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古墓系列:赵佗先人墓

2017-1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佗,是秦末汉初统治岭南地区的爱国将领和政治家.其祖籍真定(治所在今东古城),其祖陵在今石家庄市赵陵铺村东南,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

赵佗,是秦末汉初统治岭南地区的爱国将领和政治家。其祖籍真定(治所在今东古城),其祖陵在今石家庄市赵陵铺村东南,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汉书》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了南越,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任赵佗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亡后,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帝刘邦建国后,于公元前196年(高帝十一年)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归顺汉室,稽首称臣。

后来吕后擅权,推行歧视南越的政策,赵佗上书无效,愤然独立,自号南越武帝。汉文帝即位,于公元前179年,在真定为赵佗扩建先人墓冢,并置守邑,岁时奉祀。同时召见赵佗家乡的亲属族人,封官重赏。同年,陆贾持文帝御书到南越,表示愿与赵佗“分弃前患”,“通使如故”。赵佗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欣然上书,决心奉汉称臣,永不再称帝。

赵佗先人墓原是一片宏伟的陵墓群,古木参天,祠庙林立。三十多座墓冢矗立于滹沱河南岸。历代有许多文人志士到此凭吊赵佗,吟诗抒怀,明代爱国志士梁梦龙曾写道: 

“高冢累累列道旁,尉佗南粤久称王,功成七郡归真主,事去千年留故乡”。 

清嘉庆年间,正定府特为此墓重立石碑,上刻:“西汉南粤王赵佗先人之墓”。 

当年,列列古墓宛如座座小山掩映在茫茫林木之中,“烟树苍茫锁赵陵”便成了获鹿县八大景之一。最晚是从唐代开始,位于墓地附近的村庄便因此墓得名赵陵村,今天的赵陵铺就是在赵陵村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往事去千载,赵佗先人墓几乎已被人们忘却了。历尽两千多年的风蚀雨涤,加之历代人为地破坏,这一片珍贵汉代古墓已大多平毁,仅留下赵陵铺街东侧的两座大墓。1965年春,在墓址附近曾发现一枚龟钮铜制方印,上刻篆书阴文“骑督之印”,结合史籍分析,此印很可能是汉代护墓骑督的官印。此外,在这里还出土过数枚“五铢钱”。 

现存的两座墓冢,南北总长116米,东西宽50余米,高4—6米。冢上草木繁茂,藤萝缠绕,南北相连,形成一座马鞍形大土丘,故俗称“马鞍山”。 (梁栋、梁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