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人才公寓租给大学?被指违反公租房规定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去年5月14日,陆家嘴集团为了缓解金融城单身青年白领的居住困难而开发的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正式开业.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其中3栋楼的租户便被告

去年5月14日,陆家嘴集团为了缓解金融城单身青年白领的居住困难而开发的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正式开业。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其中3栋楼的租户便被告知,租约到期后将不再续租,这3栋楼将被转租给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学生、教职工宿舍。

《东方早报》此前报道称,上海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徐而进介绍,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享受上海市公共租赁房的优惠政策,陆家嘴集团投资近20亿元,租金按照上海市公共租赁房政策标准执行。

居住于人才公寓中的白领们,对于该项目持有者陆家嘴(600663,SH)的这番行为表示质疑,称其违反了住建部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陆家嘴发去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而陆家嘴管委会、浦东住房保障局则表示,需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答复。

袁丽(化名)是一名工作在陆家嘴的白领,毕业后一直在上海租房生活。去年,经过一系列审核,她成为了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的一位租户。

上海陆家嘴人才公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是陆家嘴集团为经营管理陆家嘴金融城人才管理公寓项目成立的子公司。该公司网站显示,该人才公寓是陆家嘴集团专门为了缓解金融城单身青年白领的居住困难而开发的创新产品。项目总占地40640.2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2084.87平方米 (公寓72651.02平方米、商业配套8478.81平方米),绿化率为38.5%,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

今年3月30日公布的上海 “新国五条”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按照相关规定,建设公共(单位)租赁住房,向符合条件的来沪务工人员供应。

据了解,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才公寓的租住人员可获得政府提供的100~600元租金补贴。袁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她租住的是一套25平方米的公寓,每月租金1950元。虽然没有获得补贴,但这个价格比附近的爱家小区等房源还是要低一些。

袁丽表示,选择人才公寓,除了价格便宜之外,更因为在这里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住在这里的都是金融行业的,且大家年龄相仿,定期会有行业论坛、讨论会,对于我们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帮助。另外,这种公寓化的管理,更人性化,比在外面单独租房更安全、方便。”

然而,近日她收到了一条群发短信,主要内容为:“为支持上海纽约大学落户陆家嘴金融城,陆家嘴(集团)公司同意将人才公寓三栋公寓(东绣路1006弄4号、11号及12号楼)整幢租赁予上海纽约大学,作为该校学生、教职工宿舍之用,并实行分区管理。因此,以上三栋楼的租户现行租赁合同到期之后,将不再给予续租,但可优先安排到其他公寓楼幢候租。”该短信署名为“陆家嘴人才公寓”。

据《新闻晚报》此前的报道,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公寓出租非常火爆,开业4个月便完成签约758套,签约率超过99%。袁丽称,目前还有近百人在排队申请人才公寓,交了材料后至少要2个月才能排到队。这3栋楼涉及到五六百租户,而且离开人才公寓,许多人每月600元的补贴也没了。

2012年5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该办法中曾经对公租房的适用对象和使用性质做出过规定。袁丽认为,该公寓属于公共租赁房屋的性质,陆家嘴此番行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

《办法》指出,公租房是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袁丽认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及教职工的身份并不符合规定中公租房所指向的人群。

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杜跃平表示,该项目建设之初便已明确将服务于陆家嘴的金融人才,如今变为大学宿舍,变更了其本来的性质,这是不合规的。记者查阅《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不得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性住房性质、用途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用途。

记者试图向陆家嘴管委会、浦东住房保障局询问其是否违规,但对方均称需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再做答复。记者随后还向陆家嘴发去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另外,记者在陆家嘴4月25日披露的公告中发现,上海纽约大学项目是旗下未来拟用于出租目的的在建工程。中原地产上海研究总监宋会雍指出,给纽约大学作宿舍,或是经济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压制,这是应该阻止的。

此外,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发布微博称,从该校筹建期,就知道其学生公寓安排在金融人才公寓,“那时候楼还没盖好呢”。他的此番表态更令租户质疑陆家嘴早就有将人才公寓作为学校宿舍的打算。但记者未能获得俞立中和陆家嘴方面对此说法的进一步证实。

相关阅读 张江人才公寓启动"聚才计划" 拎一只皮箱就能安家 新闻晚报

产业园区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怎样的意义?遍地开花的园区给城市带来了什么?每个工作日清晨,数万名“新张江人”乘坐地铁2号线,在张江高科站下车,再转往各自的公司上班。早7点到9点的地铁2号线,被称之为“张江专列”。潮汐来去,这些年轻人如钟摆一样往来于浦江两岸。

作为上海最早崛起的产业集聚区,张江,就代表着年轻和“潜力股”,也意味着流动性。目前张江核心园79.7平方公里的从业人员已近31万人;其中,高端人才最为集中的张江北区、中区及南区的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现有商品住宅总量仅215万平方米,张江中区周边在售楼盘均价已近3万元/平方米,且供应量远远跟不上园区从业人员的刚性需求。

“人才公寓”是极富张江特色的案例。记者昨天获悉,最新一期“天之骄子”人才公寓入住已超过1000户。“人才公寓社区工作站”正在筹划建设中,未来在发挥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将由单一提供居住逐步实现向功能性社区概念转变,为“张江聚才计划”注入一剂强心剂。

目前,张江已建设共3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支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配套建设职工宿舍40万平方米;近期,一个最新“专门为入驻张江园区企业各类人才提供的具有优惠性质的过渡性住房”举措即将实施临港地区限价商品房(又称“双限双定房”)即将配售。

记者从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按照配售办法,限价商品房供应对象为在临港地区、洋山保税港区、中国商飞总装基地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与注册在上述区域的相关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金满1年以上,具有购买本市商品住房资格并符合三大条件之一的人才。

这三大条件为:一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市城镇户籍人员;二是获得上海市人才引进类居住证;三是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拥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骨干(取得经认定的区级以上科研、竞赛成果表彰奖励的人才优先)。张江园区将有一批企业和人才期待解决的居住问题得到落实。

从张江集电港二期出发,顺着芳春路往南,有一条叫做新前路的小径,可直通张江园区管委会所在的高科中路。这条没有人行道、只能两车并行的柏油马路,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里离集成电路产业区不到5分钟,路侧有一片尚未开发的村庄,寄居着成百上千集电港企业里的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刚来上海谋生的技术人员。每当下班时,散落在四周的小餐馆里,你很难从外表分辨他们和当地村民的区别,就连他们也自嘲,“我们就是科技民工嘛。 ”

一名工作满两年的大学生,在张江的平均月工资是6000元左右。与之相比,这些年上海的房屋租赁成本涨势惊人。如今在张江,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单间,月租金也要叫到两三千元,房租几乎占去了收入的一半,再加上其它开支,想要有积蓄几无可能,更别奢谈买房买车。

张江的难题,也正是上海的困境。

随着城市转型,上海正成为各类人才风云际会的高地,但人力成本、商务成本、生活成本的高企,又让很多想创业的年轻人彷徨无措,欲留还走。

要让人才有归属感,愿意留在张江,“需者有其屋”尤为重要。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才公寓在全国走在前列,被封为样本,被各地借鉴学习。

据介绍,张江第一代人才公寓是“创业公寓”。创业人才公寓始建于2000年初,为解决当时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开创了先例。张江最早建造时的想法是把人才从城区、高校拉出来,因为最初的创业企业有很多是高校办的,创业者往往不愿意离开高校,失败了还可以回去教书。

当时创业公寓30000平方米,总套数476套,最小房间面积20多平方米,其他还有二室一厅、三室一厅,甚至还有170多平方米的复式,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如今,这个建在地铁站附近的创业公寓必须排队才有可能入住。

第二代人才公寓是被称为2.0版的“高科苑人才公寓”,是针对进区企业白领开发的酒店式管理的人才公寓,也是园区招商引资、聚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共有十六幢小高层组成,可接纳约一千户租户入住,共可提供约400多个车位。

有五六种房型,推出市场不到一年就达到95%出租率。人才公寓的开发者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气旺的原因,就是位置好,交通好,有1万多平方米商业配套。人才公寓的收益率并不高,但因为有了人才公寓,有了这样的功能,才有人热爱这个区域,才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开发中来。

张江第三代人才公寓 “天之骄子”,总的设想是,不仅要配套完善,还应该跟人才的创意活动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张江聚才计划”启动,为降低人才居住和创业成本,张江高科技园区 (核心园)推出了 “双1000”计划即张江人才的居住成本、创业办公成本分别实现每月人均只需1000元。强大的租金优势使“张江人才公寓”备受各界关注。

首期推出的天之骄子人才公寓位于祖冲之路2305号,靠近盛夏路。记者参观时看到,公寓为全装修房,空调、热水器、油烟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基本上 “拎一只皮箱就能在上海安家”。每套公寓还配备家具和网络,提供家电选配租赁服务,并将逐步提供各类生活用品、餐饮配送、快递、交通等服务渠道链接。

去年开工的张江银行卡产业园人才公寓项目用地面积24650平方米,东邻东横港,西至宏雅路,北抵云雅路,总建筑面积33137平方米,由12幢多层人才公寓及1幢附属配套设施组成,居住户数共计534套。目前,张江集团已成立“张江高科技园区公共租赁房运营有限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人才公寓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了优化和细化,从而可提供一批如天之骄子、微电子港三期B区、高科苑、创业公寓人均1000元/月、租赁期不超过两年的配套公寓。

“既有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又有年轻人喜欢的咖啡馆、休闲书店等,房型也从一厅两室、三室,到两厅五室、六室不等,但均摊下来,人均月租金只要千元左右,非常适合初来乍到的年轻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微创公司曾预订了100套这样的人才公寓,被一抢而空。

记者昨日从张江集团了解到,“双1000”计划已供应千元人才公寓总量1799套、13.16万平方米,可供近3200名人才租住;推出千元创业工坊近50套、3000平方米,并配有10余项全方位孵化服务。到2013年底,将实现2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100-150套创业工坊规模,基本满足需求。

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盛夏路受理办公室都是一片繁忙,接听来电、接待咨询、租金缴费、新房源签约,统统“一口受理”。

一个戴着眼镜,留着短发,刚从江苏来园区工作的女青年无比兴奋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好的住房,这个园区就是不一样啊! ”原来,为尽快解决“需者有其屋”的问题,实现需求与服务同步,公租房公司设立了受理办公室,在各人才公寓设立了受理服务处,形成了“一室四处”架构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受理申请、解答咨询、签约收费“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及咨询电话、维修服务24小时全天候受理。

据介绍,为方便申请,园区参照相关政策不断简化申请手续,制定了人才所在单位审核个人申请资料、受理平台审核单位申请资料的简化流程;编写了 “张江人才公寓入住指南”,对入住政策、公寓概况、申请流程、设施配套、服务内容、费用交纳、咨询解答及周边服务设施进行详尽解答;制定了 “服务实施细则”和 “服务管理标准”,对公寓基本设施设备配置、服务平台职责、服务流程、工作礼仪、物业服务等都明确了详尽的标准,确保公寓物业硬件、服务软件、小区环境建设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