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北航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谈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

2017-1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做客强国论坛[访谈全文] [图文直播] [访谈预告][编者按]:16日10时,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做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做客强国论坛

【访谈全文】 【图文直播】 【访谈预告】

[编者按]:16日10时,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做客强国论坛,以异地高考与教育公平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异地高考的衡量标准应该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为中心

[网友忆清秋]:您既不是教育部的官员,又不是北大负责招生的教师,请问您是怎么样关注起“异地高考”这个话题的?您提出“放宽异地”的建议,是否有做过一些前期的调研?您是能把您了解到的具体情况给我们介绍下吗?

【张千帆】:一开始关注异地高考是从我们对大学招生做的一个课题开始。当时并没有直接关注随迁子女的问题。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大学招生各种地域歧视,在录取过程当中。后来从2010年开始,随迁子女家长开始比较频繁活动,想争取异地高考,所以我们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随迁子女问题也是属于大学招生歧视的一部分,他们是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以前研究的,比如山东籍的考生、河南籍的考生在本地报考北京高校的时候遭受的歧视。随迁子女到北京来,在北京接受高中教育,然后现在的高考政策是让他们再回去参加高考。

所以,他们除了回本地和本地户籍的考生一样在录取过程当中受到歧视之外,还面临一个回去不适应当地的教学和考试模式的问题。许多家长很着急,因为他们不知道以后的政策走向是什么,他们要决定到底把子女留在北京,还是回原籍参加高考。

讲得很对,我既不是教育部的官员,也不是负责招生的专职老师,但是这些公共问题,显然不是只有官员层次的人才考虑,你想北大招生老师,其实也是从官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从官方角度看问题,那什么问题都是很合理的,我们的招生体制已经延续了好几十年,在他们看来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们也不会主动关心一下随迁子女,关他们什么事,他们都有北京户口,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很多的问题从官方的角度不一定能看得到,所以我们主要是从宪法平等这个角度来关注这个问题。就是说各地的考生,包括随迁子女,他们应该在大学录取过程当中,尤其是这些所谓国立大学,或者是部属大学录取过程当中应该享受一个基本权利。

尤其是对于随迁子女来讲,他们的父母,整个家庭,长期生活工作在北京,各个方面和北京居民状况都是一样的,也向当地政府纳税,为当地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子女应该享受和当地考生同样的权利,我们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详细】

异地高考实行的难点主要在于地方保护主义

[网友骑驴大仙]:放宽异地高考是否面意味着恢复到全国统一考试的问题?那么对于一些自主命题的省份,他们应该怎么解决呢?

【张千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当然我非常希望能够恢复统一高考,未必是以前的统一高考,但是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考试标准,但是,这和异地高考并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如果说你有了统一高考,异地高考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都是一样的高考嘛。

现在说要搞异地高考,它的前提是什么?就是我们不搞统一高考,还是延续目前这种分省命题的格局,因为北京的考试和这些户籍地的考试不一样,所以不能让他回去,还是留在北京参加高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随迁子女的这部分问题。当然,这也就注定了目前这种方案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长远来讲,我们还是希望建立全国的统一考试制度,进行公平录取,这才是长久之计。【详细】

“异地高考”的方案总体来说是一个妥协性的方案

[E政建议19947号]:建议实现异地高考不如各高校按在各省份考生的数量进行分配招生,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区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差距。

【张千帆】:据我理解,就是主张同比例招生。这个主张在2006年前后,首先由中国政法大学提出来,我觉得很好。我们觉得这个还不是最好,最好的还是在全国统一考试,公平录取,这个最好,否则同比例招生还是会造成高考移民这类现象。

同比例招生要比现在这种情况要好得多,现在可以说招生整个是一片乱象,首先就是我刚才讲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比如说北京的高校对北京的投放名额或者录取率是外地的几十倍,比如上海、其他一些地方,这种比例差距甚至更大。

还有,对于其他的不同城市的录取率也非常不一样,也可以差上十来倍。比如北京的高校,对于来自上海、天津、湖北、山东、河南,每一个省市的录取率都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到底是为什么,所以很多差别都是人为造成的任意差别,它就构成了一种地域歧视。

所以同比例录取,这个建议非常好,但是问题就在于它和我刚才讲的统一录取,就是按照同样的试卷、同样的标准进行公平录取,都面临同一个阻力,就是地方的保护主义压力会非常之大。

现在随迁子女这种人数不多的,到目前为止,人数还不多的这部分人,想要进北京、上海和他们一起考试,他们都不愿意。现在如果把这个名额从原来差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名额,变成和其他省市一样的分配方式,肯定当地的考生和家长叫苦连天,他们对于教育部门,包括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学者,就会有更多的抱怨,会施加更多的压力。

也就是说,它会导致更加剧烈的本地和外地考生的利益冲突。所以,它的难点是在于这里。 【详细】

建立统一的考试制度,统一考试、公平录取才是真正公平的招生考试制度

[网友孙亚非]: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事情,却何以弄得不公频出?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谢谢!

【张千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既得利益的问题。其实高考公不公平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在于招生,因为考试只是一个手段。考试干吗?考试给我们在录取过程当中提供一个标准。以前我们都是统一高考,但是录取标准是极不统一的,极不公平的,为什么不公平呢?就是回到地方保护了,我们整个体制是从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开始,那时候什么都要搞计划,搞指标、搞配额。

大学录取从那个时候开始高度的行政化,带有很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也给每个省都发放指标。

后来到了改革开放,经济上的这种指标,以前我们发的粮票、布票、油票都取消了,我想是因为既得利益太强大,所以大学招生这个指标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在近十年来,进一步强化了。尤其是从2002年以来,2002年以前我们有统一考试,全国统考,2002年之后越来越多的省开始搞自主命题,北京搞自己的一套,当然上海早在1987年就开始搞自己的命题,所以,到现在全国有一半的省市是考自己的,还有另外一半省区是考所谓的全国统考卷,但是那个统考只是管这一半的省区。

近年来,变得我们不可能公平录取了,因为考试就不一样。当北京大学在录取一个北京人,我就有一个名额,我决定我到底把这个名额给了北京考生还是给一个河南考生或者给黑龙江考生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决定,以前统考我可以按照考分,现在没有了,考试都不一样,考分都不一样,北京考分比它低,说明什么问题?也许说明北京的考试难呢?北京考分比它高,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所以变成了只有按照指标来录取。现在分省命题进一步固化了、强化了大学指标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提倡,就是说长远来讲,当然我们也希望不要太长,就是首先要取消分省指标,要建立统一考试制度,前提是要建立统一考试,统一考试基础之上,按照考分进行公平录取,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的招生考试制度。【详细】

各省的异地高考方案可以在本地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民意

[网友悟空爱上白骨精]:有专家建议,各省的异地高考方案应该多一点采集民意,少一点闭门造车。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省市区针对这个访谈进行过民意调查。您怎么看?是否有必要进行民意调查呢?

【张千帆】:我觉得是很有必要,尤其是现在制定方案的权利下访到各地,各地完全可以在本地组织一些说明会、听证会或者辩论会这样的方式来广泛地收集民意,但是确实到目前为止,可能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所谓敏感,所以各地都没有放开,我们也是一直在呼吁要开门立法,不要关门立法,但目前各地都还是在关门立法。

我想一些有积极性的公民可以申请信息公开,写信给当地的教委,要求他们说明目前方案的制定已经到了哪个阶段,大致的意向到底是什么,我们有哪些意见希望你们能够反映到方案当中去。这都是我们公民应该可以做的事情。

[主持人]:在访谈即将结束时,您还有什么话要对网民和社会的言讲吗?

【张千帆】:总之随迁子女高考问题确实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会产生本地人、外地人的一些利益冲突。我首先是希望澄清一些误解,就是说,有很多的冲突,尤其是本地人想象的冲突是不存在的,他们误以为现在让随迁子女进来,他们的子女高考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我刚才已经说了,这种影响在这个阶段是不存在的。另外,进一步地说,以后即便有真正的利益冲突,我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和平理性的讨论来解决问题,而不要通过攻击甚至谩骂这些方式。这些不理性的方式,无助于合理地解决随迁子女高考问题,也无助于实现中国的大学招生与考试公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