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简介20字 张海迪的故事和励志事迹 张海迪的故事200字
脑瘫女孩出3本书:“以前我们称呼残障人士为‘残废’,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一个人残了并不等于说废了。王忆的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7日,在脑瘫女孩王忆《轮椅上的青春》新书首发仪式上,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张宝林动情地说道。在19岁到26岁的7年时间,王忆通过“一指禅”的打字方式,已出版了3本书籍。
王忆,江苏盐城人。出生时,因羊水破裂导致的小脑偏瘫,王忆在肢体发育和语言交流能力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在仪式现场,王忆显得非常兴奋,不住地笑着东张西望,并不时用电脑“刷弹幕”和通过微信邀请来的朋友们进行互黑。这个喜欢在朋友圈里晒自拍和发自黑的女孩,除了行动不便和无法言语,一切似乎都和一个普通的女孩无异。
脑瘫女孩出3本书: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一个被禁锢了肢体和话语的多重残疾人士,通过右手的一根手指不停地敲击键盘成了王忆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正是用这种“一指禅”的方式,王忆在7年时间里先后创作了3部作品。
“残障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苦难和艰辛,还有对生活、生命更加深刻的认识。残障的经历赋予了生命更加广阔和深邃的涵意。”同样作为残障人士,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谢净对王忆的努力充满的赞赏。“活着就要探索和创造,即便身体残疾了,但是思想也绝不停息,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谢净对王忆及其他残障人士寄语到。
脑瘫女孩出3本书:张宝林在发言中提出了“王忆现象”一词。他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加上各界支持,残障人同样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绩。据介绍,王忆此次新作的出版正是在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帮助下,借助众筹的方式完成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319名爱心人士共捐助了18319元,使得王忆成为了江苏省第一位通过众筹出书的残障人士。
王忆表示,她会按照当初众筹的约定,将新书的电子版与纸质版寄送给那些捐助过她的爱心人士。用文字代替不能言语的自己,感谢他们对残障人士的帮助与支持。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李林娜)让感动成为一种力量,让感动传递社会正能量!11月7日起,本报作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在甘唯一合作媒体,再度“携手”央视,启动在甘寻找“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活动。
爱心“征集令”发出后,不少热心市民及公益组织积极响应,推荐身边的爱心人物。其中,11月4日起经本报重磅推出并连续报道的“玻璃娃娃”刘大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称他为“兰州的‘张海迪’”,不少市民网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本报推荐刘大铭为2013“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感动中国,刘大铭当之无愧!”
19岁,体重20公斤,身高1.4米,他是自小罹患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症的“玻璃娃娃”,他是没有被命运击倒的勇敢少年——刘大铭。就读于师大附中2014届北辰人文实验班的刘大铭,已经历过12次大小手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装满了钢钉,然而,无数次被病魔折磨的大铭并未就此屈服,在病床上他坚持学习,被西北师大附中破格录取。
在生活学习之余,大铭以坚强的意志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累计创作30余万字,在全国知名报纸杂志发表作品10余万字,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委”。
刘大铭曾说:“生命如同烛光,多少次将要熄灭,多少次又拼命燃烧,直至身躯化为燃灰,生命才是真正的结束。”刘大铭与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热爱感动了无数陇原儿女。家住七里河区的退休职工卢茂阳老人在电话中说道:“刘大铭是个好孩子,虽然我与他不认识,但是我们全家人都被他深深感动了,一定要我打这个电话推荐他,希望他的事迹能够给更多人带来鼓励和启迪。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谢倩云将刘大铭的故事从头读到尾,她打进本报热线说:“不可否认,我被刘大铭深深感动了,眼泪一直忍不住流下来。他对生活的热爱,他耀眼的才华与坚强的意志,都让我们这些健康人觉得惭愧。”
网友“感谢有你”在发给本报的邮件中这样说道:“他小小的身躯坐在轮椅上,可是他却拥有一颗乐观阳光的心,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他是生活的强者,谱写着生命的赞歌,他传递给我们的感动幻化成一种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震撼。推荐刘大铭为‘感动中国人物’,他当之无愧!”
如果您身边有足以感动自己、“感动中国”的人物,请您通过以下方式推荐:
人们都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她没有进过学校,却凭着顽强的意志刻苦自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并成为著名作家。她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轮椅上的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7月20日,根据《轮椅上的梦》改编并拍摄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将在山东省潍坊市第一招待所会议中心公映,届时,潍坊市市民可以一睹这部青春励志大片的独特魅力,全面了解张海迪的真实故事。
据介绍,这部由大连阳光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编剧是张海迪。该电影以张海迪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和她的事迹为蓝本改编,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女主人公方丹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始终怀着一颗纯洁和大爱之心,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信心的感人故事。
高位截瘫的残疾少女方丹,生命却如夏花般绚烂。她纯洁天真,深深地打动了英俊少年黎江。友情与爱情的种子在两个人的心里萌芽生长。70年代初,方丹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她在大树下教孩子们读书,还自学针灸为乡亲们治病。
春天,村里的孩子们用木轮椅,抬她过河去给人们治病。冬天,孩子们在风雪中推方丹去救治病人,一只大狗也极尽全力拉着木轮椅向前行。方丹病了,黎江来到她身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影片的主人公少女方丹在窗口读书时认识了英俊少年黎江,从此听见摇铃,她就知道黎江来送书了。他们由此成为真诚的朋友。两人的书信成了各自战胜困难的主要支柱。黎江探望病中的方丹,两个人更多是在用真挚的眼神在交流。这种淡如水的情感交流方式更让人刻骨铭心。
据了解,该影片的导演是冯振志,编剧为张海迪,主演:李依晓饰方丹,王毅饰黎江。
据大连阳光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我的少女时代》发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实生活中的张海迪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直以来她并不十分赞同把自己的事迹搬上银幕。1970年初春,15岁的张海迪从山东济南前往聊城莘县,她住进了一个四面漏风的小土屋,在那里生活了三年,那几年,她读懂了土地、人民、劳动以及劳动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满足。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张海迪为3000余名村民治疗了疾病。为了报答看病不收钱的张海迪,乡邻们抢着送来地瓜、咸菜、红枣、水果等。在莘县的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着张海迪的一生,也是她终生难忘的记忆。
张海迪不但担任该片的编剧,还在影片中友情客串,在片头和片尾以回忆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故事。
大连阳光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我的少女时代》发行的相关负责人说,这部电影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和质朴唯美的画面诠释了“理想的旗帜永远飘扬”、“一个人不但要活着,还要努力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主题。
《我的少女时代》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音乐同样震撼人心。由张海迪撰写的主题歌和她本人录制的画外音提升了影片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品质,与整部电影形成美丽抒情的格调。影片所表现出的真诚的友情,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正是今天无数人在喧嚣的生活中努力寻找和渴望的。
7月20日,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将在潍坊市第一招待所会议中心公映,时间是当日下午2点至6点,分两场放映,届时,市民可一睹这部青春励志大片的独特魅力,全面了解张海迪的真实故事。 (刘晓梅)
自幼双腿瘫痪,父母离异,曾依靠低保和补助与祖父母相依为命……命运有时也许会使点儿小坏,它会在你人生之路上设置障碍,但是她一直坚信,即使被折断双翼,也不能影响她乘风高飞!她,就是被称为“芜湖张海迪”的朱麟洁。四年,一千多个挑灯伏案的夜晚,无数好心人的爱心凝聚,在2015新年伊始,朱麟洁的第二本书——《微麟心语》诞生了!下周,朱麟洁即将走进小记者们的身边,为大家讲述她的故事。
6岁时的一场大病剥夺了朱麟洁正常行走的能力,加上家庭变故,使她早早独立。家境贫困无法正常上学,直到11岁时,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的学子义务来上家教课,她才开始识字。没有父母的关怀,没有享受过同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然而命运所赐予的磨难,却都成为了她追逐梦想的动力。
正如她曾在博客里所说:“不管命运,还是天意,您要么弄死我,不然只要我还有呼吸、心跳,我就继续向梦想艰难前行,绝不会向困难屈服低头,以前不会,现在更不可能……”
朱麟洁对梦想的执着也感动了许多人,在老师们的教导和帮助下,朱麟洁开始了文学创作之旅,2011年写成了第一部作品《梦猫人》。今年初,更是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的第二部著作问世,这期间她也许要付出比常人更多倍的心血和努力。
自然朴素的笔触、诚恳而又积极的态度,爱和梦想融汇其中,就像她书中的那些文字所言:“感谢儿时经历,虽然当时每次都以为过不去了;感激岁月磨练,即使在痛苦和绝望中也紧握梦想;感恩冥冥之中,在生命中遇到那么多好心人给予我爱!”
下周日,朱麟洁将携新书来到报社和广大小记者们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届时,让我们一起聆听榜样的声音!
二、活动地点: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二楼大会议室(红花山路20号城南欧尚超市向南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