都说太难了,看来只有成龙大哥能有一比了。
除了唱功差劲,大哥还经常找不着拍子。说起当年由李宗盛帮忙写歌,成龙笑着说“他最讨厌”。因为李宗盛作曲很喜欢从弱拍起音,这让本就不太精通乐理的成龙更是找不到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唱歌,即便是在舞台上表演,成龙都需要一个人来专门为他打拍子。每到伴奏进入尾声,他就要斜眼看台下是否提示要准备张嘴了。而等到大型演出时,成龙还特地请李宗盛专门到现场为他打拍子。
成龙自己也说,“拍戏我蛮厉害的,但唱歌我永远找不到拍子,永远进不了拍,这是我最大的难题。”而且还曾经透露说,唱歌时最怕别人喊自己名字和送花,这边一喊“成龙”,那边一送花,马上就忘词。
李宗盛谈及和成龙的合作时说,“我跟成龙的交情是在泪水和煎熬中走过来的。”“当然他也很敬佩我,他在他的领域里很成功,但是,他知道,在我这里,他只是个小学生。”
尽管在得到李宗盛帮助之前的专辑在香港有不错的销量纪录,90年代后在大陆发行的国语作品人们也都耳熟能详,但这数字中有多大比例是假成龙影视巨星之名而赚来的呢?如果不是巨星的身份,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为这个带着操京腔的流行歌手买单。但有一点那可以肯定,那就是没有李宗盛就没有成龙在国语乐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