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婚后请未送红包的大学同学吃饭 尴尬的是谁
12月13日下午5点半,家住重庆的宋樵应大学同学老裴的邀请,从家中出发,到某饭馆赴宴,宋樵随身揣着一个装着500元钱的红包。原来,老裴12月6日举行婚礼,当天,宋樵因加班无法参加,委托另一位同学徐柯帮忙带钱。后来收到徐柯的消息称,他也临时有事没有去。宋樵一忙,就忘了送礼金这回事。
“他发短信约饭,说是同学聚会,我认为这是个机会,正好补送这个人情。”宋樵说,他到达饭店包房,竟发现加上老裴,吃饭的只有5个人,都是大学同学,徐柯也坐在其中,大家脸色比较严肃,没有平时聚会时的调笑亲昵。趁着老裴去包房外接电话,宋樵向徐柯打听才知道,老裴请来的这些同学,都是婚礼当天没去、红包也漏送的。
“不好意思啊,各位,我婚礼当天你们都没来到,今天特地请你们补喝喜酒。”过了一会儿,老裴的新婚妻子也来了,两人敬出第一杯酒,道出了这顿饭的主题。几个同学纷纷起立回敬,满杯的白酒,宋樵和4个男同学一口就干了。“来来来,那天不好意思啊,有事一忙,居然把大事忘了。”徐柯第一个从兜里掏出红包,塞给老裴。宋樵和其余几个同学跟着将红包塞给了老裴。
与老同学们聚餐,本是件高兴的事,但菜还没上齐,人却跑了一半,剩下的老裴夫妇、徐柯、宋樵继续吃饭。往日里老裴常与徐柯、宋樵一起踢球、喝酒,但此时饭桌上只剩下沉默。据该餐厅服务员孟小姐告诉记者,她对这桌沉默的客人印象比较深,因为中途甚至还叫自己拿来遥控器打开电视播放新闻联播。这顿尴尬的晚餐背后,大家都在想啥?
宋樵回忆起当天的饭局,连连摇头。他说,那顿饭不到8点就散场了,整个吃饭过程实在是太尴尬了,感觉像在受罚。25岁的徐柯,目前是单身。他说,自己当天身体不适才没能参加婚礼,想着改天踢球时将礼金补给老裴,没想到老裴专门把没送红包的人请成一桌,就像幼儿园老师让犯错的小朋友站成一排一样,让人感到寒心。“钱送到了,以后不会联系了,我以后婚礼也不需要他还礼。”率先走掉的小张在微信里如是告诉宋樵,小张甚至还愤愤地嘲讽:“大学那会就觉得他抠,现在也是做得够绝了。”
而对于新郎老裴来说为什么安排这顿晚餐呢?原来婚礼结束后,老裴越想越不舒服,甚至觉得以后见面或是交往都会十分尴尬,为了日后见面不尴尬,才摆下了这场饭局,希望彼此打开心结。对于当天的尴尬,老裴说,这在自己意料之中,但他觉得,“沉默的礼金”才是最尴尬的事情。
“你有忘记送礼金的经历吗?”近日《重庆晚报》公众调查中心对200位读者发起调查,其中61位受访者表示,曾忘送过礼金,占总人数的30.5%,但这些人多半选择事后补上。也有人表示,时间久了就没送了,不过日后彼此间走动越来越少。
据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志林表示,人际关系中,“沉默的礼金”确实会让彼此间的交往陷入尴尬。一般来说,漏送者都会找机会补 上,老裴显然是担心漏送者一忘到底,采取“二道客”方式强势收礼金,这样的做法是用一种尴尬赶走另一种尴尬,剩下的仍然是尴尬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情红包的意义不可低估,婚礼红包更是判断关系远近亲疏的一大重要依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谁家遇到结婚的大喜事大家送些暖壶、被单之类的生活用品,到了90年代初,才逐渐开始收礼金,礼金的金额也是最初的5块,10块,也正是应了“礼轻情意重”,那会儿,大家看重的并不是礼金数额这些物化的东西,而是朋友之间的这份情谊。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婚礼红包的金额水涨船高,收受礼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原本的朋友情分也似乎被礼金这个世俗的东西所操纵。
如果收到了朋友的婚礼请柬没有参加婚礼,也一定要让人帮忙将礼金捎到,如果连礼金都漏掉,日后彼此间的走动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亲朋好友结婚本来是一件热热闹闹的好事,但因为忘记给红包或者红包给多少的问题伤脑筋却并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可以说,对中国人,‘人情’这个词,大概是最说不清、说不全,甚至是说不对的,可又不能不说,更不能不做。当然,首先是绝不能不理会。参加这顿沉默饭局的几位同学可谓是“不能不说更不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