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成功起诉侯志奎 行动成功侯志奎:培训业需要品牌
“歇斯底里呐喊”、“没有不敢承诺的培训效果”、“充斥谎言”等管理培训机构的混乱和早衰的比例,让外界对这个行业充满质疑,管理培训未来的出路究竟何在
无论你上没上过管理培训课,但是你一定听说过它。可往往很多人都会将它与是一个需要歇斯底里的呐喊、是一个会被忽悠的地方相联系。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很多管理培训师是从营销行业过来的,他们习惯了依靠心里暗示以及实施正面激烈的方式进行鼓励式培训,不免会让人在课堂上激情四射,但课后却对问题仍然茫然不知所措。
再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必定会导致培训效果差,过度营销也必定会让市场充斥着谎言,很多企业家如今是谈培训则色变,接到培训电话就头疼,因为他们只要有了你的电话就总是锲而不舍地“骚扰”。
这几乎已经是整个企管类培训业的业态现状,今年7月份,《新领军》在教育行业峰会期间曾做过这一细分行业的专题调研,上述的问题也是调研中看到的直观感受。很多业内人士和参加培训的企业家,还指出,有些管理培训机构是靠名师效应推动起来的,这些名师的确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或者是理论基础等相应的素质,但是一位“大师”终究难以挑起成长为企业后的培训机构的大梁,后续无力。
这给予外界的解读信息就是:管理培训行业就是要依靠名师,这位老师不在的话那么这个机构也就会不复存在。
除此之外,整个培训业内容华而不实、理论与实际难结合、师资匮、乏企业规模难以做大,都成为了行业的典型问题。那么这个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培训业,未来的出路究竟何在?为此,《新领军》记者对话到了行动成功的创始人侯志奎,就行业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现身行动成功的成长秘诀。
不要名师要名队
“行动成功赢得消费者信任不是它的某位老师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而是这个品牌赢得了市场肯定,这一切都归功于名师团队”。侯志奎对记者表示。
很多管理培训机构起家都源自一人之手,即是创始人,又是主讲人。他的身上聚焦了所有的闪光灯,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频繁的四处讲课,又难以让名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改进,时效性日渐削减,这些都造成了以名师为核心的培训机构的早衰。看透了这一点,行动成功从创立之初就不是要打造名师,而是要打造一个名师团队,树立机构品牌效应,那么行动成功是如何打造名师团队呢?
名师之所以会成名,是因为他的讲课内容和课堂气氛受欢迎。要想打造名师团队首先就要保证每一位老师都拥有过硬的课程内容可讲。此外,要想课程容易复制,就要让课件标准化。因此,行动成功专门设立了一个研发团队解决标准化课件问题,再聘请老师进行讲课。
有了标准化的课件,课堂上的生动性以及与实践相结合如何保障?这些拥有了标准化课件的老师,是否会“带课”离开?师资力量又是如何持续发展壮大?
教会徒弟富了师傅
为了防止教师“带课”离开,以及其他管理培训机构对课程模仿,行动成功所研发出的课件都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从法律上杜绝他人的侵权行为。但再好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人来传授,教师则是至关重要一环。
管理培训不能够像职业技能培训一样,让学员直接动手参与,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为了保证课程的实用性、课堂的生动性,行动成功聘请的老师均拥有在大型国外、国内企业十年以上管理经验。这些老师一方面拥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却疏于对经验、教训的系统梳理,因此拿到标准化课件后,很容易上手。
另一方面,到行动成功就职的教师,年龄通常都不会超过40岁,正是经验丰富、精力旺盛、更具创造性的好时候,很容易让他们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二次开发,再次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这些老师不仅有丰富的经验,更有着十年工作中所积累的教训,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上以更贴切的方式传授给学员。让学员聆听他人的经验教训中,知道如何将所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
在过去,师傅不愿意带徒弟,或者是不想给徒弟太多的机会表现,是怕重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覆辙。但是在行动成功,资历老的教师不仅愿意带新老师,还愿意给新老师施展的机会,更愿意进行经验分享。这样的氛围除了教师自身的修养外,行动成功还专门了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根据徒弟所创造的价值对师傅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