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湖儿女》:科长宇宙开启 嫉妒赵涛拿奖
1905电影网专稿 从《二十四城记》到《江湖儿女》,贾樟柯执导的影片已经是第四度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5月11日,他的新片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举行了世界首映,彰显作者风格的影像让人穿梭回十多年前。第二天,我们采访了导演以及主演赵涛、廖凡,他们在这一次的戛纳江湖路上重申了内心的想法。
《江湖儿女》通过2001、2006、2017三个时间点分段式讲述,贾樟柯在前两段里分别还原了前作《任逍遥》《三峡好人》,而电影本身还有着《山河故人》的影子。不少人调侃这部影片是“贾樟柯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
其实这跟他创作影片最初的契机有很大关系。大约在三年前,科长在整理以前的电影素材时,发现自2001年以来的十几年内,赵涛不可缺少。她在《任逍遥》《三峡好人》里的造型、形象,放到《江湖儿女》里变成了最后的巧巧,导演在此基础上重塑了一个江湖故事。廖凡所饰演的斌哥也是如此,这个角色一件衬衫的造型和之前完全吻合。
另一个原因就源于贾樟柯对于江湖的钟情:“江湖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世界,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世界,情感非常浓烈,也非常浪漫。”我们不难发现,在科长的电影里,叶倩文的歌曲经常出现,他解释道,“(叶倩文)的歌声就是江湖。江湖浓情,有情有义,但是现在变化很大,(歌声里的情义)越来越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这部新片,贾樟柯使用了六种不同的设备,从DV到HDV,从胶片到数码,再加上开头采用的2001年拍摄的纪录片,电影见证了这其中的变化。不仅如此,《江湖儿女》所展现的还有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
有趣的是,影片结尾加入了微信、直播等中国新型符号,一度导致外国观众无法理解剧情。谈到此,贾樟柯表示,“我拍的是一部中国电影,中国发生了什么,生活中有什么新的变化,都会出现在电影里。现在很多国家之间会有一些小的差异,比如直播可能还没有出现,但是它并不影响人们去理解感受电影,尤其是赵涛、廖凡在17年里剧烈的感情是共通的。也希望大家通过《江湖儿女》了解到国内如火如荼的直播事业。”
至于电影里主角的情感关系,科长以“独立自由”形容巧巧,以“心在江湖”形容斌哥。“这并不是单单在讲江湖和情义,我们一直希望电影做到从江湖入,从人出。一开始在江湖里的人是有属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成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黑帮是科长在构建江湖设置的重要元素,谈到早期香港该类型电影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吴宇森、张彻、杜琪峰的很多电影都在描述香港的江湖文化,在内地的我们都是通过录像厅时代去了解我们不熟悉的江湖礼仪与道义。“我希望呈现的是内地非常真实的江湖状态,而不是把它理解为‘黑社会’。”
此外,《江湖儿女》里启用了冯小刚、张一白、刁亦男、徐峥一众导演客串,被问及对其演技的评价,科长回答:“我觉得非常优秀!”其实,科长在写剧本的时候,脑海里就已经有对的人选了,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演技好到想给自己安排一个角色都没有机会了。”
赵涛拿到《江湖儿女》剧本时,距离拍摄还有半年时间。当时的她非常兴奋:“巧巧这个人物非常震撼,我(终于)等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角色,大年龄度的特点让演员有很多的创作空间。从大同到三峡,到新疆,大空间的转换对于演员也是一种挑战。”
巧巧这个名字来自《任逍遥》,故事有一部分取自《三峡好人》,“她最吸引我的是身上具有的戏剧性,在以男人为中心的地下社会,从单纯的女孩子转变成强悍的女人。”赵涛有感而发的更多来自生活,“现实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的女性,人到中年,说话声音很大,关键时刻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时间给她们带来了很多改变,但是长时间经历的困难使她们内心变得强大。”
她在看20多岁和40多岁的剧照时,会从表演的角度想象在这个女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当时间在巧巧脸上显现时,就是这个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电影里,三个时期不同的表演状态,赵涛拿捏的尺度越来越娴熟,在许多观众眼里,摘得戛纳最佳女演员的呼声此起彼伏。
关于角色造型,赵涛从拿到剧本时,想象人物做小传时,准备的是很详细的。她会从出生、小学、中学,一直写到年老,然后再回到电影里所处的时代,去看她处于怎样的状态,“这也导致巧巧的行为说话方式的地方性是非常强的,我所塑造的角色都是普通的女性,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是想象的,但是是有血有肉的,表演时她也会与其互动。”
谈到此前出演贾樟柯的作品经常入围却总是空手而归时,赵涛表示,“是否拿奖,还是要看天意。从2002年开始,我们同事之间就知道,拿奖固然很重要,但我们能做到的是拍好每一场戏。”
不过,科长对此有话说,“合作完《二十四城记》之后,她在国外拍了两部影片,随后就获得了意大利大卫奖的最佳女主角。作为导演,我还是很嫉妒的,为什么没有在我的电影里获奖呢?”他也直言“有点不好意思”,有所亏欠。
谈到自己所认为的江湖,赵涛表示,江湖一方面是很多人行走在犯罪边缘,挑战正常秩序充满危机的,另一方面它又是比较浪漫的,在很多电影里都会塑造一对男女面对危机时缔结的情义。对应到电影里,恰恰就是巧巧对于斌哥虽无情但仍有义。
贾樟柯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廖凡的角色有藏自己的心思在里面,“我写剧本时,写到廖凡走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他不是离开借居的地方,而是离开家,让我想到第一次离家出走的情况,写到那里自己也很感动很不平静。”
其实,让人不平静的不仅发生在写剧本的过程,廖凡、赵涛有一场小旅馆的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在奉节拍摄,一整晚都下着瓢泼大雨,但是胶片带的不够,导演很紧张。然而旅馆对坐的7分钟长镜头一共只拍了两条,分别是大哭与克制的不同表现。对于两人之间的表演,用廖凡的话来形容就是“遇强则强”。
谈到首演科长的电影,廖凡表示要学山西话都不是最难的,“我觉得最难得是导演和主创之间已经非常默契,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不需要再进行更多地交流,好在我和导演在沟通上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和赵涛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没有说过任何的废话,只不过是在真实的拍摄中,瞪了瞪对方的眼睛,就能够感受到,尤其是那种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