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内克萨 观影碎片之雷内克莱尔的《巴黎屋檐下》

2017-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天在无休止的忙碌与平庸中渡过,总是感慨时间不够用,可真正想让自己休息会时,却又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和陈文一样,我最烦这样了. 看<巴黎屋檐下

每天在无休止的忙碌与平庸中渡过,总是感慨时间不够用,可真正想让自己休息会时,却又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和陈文一样,我最烦这样了。 看《巴黎屋檐下》之前是准备看一部叫《记忆旅行》的韩国电影的,女主演是崔真实,可是看了十分钟我就看不下去了,如果说前面的男主人公的那段失恋独白有点新意还勉强可看,那么后面的对白场景则完全受不了,我承认,我有的时候真的受不了某些商业电影,弱智的对白,刻意的情节,看的我昏昏欲睡,于是,我决定不折磨自己了,便找来了这张藏了多年的《巴黎屋檐下》,导演是雷内克莱尔,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三杰之一,也是最早荣获法国院士的电影导演。

影片的开场就把镜头对准了巴黎工厂和街道,一个舒缓的长镜头伴随着动人的歌声慢慢推向了街头小巷里的人群,影片的男主人公阿尔伯特正在引吭高歌,旁边围满了跟着学唱的人群,用一个硬币就可以买一份歌词跟着学唱。

人群里有个漂亮的姑娘,她叫劳拉,还有一个小偷,他正在人群中偷那些贵妇人的钱包。

阿尔伯特唱的那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就是“我们都生活在巴黎的屋檐下”,后来,阿尔伯特爱上了劳拉,当他们正准备结婚时,阿尔伯特却受到小偷的牵连进了监狱,在这期间劳拉移情别恋爱上了阿尔伯特的朋友,等到他出狱想挽回这段爱情时,却发现为时已晚,影片的最后,阿尔伯特成全了劳拉和他的朋友,一个人走向深黑的夜里。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阿尔伯特经常在街头教别人吟唱的那首歌曲,很明显,雷内克莱尔想用这首歌来表达他对这些巴黎街头日常生活着的普通人的情感,而且这首歌甚至代表了导演的一种主观美好,它象征着友爱,象征着平和,影片中有一场戏是,阿尔伯特正在教居民唱歌,劳拉帮着卖歌词,这时,一直追求和想陷害劳拉的坏人以及怀疑阿尔伯特是小偷同伙的绅士模样的有钱人也出现在唱歌的人群里,当我们以为他们会马上抓住阿尔伯特时,却发现他们已被歌声感染,拿着歌词在一起歌唱,于是,这部电影最诗意般的场景出现了,街上的居民,路上的行人,不分地位,不分好人坏人,都在跟着阿尔伯特吟唱。

"雷内克莱尔出生在巴黎闹市区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耳濡目染了这座繁华都市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儿时的记忆深深烙在他的内心,也影响了他的电影创作,他影片中表现的热闹场景,大都源自他熟悉的巴黎市区生活。

"(摘自单万里的“雷内·克莱尔--鼓捣影子的院士 ”),由此可见,雷内克莱尔之所以被誉为最法国的电影导演,完全是源于他对法国人的热爱,他通过他的镜头表达着他周围的日常生活,他从不拍别人写的剧本,他的电影都是他自己写本子,因此,也有人说他是最早的“作者电影”导演,雷内克莱尔的诗意不仅体现在美好的生活层面上,影片中有场戏是阿尔伯特的情敌写信暗示阿尔伯特离开劳拉,否则没有好下场,正好这时阿尔伯特被诬陷抓进了监狱,于是,负责送信的小男孩把信塞在了阿尔伯特家的门缝里,在另一个场景,劳拉正准备搬进阿尔伯特家,当得知阿尔伯特被抓时立刻去寻找他的朋友帮忙,于是三段时空的叙事用蒙太奇手法同时进行,一边是正在逃跑的小偷,一边是意外爱上了阿尔伯特朋友的劳拉,一边是在监狱里思念劳拉的阿尔伯特,而在表达劳拉的爱情变质时,克莱尔把镜头对准了阿尔伯特的家里,正在腐烂的食物,劳拉的摔破的镜子,没有人查看的信件,遗留着早期表现主义风格的充满诗意的镜头讽刺着爱人间的背叛与别离。

这部30年代的电影运用的众多电影手法和叙事手段在后来的电影经常被加于利用,比如阿尔伯特和劳拉分睡床的两头被美国人用到《一夜风流》里就变成了克拉克盖博和白考尔在一个屋里分睡布的两边。

这部电影也许最大的缺陷就在于雷内克莱尔没有彻底的放弃早期拍默片时的导演经验,很有镜头和场景明明可以用对白表达的,克莱尔却选择了用演员的无声表演去替代,搞的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一直以为是默片,可又发现主人公能说话嘛~查了查相关资料才发现,《巴黎屋檐下》是雷内克莱尔的第一部有声电影,而这位默片时期受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比较深的导演最早是反对有声电影的,就像爱森斯坦一样,直到60年代他才承认自己当初的固执,这部电影之后,雷内克莱尔比较有名的作品还有《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以下引自单万里的”雷内·克莱尔--鼓捣影子的院士“)"他在1932年拍摄的《我们要求自由》尖锐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以至卓别林的名作《摩登时代》都是对它的模仿。

然而,克莱尔的这种民主主义思想使他很快失去了出资人,法国的法西斯分子也对他发动了诽谤攻击。

因此,他不得不离开法国,到英国拍摄了《魂魄西行》(1938)和《假消息》(1938)之后,他又奔赴美国,在那里拍摄了《新奥尔良的情妇》(1941)、《我娶了一个女巫》(1942)、《明天发生的事情》(1944)和《天网恢恢》(1945)。

由于强烈的个人化创作思想同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格格不入,加上长期脱离自己熟悉的生活,克莱尔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影片已无法与从前相提并论。" 1946年克莱尔回到法国,但他没有回到以前的创作道路,反倒在自己的作品中潜心研究哲学性思索,渐渐偏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