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兴起2 王国兴海南白沙起义诛“国贼”国民党何以犯众怒
1942年农历8月,白沙县红毛乡(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亲山上,王国兴端起一碗血酒,对天发誓:"我誓与同胞共生死!有福大家享,有祸我来当!为解救乡亲,报仇雪恨,杀尽‘国贼’,不得背叛!"至此,王国兴被推选为起义总指挥,带领着黎族苗族人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一年后发动了白沙起义。
白沙起义为何会爆发?黎苗群众为何要拿起武器?"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民党欺压黎族苗族人民的行为,不仅仅是制造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达民认为国民党倒行逆施,欺压群众,人心向背,受到群众的反抗是迟早的事。
1942年农历八月,白沙县红毛乡(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亲山上,王国兴端起一碗血酒,对天发誓:"我誓与同胞共生死!有福大家享,有祸我来当!为解救乡亲,报仇雪恨,杀尽‘国贼’,不得背叛!"伴着这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一同筹备起义的奥雅(黎族人对头人的尊称)纷纷将碗中的血酒一饮而尽。
至此,王国兴被推选为起义总指挥,拿起武器,带领着黎族苗族人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一年后发动了白沙起义。
家仇:父受牢狱之灾
王国兴的父亲王政和是一位世袭峒长、大总管。王政和祖上管辖领域非常宽广,相传有72峒之多。
1932年,国民党第一集团军警卫旅旅长陈汉光以抚黎专员身份来琼。"国民党对黎族苗族人民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一方面军事镇压人民的反抗,一方面用小恩小惠收买民心,企图收买黎族上层人员,成立了‘琼崖抚黎专员公署’。"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党史县志办公室退休干部谢晋颀对记者介绍。
"抚黎局"成立后,王政和被任命为团董,管辖范围大大缩小,只负责红毛、什运、毛贵、毛栈、番阳等峒,但他的威望并未降低,仍被黎胞们尊称为大总管。
受到群众爱戴的总管虽然有职有权,但并无俸禄。除了为政府催粮收税拉壮丁外,还要负责管理峒中的公众事务,调解峒内群众纠纷,担当公证人、调停人和裁决人等角色。王政和刚正朴实,大公无私,体恤民情,给少年时的王国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4年初,"抚黎局"以"读书"的名义,要求王政和选派65名黎族青年送往广州。但这些黎族青年却是被骗去当展览品,受尽羞辱。1935年,"抚黎局"再次以"读书"的名义,命令王政和征集2000名青年。事实上这些青年是被当作炮灰,送往"剿共"前线。白沙起义的领袖之一王玉锦当年便是这2000名青年之一,发现被骗后,机智的他寻机逃回了海南,但更多的青年则是命丧他乡。
得知了实情的王政和愤怒不已,拒绝继续向"抚黎局"增派人员。为此,"抚黎局"在1935年9月以"抗丁抗税"的罪名将他逮捕。
1935年年底,打工回家的王国兴获悉父亲入狱,心急如焚,立即赶往"抚黎局"要求放人,却遭到敲诈刁难。"抚黎局"漫天要价,扬言王国兴拿来680块光洋才能赎回父亲。王国兴东拼西凑筹齐赎金,送到"抚黎局"后,这些家伙却为了压榨更多钱财,还是不肯释放王政和。救父心切的王国兴一筹莫展,却又无计可施。
狱中的王政和饱受折磨,不见天日,忍饥挨饿,早已病入膏肓,气若游丝。由于他只能躺在地上,头枕一块砖头,又无力翻身,后脑勺、颈部便溃烂得都生出了蛆虫。"抚黎局"见他奄奄一息,再难榨出油水,才不得不放人。被抬回家中的王政和不到半年便去世了。王国兴的母亲因悲伤过度,几天后也病故了。
父丧母亡,家产殆尽,如此家恨被王国兴埋在心底,却又像一根尖刺一般,时时刺痛、提醒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