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是对“现代”光环的适当疏离
图片说明: 图为电影《深夜食堂2》剧照
杜庆春
如果不是因为中国观众吐槽黄磊翻拍版的《深夜食堂》,原版的日本电视剧和电影剧场版是相对低调的作品,在此地的大众认知度并不高。研究观众对翻拍版的“非议”是很有趣的,在社交网络的平台上,人们交流的和深夜食物有关的私人经历和感悟,很多时候是苦涩的基调,人情世故与百态人生中暗涌着伦理悲情。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聊天节目里说,中国人的宵夜饮食———诸如烤串、火锅、小龙虾等,都是重口味的,对食物的喜好和社会维度的群体感受是“通感”的,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味蕾和情感调性都是重口味的。
而原版的《深夜食堂》,循着日本民间饮食的特色,显得过于清淡了。在网络平台,这部剧集和两部相关的剧场版电影都得到相当高的认可,但是这个暑期,当电影《深夜食堂2》被引入中国的院线放映,它的票房却很惨淡,上映第一天勉强400万,同天的《悟空传》破了4亿。《深夜食堂2》不温不火地在影院里盘桓了几周,目前停留在1300万的票房,可说是相当冷清。大家在网络空间热火朝天地参与讨论,很大程度只是为了获得谈资、获得参与感,这是情感的撩拨,而在真正的大众消费市场里,“爆款”遭遇出奇冷淡的现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夜食堂2》是一部“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作品。恰恰相反,当我在一个几乎无人的电影厅里看完这部电影,体会到一种久违的心动,这是一部久违的、老派的日本电影,如今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类日本电影的机会,是不多的。在这电影里,我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对“人”的书写刻画———幽默、细腻、温暖。
出现在深夜的餐饮服务,是人类生活方式和节奏改变的结果。所谓不夜城大都会,城市里没有夜晚,深夜活动成为常态,这是“现代”的产物。但是,因为“夜深不眠”而在心理层面挥之不去的寂寥,则是古典意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越过“现代”的藩篱,顽固地保留了下来。于是,“深夜食堂”这样的场合就有了现代和古典的双重属性,这里汇聚了大都会的日常,大都会的现代焦虑被诱发、被撩拨,萍水相逢的人们交换着微不足道的落寞心绪,衍生出几许古典的气息。
电影《深夜食堂2》强化了“现代”和“古典”的相遇———传统街区里的传统饮食美学,安静地存在于光怪陆离东京都会的一隅。有趣的是,出现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大多数不是现代或后现代都会里的主流者,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现代城市空间里或多或少被边缘化的“寄生者们”,他们中间看起来最体面的那个警察,也只是东京一个老旧街区里负责小岗亭站哨的片儿警。选择一个繁华背后的场所,选择这群人,是对“现代”光环的适当疏离。在这部电影里,现代和传统之间既没有交流,也不存在冲突,这两极没有排斥或拒绝彼此,它们找到了一种带着寂寥的和谐,看似矛盾的双方各自安静地存在着,打量观望着对方,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在这部电影里,引人入胜的是存在于浑浊人间的美好。水至清无鱼,很多时候,真正能触动芸芸众生的美好,并非来自圣人的德行,而是一个个带着各种缺陷的普通人不经意流露的美德。在一个苛求道德完美的体系里,有很多人不仅远离“完人”,也不是“好人”,甚至可能是受到批判的“庸人”和“废人”,但这些被嫌弃的人们身上,还是会有美德一闪而过的光,人性是多维的,哪怕在层层的不堪里,也可能裹藏着稍纵即逝的美好。这是真实生存中,善与美的取胜。
在一座众人冲锋陷阵的大城市里,入夜以后,有着这样一间因陋就简的餐厅,接纳了在深夜漂流的灵魂。在中国版的电视剧里,食堂老板是一个主动的人,他一次次自告奋勇乐于解决他人的问题,俨然扮演着“个人英雄”的角色。对比之下,电影里的老板不是一个超级英雄,他只是一个守候者,被动地留守在都市的一个角落里,守候各种人生苦厄,期待一点人情撕扯里尚存的善意与美好。其实,日版《深夜食堂》真正的意义和启发在于此,它谢绝了任何花哨的景观,只静静地在日常中期待、守候,它的精神内核在于相信哪怕只是生命裂隙的一点美好,也值得流传。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