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募捐箱何时能真正“透明”
似乎慈善捐款箱都是透明的,在占据了报纸、电视极大篇幅的“慈善一日捐”相关影像中可以窥见一斑。与此相对比,媒体上和现实中的各类投票箱,大都遮挡得较为严实。抛开它们在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功能而言,慈善和选举均兼具公共性和隐私性,进而言之,二者的仪式需要充分体现公共性,但参与者的个人选择应作为隐私受到保护。
捐款箱“透明”是为了凸显慈善的公共性,即激发捐款愿望、公开所捐款物数额。它背后的基本逻辑是,捐款的数额与捐款箱的透明度有较大关联。在这种逻辑之下,慈善更多考虑“公共”的示范效应,而忽略了对隐私的尊重。其实,无论古今中外,慈善均为自愿,是私德的组成部分。捐不捐、捐多少应由捐款人自主决定。“透明”的捐款箱使私德不得不接受公众审视,一定程度上使慈善由自愿变成了“外逼式”。
但是,这种外逼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推动捐款意愿。“领导本位”的层级氛围、国人传统的“不露富”观念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前者的氛围当下依然浓厚,捐款额度由此而有了森严的等级。领导干部捐多少,普通党员群众捐多少,有着不成文的规则。敢于逾越者,不仅不会被奖掖,反而会落得个“不安分”、“逞能”的评价。前两年为南方冰雪灾害捐款时,我市某县区主要领导捐了2000元,企业家无人敢“逾越”。最后,捐款远没有达到预想额度,不得不进行了第二轮捐款。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国内各地涌现出一批不留名的爱心人士,比如我市捐款过百万的“平安女士”、西安市的“微尘”等。如果在“透明”的捐款箱前,这些人士大概不会出现。
“透明”的外逼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因为忽视了隐私,影响着参与积极性。投票箱的“遮掩”更偏于对个人选择的保护。借由现场开票、唱票、监票等制度设置,其公共性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由于足够隐私,呈现出更贴近真实的民意。与此相应,捐款箱收款时足够“透明”,清点票款、使用资金等程序却没有充分展现在公众眼前。这是影响慈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捐款箱应学学投票箱,把“透明”向后移,一方面给予民众素质更大信任,相信不用外逼也有足够的慈善意愿;一方面让信息更为透明,让人们看到自己善愿的鲜活结果以促进慈善意愿。这是慈善走上坦途,回归本来面目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