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赵佗墓之谜 南越国与南越王墓(知识链接)
南越国是西汉早期偏隅岭南的封建王国,疆域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贵州南部,以及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都城番禺(今广州中心老城区)。岭南地区,以今湖南、江西与广东等地交界的东西走向的五座山岭为天然屏障,在秦军南下之前,是百越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公元前219年前后,秦始皇派数十万大军南下,几经周折,平定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分而治之。
南越国的建国者为赵佗。作为秦将,他在秦平岭南之战中立下战功,被封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接替南海郡尉。秦末战乱,赵佗利用五岭屏障,于公元前203年并岭南三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赵佗面北称臣,归顺中央。赵佗统治南越长达67年之久,在位期间推行“和辑百越”政策,有力加速了岭南地区的发展,被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南越国共传5主,历93年,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越秀象岗山,1983年在象岗施工的工人们偶然发现了墓室的顶盖石,就此揭开了这座岭南第一大墓的神秘面纱。墓室在发现之前未被盗扰,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布局为中轴对称、前朝后寝。
墓室主人为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是赵佗之孙,自封“文王”,并曾僭越称帝,统治时间约16年,死于40至45岁之间。南越王墓共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文帝行玺”、独一无二的丝缕玉衣、精美绝伦的角形玉杯、海路遗珍波斯银盒等,全面展现了2000多年前南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南越王墓也被誉为“岭南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