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任平生摘抄《送你一匹马》三毛读书笔记
对自己的工作,在心里,算的就只有一本总帐━━我的生命。写作,是人生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而已。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欣赏以一支笔,只做生活的见证者。绝对不敢诠释人生,让故事多留余地,请读者再去创造,而且,一向不用难字。不用难字这一点,必须另有说明,因为不大会用,真的。
其实,马也好,荒原也好,雨季的少年、梦里的落花、母亲的背影、万水千山的长路,都是好的,没有一样不合自然,没有一样不能接受,虚实之间,庄周蝴蝶。
那个擦亮了我的眼睛,打开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经自愿淹没的少年时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师,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见,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无法回报,我也失去了语言。
这半生,承恩的人很多,顾福生是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我的少年时代。白先勇,又无意间拉了我很重要的一把。直到现在,对每一位受恩的人,都记在心中,默默祝福。
而我的心,仍是柔软,回到真正的娘家来,是什么滋味,还是不要细细分析和品味吧!这仍是我心深处不能碰触的一环,碰了我会痛,即使在幸福中,我仍有哀愁。在妈妈的荫庇下,我没有了年龄,也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毕竟这份情,这份母爱,这份家的安全,解除了我一切对外及对己的防卫。
有时候,人生不要那么多情反倒没有牵绊,没有苦痛,可是对著我的亲人,我却是情不自禁啊!
世上又有多少如同君默的人,默默的受下了这副生活的担子,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亲人,这的确是一种奉献,可是生命是无可选择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也因为如此,这个世界仍有光辉,虽然照亮别人是必须先燃烧自己的,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了。
喜欢君默的是他如一幅泼墨画,再浓的书,也留了一些空白,他懂得透透气,那怕是几分钟也好,这内心的“闲静”是一个聪明人才能把握的。更欣赏他的赤子之心,好似生活复杂,情感没有归依,整日又在生活的洪流里打滚,可是他的童心,总也磨不掉,你给它机会,它便会显出头来,这是最最可贵的。
君默是个有情人,对父母,对孩子,对朋友,甚而对花草动物都是天地有情。这真是好,却又为他痛惜,难道不懂得“多情却是总无情”的道理吗?这一点,君默与我是很相似的,我却想劝他什么呢?
最近君默给我来了一封信,他说“人的不快乐,往往是因为对生命要求太多而来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人生一无所求,便也不会那么痛苦了”。当然,这是他在没有文字来安慰我目前的心情下,写出来开导我的话,我知他亦是在痛惜我。
可是君默,我们都不是那样的人,你的书,我的书,我们所写的,我们所做的,都是不肯就如此随波而去,了此一生。我们仍是不自觉的在追寻,在追寻,又在追寻,虽然岁月坎坷,可是如果我不去找,我便一日也活不下去,如果你现在问我 “三毛,你在追寻什么?”我想我目前只会无言苦笑,答也答不出来,可是我在等
待再次的复活,如果没有这份盼望,我便死了也罢。你亦是同样的性情中人,你呢?你呢?你教教我吧!
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如果因为看书隐居,而丧失了一般酬答的朋友,同时显得不通人情,失却了礼貌,那也无可奈何,而且不悔。
愿意因此失去世间其他的娱乐和他人眼中的繁华,只因能力有限,时间不能再分给别的经营,只为架上的书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