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寿山自学之路 [转载]名老中医金寿山的自学之路

2017-1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这个时期走的路仍然是苦学,举三件事来说明:   (一)书是只借不买的.为什么不买书?因为买不起.不怕笑话,这时期我买的医书只有三部:<伤

  这个时期走的路仍然是苦学,举三件事来说明:   (一)书是只借不买的。为什么不买书?因为买不起。不怕笑话,这时期我买的医书只有三部:《伤寒论今释》、《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

前一部是因为深慕作者的名声,忍痛去买的;后面两部是因为一九四六年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教书,为了教学上的需要而买的。至于借书,凡是好书(不仅是医书),只要有书的人肯借,我就要借。借书而不买书,对于我实在大有好处。

因为借的书,要还,逼着你非及时看不可;好的段落章节,还要把它抄下来。 读书百遍,不如抄书一遍。边抄边咀嚼其精华,又练习了小楷,可谓一举两得。   自己的书有限,看来看去只有这几本,缺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好处是能够精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那三部买的书,《伤寒论今释》早已丢失了;《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还在,却把它读得破破烂烂了。   这个借书而不买书,后来养成了习惯,现在买得起书了,也绝少买书。

这里我投有提倡不买书的意思。书,还是要买的,买别的东西不如买书。书买了还要爱护,藏在书柜里或别的什么地方,但更主要的是藏在脑子里。

  (二)看病的本领是偷学来的。开始做医生,给人治病,由于无师传授,又缺少经验,幸中的固有,冶不好的更多(特别是大病、重病)。有一次给一个亲友治热病,详细病情已记不清,只记得有身热多日不退,大便清利,我用《伤寒论》方法治之,药似对症,但越治越重,以至神昏出疹。

后来,病家请上海名医丁××诊治,一剂即有转机。所处的方完全不是我的路子,其中有川连炭(用量也极少)、神犀丹三味药。

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使我懂得了“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的道理。跟师学习的一课,非补一补不可。但是没有条件跟,怎么办?只好去偷学。我是一个坐堂医生,在药店柜台上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方子。

我就几乎每张都看,都揣摩,真的偷学到了不少本领。侧如上海有一位妇科名家,开的方子其药味多至二十几味,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看得多了,就可悟出其中的道理,二十几味药中有一个规律,对某一种病症,某几味药一定用,对另一种病症,某几味药又一定用。

原来那位名家,也怕人家把他的看家药愉去,故意摆下一个迷魂阵,药开得很多,实际上主要药物,不过几味。万万想不到有我这个同行,竟有办法把它偷学去了。看方子偷本领,也有愉不到的时候。

当时上海有位治“伤寒”的名家,从方子中看来,不过豆豉、豆卷、前胡、苏梗之类,平淡无奇,几乎千篇一律,治疗效果却很好。这是什么道理?从方子中看不出,只好上门去偷学。好在这位医家门庭若市,我就每天花几个钟头混在病人陪客中去偷,果然大有所获。

原来这位医家处方,看似千篇一律,实非千篇一律,同中有异。异处正是其秘处。随举一例,如对热病大汗出而致神疲者,往往用一味益元散,撰其用意是在导热下行,收汗镇心。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点点滴滴,偷学到了不少冶病的本领。当然,偷学来了的本领,不一定全部用得上,还得自己在临床当中去检验,下一番去伪存真的工夫。

古诗有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我认为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他人绣出了鸳鸯,终可以悟出其针法,照样绣出鸳鸯,也许绣得更好。这两句古诗可以改为:“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怕金针不度人。”这里,必须指出,偷学本领则与抄袭别人的文章,剽窃别人的成果,掘为己有,则不可。

  (三)学问是要自己做的。这个时期,我对《伤寒论》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以方归类,做过,以证归类,也做过。还写出自己的见解,即按语。

那时所见不广,不知道这些归类前人早已做过,而且做得远远比我好。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白做,因为经过自己整理,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至于被《伤寒论》注家牵着鼻子走。夜郎自大要不得,敝帚自珍却有道理:帚虽敝,终是自己的,可以派用处。

解放前几年,我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师,教的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讲课内容显然很浅薄,但条理还清楚,有自己的见解,还为同学所欢迎,敝帚就派用处了。

  一九五六年进上海中医学院至现在,可算是中老年时期,走的路还是一个苦学。写到这里,我得总结一下治学的经验。   首先,要苦学,此外无捷径。苦学养成习惯,则不以为苦,而以为乐。

我现在生活上没有什么爱好和癖好,坚持六分之五时间用于业务,手不释卷,而且到午夜。无他,乐在其中也。  苦学要做到三个勤:  一日口勤。指读书,必读的书还要把它背熟。

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强,读过的书到老不会忘记。在幼年时侯我家中有一部残缺的手抄本,其内容理法方药都有,也不知是从哪些书上抄下来的。那本手抄本早已丢失了,但其中有“衄为燥火,若滋阴自安。呕吐咳逆,归于胃;阴瘕疝瘕,统属于肝。

液归心而作汗,热内炽而发斑”一段话,还有六味地黄九的歌诀。那时把它背熟了,到现在还没有忘记。以后读的书,却大半遗忘了。当然,书不是一次把它背出就永远记住,一定会有遗忘。遗忘了怎么办?再背熟,反复几次,记忆就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