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孙子 科学家竺可桢不为人知的传奇人生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让我们揭开这位传奇科学家身上神秘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有趣的竺可桢.同班同学胡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让我们揭开这位传奇科学家身上神秘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有趣的竺可桢。

同班同学胡适曾预言他活不过20岁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上虞东关镇一户小米商家庭。父亲竺嘉祥是一个有名的老实人,经营着两间屋面的一个小米行;母亲顾金娘虽然不识一字,但性情贤惠。竺可桢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据竺家家谱记载,顾金娘在生竺可桢前几天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了一只大熊,解梦先生称是“梦熊来兆”,于是就给儿子取名竺兆熊。5岁那年竺兆熊进私塾读书,私塾先生认为他聪明伶俐,就给他取了个学名竺可桢,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了能让儿子早日成才,竺可桢的父亲用米行收入的三分之一聘请了大名鼎鼎的私塾先生章景臣来家执教,传授学问。

1899年,9岁的竺可桢考入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毓菁小学堂。小学毕业那年,由于家境困窘,在私塾老师章景臣的资助下,15岁的竺可桢于1905年秋孤身一人来到上海,考入了浙江镇海籍商人叶成忠捐资创办的澄衷学堂。与竺可桢同时进入澄衷学堂读书的还有来自安徽绩溪的胡适。胡适比竺可桢小1岁,那时他叫胡洪骍,二人是同班同学,而且都喜爱读书。由于过度用功,竺可桢身体极度虚弱。

胡适见状,为了更好地督促竺可桢锻炼身体,就采用激将法。有一次在回宿舍的途中,胡适在竺可桢身后与人议论竺可桢,而且声音很大,胡适指着竺可桢对人说:“像他那样,一定活不过20岁。”不服输的竺可桢听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此后,竺可桢每天清晨起床做早操,还经常进行远足和爬山等运动,渐渐地竺可桢的身体开始强健起来。

离开澄衷学堂后,胡适进入上海的中国公学读书,竺可桢则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1910年8月,二人赴北京参加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选拔考试。当时有400多人应考,录取70人,在70人中,竺可桢第28名,胡适第55名。在美国留学时,二人开始学的都是农学,竺可桢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并于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应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而胡适先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读哲学,师从杜威,在没有获取博士学位的情况下,匆忙回国,应蔡元培、陈独秀之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学生听不懂竺老师的绍兴口音

1912年民国成立后不久,民国教育部把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所高师,这样全国就有六大高师,即东南学区的南京高师、华南学区的广东高师、华中学区的武昌高师、华西学区的成都高师、华北学区的北京高师和东北学区的沈阳高师,加上北京大学,全国共有七大学府。

在这七大学府中以南京高师和北京大学的水平、声望最为显著,二者并称北大南高。竺可桢留学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大学教师,他在武汉、南京、天津等地做教师长达10年。

因为在美留学期间,竺可桢的父、兄相继过世,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竺可桢应邀去的是工资较高的武昌高师,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大学前身,担任地理学与气象学教授。当时该校学生大多是湖北、湖南人,课堂上学生们几乎都听不懂竺可桢的绍兴口音,课外交流也相当困难,最后学生也只有通过讲义来弄明白竺可桢开设的课程要学的内容。

为此,竺可桢要花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去刻印讲义。另外,当时武昌高师的教师以留日学生居多,竺可桢是留美的,他的许多教育观点和主张也就得不到这些留日同事的理解和支持,这让竺可桢十分苦闷。

而当时的南京高师(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则云集了一大批留美学者,校长郭秉文也是留美博士。1920年,郭秉文力邀竺可桢加盟南京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