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乡饮曹帅 宁阳乡饮小凉席: 农家院里的绝唱(组图)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凉席图案富于变化,追求创新.王连荣老人说,小凉席的花色图案最忌讳模仿重复,步人后尘.不然,会觉得自己水平不高,也怕招致别人的讥笑."小凉席

小凉席图案富于变化,追求创新。王连荣老人说,小凉席的花色图案最忌讳模仿重复,步人后尘。不然,会觉得自己水平不高,也怕招致别人的讥笑。“小凉席,大天地,编重了别人笑话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虽然家家户户都从事凉席编织,彼此间也相互学习和借鉴,但在图案上,都保持着各自的特异性,全村有多少户人家,就有多少个图案品种,可以说,天地万物都尽入席中。

一张张小小的凉席,就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首首不老的歌谣。

其中名气最大的有村南头张家编的红“喜喜”,这是当地青年结婚的必备品;还有村西头周家的“福”、“寿”等字图案;“春枣花”、“灯笼花”、“城墙垛”,以及根据民间传说设计的“银河星会”、“天女散花”等人物、花草图案也深受群众的喜爱。

如今村里40多岁以上的人们,都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家家户户从事小凉席编织的盛况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特别是本村的小凉席在宋朝时曾经作为贡品,更被他们视为无尚的荣耀和骄傲。据崇化村的村碑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东封泰山,仪式结束后,他便一路南巡。

令随从重金从该村购得小凉席10领,带回宫中。此后,崇化村的小凉席便成为贡品。这使得该村的小凉席编织业迅速发展,技艺也日臻完善,以至千年不衰。在1914年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暨巴拿马出品协会上,以崇化村为代表的乡饮小凉席被选送参展;1954年再次参展,获得山东省地方产品博览会大奖。

王连荣老人说,随着商品的大流通,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大麻凉席、竹席、草席、苇席等防暑用品渐渐走进千家万户,这些机器织品经济高效,价格低廉,这对材料要求高、工艺复杂的纯手工织品小凉席是一个致命的冲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凉席编织所用的原材料高粱,也曾经是当地置建房屋时屋顶的必需材料,然而,近三十年来以水泥板为主的小康楼如雨后春笋,高粱这种易倒伏、收成不稳定的粮食作物逐步被百姓所淘汰。

没有了原料,即便是那些有这种手艺的老人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谈起小凉席编织正面临绝迹的尴尬境地,几位老人无不感到深深的惋惜。他们说,村里已经没有几位老太太能全部掌握这门技艺了,也许用不了多久,随着她们的离去,这门技艺真的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