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敬一丹与身价上亿老公王梓木的幸福婚姻【图】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敬一丹,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著名主持人,曾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在自己的事业赢得辉煌的同时,她把自己的家也经营得温馨和睦-- 那个锲而不舍的女孩成了他放不下的牵挂 敬一丹是北国冰城哈尔滨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有兄弟姐妹4人,敬一丹排行老二,她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17岁那年,敬一丹去小   兴安岭插队当知青,艰苦的知青生活锻造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磨炼了她铁一般的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的著名主持人,曾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在自己的事业赢得辉煌的同时,她把自己的家也经营得温馨和睦……

那个锲而不舍的女孩成了他放不下的牵挂

敬一丹是北国冰城哈尔滨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她有兄弟姐妹4人,敬一丹排行老二,她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17岁那年,敬一丹去小  

兴安岭插队当知青,艰苦的知青生活锻造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磨炼了她铁一般的意志。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敬一丹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那时候,敬一丹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追求上进、喜欢挑战自我的她并不满足,一心想考取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当时,她已年近30,而且英语基础很差,因此连续报考了两次都铩羽而归,但敬一丹并没有放弃。

王梓木照片

1985年春天,哈尔滨依然冰天雪地,但敬一丹的内心却像火一样热烈,她满怀憧憬地第三次走进了考场。就是这次考试,不仅使她梦想成真,而且还收获了一份甜美永恒的爱情。那天上午,当端庄秀美的敬一丹走进考场时,她的出现仿佛一缕耀眼的阳光,一下子照到了坐在她后排的一个浓眉大眼的帅小伙子的心里,他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她,并冲她友好地笑了笑,还未谈过恋爱的敬一丹,脸一下子红了……

考试结束后,当敬一丹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时,发现这个男孩守候在大门边,见敬一丹走近了,他马上迎了上来,说:“我叫王梓木,在省委党校工作,我想认识你。”敬一丹没有说话,扑闪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笑着转身走了。

这本是一次萍水相逢,如果不是此后王梓木千方百计去找敬一丹,也许他们就此擦肩而过,像两列反向行驶的火车,从此再也不会相见。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梓木对敬一丹都难以释怀,她那灿烂的笑容和青春脱俗的模样总是在他眼前挥之不去……

当心中的思念长满青苔的时候,王梓木开始悄悄向熟人打听敬一丹的情况,得知她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而且至今芳心未许,王梓木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不久,王梓木通过朋友捎话给敬一丹,说想结识她。敬一丹没有表示反对。从朋友那里,她也知道了王梓木的一些情况。王梓木也是黑龙江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的他也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洗礼。他为人善良热情,有一颗火热的心。敬一丹觉得这个人不错,可以作为朋友交往。

敬一丹王梓木

很快,王梓木就以种种借口来找敬一丹,相同的经历和同样乐观向上的性格,使他们很有共同语言,两颗年轻火热的心渐渐贴近了。

更让这对年轻情侣感到幸福的是,他们同时考上了研究生,而且考取的都是北京的院校。敬一丹考上的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研究生,而王梓木则被清华大学经济系录取为研究生。

1985年秋天,敬一丹和王梓木双双来到了北京求学。在举目无亲的北京,这对清贫的学子相依相偎,彼此是对方最温暖的依靠。这年10月,已经30岁的敬一丹和比她大两岁的王梓木结合了,将彼此的一生交给了对方。

尽管已是夫妻,但敬一丹和王梓木的生活和单身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依然各自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一日三餐在食堂里解决,只有到了周末,他们才能见一次面。但他们没有地方可去,华灯初上的傍晚,两人手拉着手,在街上漫无目的地瞎逛。看着身边行人急冲冲地往家里赶,敬一丹常常轻轻地说:“什么时候在北京能有一盏属于自己的温暖灯火就好了。”王梓木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说:“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让我们共同奋斗,一起留在北京!”

比翼齐飞的天空美不胜收

研究生毕业后,刚好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来学校要人,敬一丹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进入了中央电视台。这一年,她已经33岁了。

王梓木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经贸办工作。单位分给了他一套房子,敬一丹和丈夫一起动手,把他们的小家布置得温馨宜人。那时,尽管他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因为心中有爱,他们依然觉得生活就像金丝线编织的蝴崐蝶结,美妙无比。待在自己的小家里,敬一丹觉得心里特别踏实,周末他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四处流浪了。

敬一丹事业心很强,非常敬业,她该加班时加班,该出差时出差,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事而影响工作,这可苦了王梓木。不管敬一丹加班到多晚,当她推开家门时,总会看见丈夫坐在温暖的灯火边等着她,每当这时,她的心海里就涌动着暖流,有家的感觉真好!

敬一丹经常要出差,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王梓木身上,他既要照顾女儿,又要料理家务。每天早晨他带女儿吃完早餐后,就骑自行车送女儿去学校,下午下班后再把她接回家,为她做饭,照顾她睡觉。对一个大男人来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一晃几年过去了,那天早晨起来,敬一丹对着镜子一瞧,蓦然发现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看着眼角细密的皱纹,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40岁了。40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迈不过去的坎啊!和所有的女主持人一样,敬一丹也有一种危机感和失落感,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到自己的年龄,她不知道自己的事业会不会因此而滑坡。

妻子情绪的变化没有逃过王梓木的眼睛,他真诚地对敬一丹说:“作为女主持人,一直以来你不是靠青春美丽吃饭的,你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智慧、学识、修养和内在的气质。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

丈夫看似平淡的话语,在敬一丹听来却那么铿锵有力,给了她信心、勇气和力量,她的心境豁然变得开朗了。是啊,自己虽然比那些年轻的女主持人少了一些活泼和靓丽,但她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对观众来说,是另一种快乐和享受。

心态缓和了,敬一丹的事业也更上了一层楼。40岁那年,以敬一丹的名字命名的“一丹话题”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节目。身兼主持和策划的敬一丹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把这个栏目经营得红红火火,她也因此赢得了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称号,并荣获“金话筒”奖。

与敬一丹的事业蒸蒸日上相比,王梓木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时的经贸办主任是朱镕基,第一副主任是李岚清,这两位领导都很看好王梓木,并经常带他去国务院汇报工作。1994年,年仅41岁的王梓木已经坐上了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的位置,经常出国考察,下去调研,并参与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部分调研和起草工作,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但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1996年,王梓木决定辞去公职。和许多人一样,敬一丹也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不理解,她与丈夫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王梓木对妻子说:“一种工作做久了,人都会产生惰性和厌倦心理,失去前进的动力,我想另外去开辟一番新的天地。”多年的相濡以沫,使敬一丹深深地理解了丈夫。是啊,人只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才会幸福;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才会做出成绩。

1996年秋天,王梓木正式下海,他准备组建一家保险公司。为了说服一些股东,那段时间,王梓木不分白天黑夜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当他疲惫地回到家时,敬一丹总会为他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用鼓励和信任的眼光看着丈夫。从妻子关爱的眼光里,王梓木找到了自信和源源不绝的力量。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组建《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孙胜力邀敬一丹加盟,敬一丹的事业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此后,她又进入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担任主持人,她沉稳淡雅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成为荧屏的一大亮点。

而王梓木的事业也初露曙光,经过艰难打拼,他终于组建了由63家大中型企业做股东的华泰保险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敬一丹由衷地为丈夫感到自豪!这对恩爱夫妻像一对比翼鸟,在各自领域里展翅翱翔!

生活中的“巾帼英雄”柔情似水

敬一丹骨子里透着大气和从容,她待人宽容,与人和睦相处,为人处世有大姐的风范,同事和观众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身兼《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两个名牌栏目的主持人,使敬一丹成了中央电视台最红的主持人之一,许多观众把她当作自己的知心大姐,给她写信崐说心里话。敬一丹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读者来信,大多是反映当地不公平的事情,敬一丹常常拍案而起;对一些人遇到的巨大困难,她深表同情,常忍不住流下眼泪。但她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不能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这让敬一丹常常感到很遗憾,因此,她尽量通过节目为老百姓说话。

敬一丹心地善良,性格和善,她认为,善良和悲悯是一个女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东西,失去了这些,女人就不成为女人了。敬一丹的这些品质,是王梓木特别看重的。1999年7月的一天中午,敬一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些民工睡在马路边,她走过去惊讶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睡到房间里面去?”几个民工告诉她:“我们没有地方住。”敬一丹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些天天建房子的人却没有地方住。回到家,敬一丹把这件事和丈夫说了,王梓木也很感慨,夫妇俩开着车,把家里的一台电风扇,连同买的几床凉席送给了那些民工。当得知他们下班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后,夫妇俩又返回家里,把自己的电视机拉来送给了他们。

敬一丹不仅是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而且是个好母亲、好妻子。在敬一丹的心目中,家庭是最温馨的港湾,她觉得,人的一生一死这两头,是缘于家也了于家,事业不过就是中间那么一段。因此,敬一丹认为自己首先应该是个好母亲、好妻子,然后才是一名主持人。

女儿出生后,敬一丹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挑选了几十种漂亮的花布,为女儿做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她将女儿打扮得像个小公主,然后和丈夫一人牵着女儿的一只小手在小区里散步,享受一个母亲的骄傲和快乐。

星期天,敬一丹很少出去应酬,她开着车去超市把丈夫和女儿的日常用品都买回来,然后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冬天到了,贤惠的敬一丹就买来各种新鲜蔬菜,然后腌制成咸菜。她还“变废为宝”,把家里的旧衣服剪成一条条,做成拖布。

和天下所有的普通夫妻一样,在平凡而琐碎的婚姻生活中,敬一丹和丈夫有时也会闹点小矛盾,好的是夫妻俩都能做到宽容和忍让。每当一方急的时候,另一方就不说话了,等对方平静下来后,再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他们的矛盾和摩擦常常不过夜。

岁月仿佛一条悠悠交流的河流,一转眼,敬一丹和王梓木的婚姻已经风平浪静地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每一天、每一个细节都足以令他们回味一生。对于自己目前的家庭和事业,敬一丹很满足,她觉得,对一个女人来说,光有事业或者光有家庭,都是不完整的,只有事业和家庭的马车并驾齐驱,才是一个女人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