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气候异常的原因 拉尼娜接棒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南方涛动,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最为确定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气候变暖正扰乱世界各地人们习以为常的气候系统,一些地区极端天气以暴雨的形态呈现,一些地区则是酷暑和干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资料显示,此次2016的厄尔尼诺事件与1997年12月有惊人相似处,当年发生的严重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在1997和1998年估计造成23000人死亡。
专家认为,世界各地近期出现的极端天气现象都与厄尔尼诺有关 。三月初,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及其周边地区遭遇特大暴风雨袭击,沙漠之城“秒变”水乡,这在当地40年来罕见。几乎同时,美国加州也遭受暴风雨袭击,而加州北部塔霍湖地区则出现强降雪。非洲埃塞俄比亚则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粮食产量下降了一半。
今年5月,2015/2016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正式结束了21个月的生命期,其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被认定为1951年来最长和最强。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部非洲国家旱情加剧,粮食严重短缺;自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估计南部非洲将有约3200万人面临饥荒。
虽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正式结束,但由于大气环流受海洋变化影响的滞后性,今年夏季全球各地仍将受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影响。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影响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受灾状况,已经发出了清晰的警告信号。美国宇航局已预测,2016将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将打破2015的记录。
让干燥的地区更干燥,让湿润的地区更加湿润,或许可以简单概括出厄尔尼诺对我国天气的影响特点。放眼全球尺度,东南亚棕榈生产、澳大利亚小麦种植也有厄尔尼诺打下的烙印。当然,前不久南美洲发生的旱涝急转则着实给大豆玉米带来不小的麻烦,盘子小、基业薄的乌拉圭自然比不过种植实力雄厚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水平从当地豆农发布的照片中就可见一斑。
厄尔尼诺稍稍展现肌肉,农产品市场就被撩动起来,当然并不全是天气的变迁,南美洲复杂动荡的政局和经济形势也给题材炒作带来很多由头。时空转回到国内,进入5月我国南方的降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一片泽国的景象似乎向所有怀疑厄尔尼诺、怀疑南涝北旱的人证明,什么是大自然的威力。
尽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基本结束了,但对我国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在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偏冷状态,秋季后转拉尼娜事件可能性大。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负位相,等它降到-0.5℃时,就可以判定为进入拉尼娜状态。
中国气象局表示,目前预计,今年夏季将转为拉尼娜状态。此前,1998年厄尔尼诺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就转为拉尼娜状态。1983年厄尔尼诺结束后,在秋季便迅速转为了拉尼娜状态。据悉,拉尼娜的影响不如厄尔尼诺明显,一般是让我国冬天变得稍冷,夏天变得稍热。另外,在西太平洋与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比往年略多。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高的现象,反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就是拉尼娜。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低。拉尼娜出现时,我国多表现为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容易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
今年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一个转化年,预计今年夏季,台风生成的次数较历史同期偏少,风暴潮强度也比较低;但到秋季,因为新的拉尼娜事件在发展,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增暖,有利于台风的发生,加上预计今年海平面较历史同期偏高,如果再叠加天文大潮,就极有可能引起比较强的风暴潮,需要提前加以防范。
日前,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周兵表示,虽然厄尔尼诺事件有望在本月结束,但由于大气对厄尔尼诺的响应一般具有滞后性,因此在6月至7月的梅雨季节,大气对于厄尔尼诺的响应可能会进一步显现或放大。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6年气候年景可能会偏差,这主要考虑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一般情况,厄尔尼诺次年对我国汛期的影响是明确的。2016年是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预计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情可能比较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