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价世界第一贵,日本观众还愿意去影院吗电影票价世界第一贵,日本观众还愿意去影院吗
每周五上映好莱坞大片,每周六上映本土新作,是日本电影市场的一项惯例。2018年4月起,东宝、松竹电影公司开始将主推的国产新作的首个上映日更改为周五。
东宝从4月13日上映的《名侦探柯南》和《蜡笔小新》剧场版,松竹从5月2日上映的《家族之苦3》开始全面推行。此后东宝发行的全部作品、松竹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将在周五上映。东映尚未公布具体计划,但也在准备朝同一方向改革。日本三大电影公司的新举措,一方面是响应政府以促进消费为目标推行的“Premiun Friday(黄金周五)”政策——政府呼吁企业让员工在周五下午3点下班,以促进消费;另一方面是“工作方式改革”的一环——原本周六上班是发行公司的惯例,改为周五上映减少了员工周末加班的情况。舞台见面会改为周四或周五举行,通过报纸、电视周五的晚间报道,也有利于拉动影片在上映首周末的热度。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海报
《蜡笔小新 功夫男孩~拉面大乱~》海报
周五上映新片、周末票房以周五、六、日三天计算,是美国电影发行的惯例,也成为了世界统一标准。在美国,这个时间表是配合观众的观影习惯形成的;但在日本,却是通过由上至下的改革推动的:首先是政府行政方针,再到各大电影公司,最后落实到影院。
2017年日本全年电影总票房2286亿日元,为历史上第二高,比2016年有所减少。总票房是上一年度的97.1%,入场人次是96.8%,而平均票价有所上涨,从每张票1307日元上涨到1310日元(约78元人民币)。现在日本的电影票价是为全国统一1800日元,世界最高水平(约108元人民币)。平均票价低于这个标准是因为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比如每月1日的电影日(1100日元)、周三的女性优惠(1100日元)、大中小学生优惠(1500、1000、800日元)以及各家院线的会员卡。
日本电影票价上涨的历史,就是观众远离影院、电影远离大众娱乐的历史。1958年,日本全年观影人次达到1.1亿人次(意味着多于每人1次),当时看一部电影只需65日元。当时的电影不仅卖座——1958年的电影旬报前三位分别是木下惠介《楢山节考》、黑泽明《暗堡里的三恶人》、小津安二郎《彼岸花》,艺术成就也得到了公认。在电视的冲击下,电影观众数量骤减,从1960年代末开始电影票价大幅上涨,70年代突破1000日元,进入平成年代,定价达到1800日元。票价上涨补足了观众流失带来的损失,甚至在观众连年减少的现实下,仍能连年创下总票房新高。
《你的名字》海报
电影观众年龄层偏高,高中生仅占全体观众的4%~8%。曾经实行过“高中生三人同行票价1000元”的临时措施在两年前终止;2017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影院,“高中生一人票价1000元”成为常态化措施。在失去了如2016年《你的名字》这样的“票房奇迹”之后,2017年好莱坞电影独占日本票房榜的前三:第1名《美女与野兽》、第2名《神奇动物在哪里》、第3名《神偷奶爸3》,本土冠军《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仅列第四。不仅是小型院线、单馆影院,就连大电影公司和旗下连锁院线都已经挣扎在生死一线。
2018年3月29日开馆的“东宝日比谷”影院
位于有乐町阪急百货11层的东宝系列影院“日本剧场”(1984年开馆时的名字是“有乐町Marion”)于2018年1月闭馆;同样位于有乐町,以放映进口影片为主的“日剧Plaza”于2018年2月闭馆。在2018年3月“东宝日比谷”新影院开幕的背景下,紧邻的东宝系列“Chanter Cinema”原定同期闭馆,但在商议之下暂时保留。在年轻人聚集的涩谷、池袋地区,电影院的存在感较弱,银座-有乐町-日比谷地区仍是东京的电影重镇。而在商场和写字楼邻里寸土寸金的街区,同一家影院的1号影厅和2、3号影厅可能散落在不同的大厦之中,其背后多有合并、拆分的历史。新建的“东宝日比谷”就合并了宝冢剧场地下的“Scala座”,将其原有的两个影厅作为东宝日比谷的第11、12号厅。
日本不仅没有打折的购票APP,许多影院至今还在以口头选座的方式在窗口人工售票。电影行业相对封闭,立项权力由少数公司的制作人掌控,趋于保守。尽管日本电影在国际所获得的评价颇高,通过电影节、翻拍在全亚洲得到了良好的推广,但在日本国内,除了少数大热影片之外,多数影片成为了业内人士和少数影迷自娱自乐作品。多少投资的作品,能回收多少票房,大都在制作方的意料之内。动画电影占据江山半壁以上,另一半分给热门小说改编和校园青春片等固定类型,为避免风险,原创作品难以推出。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性的作品的出现或许会越来越难,如何在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将观众唤回到影院,是日本电影界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为什么电影票价是1800日元》齐藤守彦 著
《电影旬报》2018年2月上旬号、2月下旬号、3月下旬号
(原标题:电影票价世界第一贵,日本观众还愿意去影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