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无法安息的魂魄 游荡在阿富汗女孩死亡之路
如果母亲没有因难产而死,阿富汗女孩玛-比比也许还有母亲可依靠。如果父亲没有选择独自离开寻找食物,孩子们也许不会失去最后的庇护。如果小姑娘没有把家中最后的财产---毛驴、牛和羊, 出卖换取口粮,孩子们也许还有一丝“留得青山在”的希望。如果当时的救援机构能采取更灵活的发放标准,孩子们也许不至于流落街头,吃草果腹。如果摄影师尝试将他们带离战区(尽管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他们也许还能活下来。但生活的残酷也许在于,没有也许。
10年前,在阿富汗中部的古尔省, 摄影师尼克·丹齐格 (Nick Danziger) 遇到了10岁的小姑娘玛-比比(Mah Bibi) 以及她的两个弟弟。 在这个“三口之家”里,玛-比比就是一家之主,要负担起养活弟弟的重担。
为了糊口,父亲留下孩子们, 去其他村子寻找食物。他曾向女儿保证一定会带着面粉回来。那是父女二人最后一次见面。 他们的母亲在几年前生小弟弟时难产而死。
自此,三个孩子在荒蛮之地,挣扎求生。 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要不断地寻找食物、水和庇护之所。 他们骨瘦如柴、皮肤粗糙、 眼窝深陷。
为了填饱肚子, 玛-比比决定卖掉家里的毛驴、两头牛和十只羊。因为年幼的她相信换来的钱足够照顾两个弟弟,买生活所需的基本用品。 她也相信她能靠乞讨贴补家用,甚至能找份工作。然而, 在战乱之地, 一名10岁的女孩又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呢?
最终,毛驴换来了两袋粮食,两头牛卖了一百万阿富汗尼,相当于20美金左右。
当尼克给玛-比比拍照时,她和两个弟弟住在一个临时帐篷里。说是帐篷,其实并不确切, 这个简陋的所在是用碎木块和棍子搭的,上面挂着铺满尘土的破布和枯焦的防水塑料布。
玛-比比属于未成年人,按照当时援助机构的规定, 没有资格领取援助物资。她只能靠自己活下去。沿着人迹罕至、没有尽头的公路,小姑娘四处寻找可以做燃料的木头,空气中满是沙尘。 如果走运,她有时能找点东西吃, 但这种情况并不多。 她告诉尼克自己和弟弟们经常吃草。 随后她问了一个令尼克感到即吃惊又难过的问题, 她想知道如果没有草的时候, 人能不能吃沙子填饱肚子。
这就是玛-比比和弟弟们的生活,她们当时分别是10岁、7岁和5岁。拍摄工作结束后,尼克回到了富裕宁静的家乡。但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姐弟三人。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如何挨过天寒地冻? 夏天的时候,他们又如何抵御干旱?
在随后的10年里,每当前往阿富汗拍摄,尼克都要回到古尔省,向当局和当地的援助机构打听玛-比比的消息。有一次,当他参加一个为当地女性举办的教师培训课程时,曾经出现过一线希望。那些妇女们都来自周边的村子,尼克希望有人能告知他关于玛-比比和她两个弟弟的消息。但没人认出照片上的小女孩。随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过联系网,寻找玛-比比的下落。一名妇女说在古尔省流离失所者名单上看到了这个名字,但很快就发现这只是重名而已。
寻找的工作没有停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和一名阿富汗红新月会的志愿者设法得到了玛-比比的消息。 这个消息由受到限制的调查、目击者模棱两可的叙述、记忆的片段以及机缘巧合组成。而且,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大概知道,玛-比比在几年前过世了,她的一个弟弟也过世了,但不知道是大弟弟还是小弟弟。
她曾结过婚,结婚的年纪也不清楚,但无论以何种标准来看,都非常之早。我们不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之间有没有爱情?也不知道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的婚?婚后她的生活有没有变好?她有没有生过孩子?如果有,她的孩子过得如何?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们还不知道她的死因,也不知道她下葬的地方。更不知道她丈夫和另一个弟弟的命运。古尔省省长向尼克保证他会调查这个案子, 但谁又知道呢?
在历尽磨难后,16岁的玛-比比撒手人寰。 这残酷到仿佛不应该是真的,但无论如何, 阿富汗女孩玛-比比曾经在这个世界存在过,挣扎过,努力过,同时也(应该)笑过,爱过。
在10年前的一个风沙乱舞的黄昏,玛-比比曾天真地问起:“没有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吃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