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简介 “狂人”严介和:要用2500亿在深圳造富人之城
“全球华人第一狂人”严介和又有新目标了,他要用未来十年,砸2500亿元,在深圳打造一个“特区中的特区”,一座全球富人之城。
10月10日,这位在2015胡润富豪榜上以910亿身家排名第六的江苏首富亲自来到位于珠三角东侧,西接惠州,东与汕尾市相连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在这次考察中,他抛出了2500亿的计划。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是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合作管理的地级市。与华南众多新崛起的新城类似,这个2011年批准设立的新区前身只是一个小渔村,在规划设立新区之后,政府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座集产业基地、旅游度假、生态农业等多种元素混合的新城。但实际上在2015年之前,由于体制、行政因素,深汕特别合作区并没有太多进展。
一贯高调的严介和与他的苏太华系此番入驻,引爆了这个新区。按照严介和的计划,他将把深汕合作区规划四大板块中的鲘门-小漠板块,打造成全球极具影响力的智慧城市。严介和表示他将邀请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香港五大城市的规划设计大家,以北欧著名的哈默比湖城和马尔默生态城为绿色标准,打造世界领先的“321模式”,即智慧商业(65%),绿色工业(25%)、休耕农业(10%)。
“没有一座立交桥,没有一个红绿灯,过河全部用河底隧道,保证它的自然景观原汁原味,我要用十年时间,把这里打造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深圳已经很美了,这里要比深圳更美。” 严介和说。
在中国商界,严介和以高调、口无遮拦的个人风格和四处造城的商业模式闻名。“500亿”的辽宁营口项目 ,“300亿”的葫芦岛项目 ,“117亿”的内蒙古包头项目以及“100亿”的云南昆明市五华区项目,这些项目没有一个不涉及巨额投资,但大多数投资协议后来被证实并没有真正落地,其中石家庄正定新区项目,甚至在仅“挖了两条不长的沟”后,就解除了合同。
距离这次投资深汕合作区最近的,是严介和在2011年参与投资的兰州新区项目。这位狂人当年号称要推平700座山头,投资220亿来建设新城,并称这座“兰州新城”将成为中国的拉斯维加斯。但最终,这个项目在一期完工之后,就因为环评久未通过等问题而停工,当时还有媒体报道,在项目停工后,不少工程建材商和承包商曾上门向这位富豪讨薪,称其拖欠金额上千万。
现年55岁的严介和生于江苏淮安,年少学习成绩优异,但喜欢打架,爱争强好胜。工作后,他仅当了几个月高中教师便下海经商,在淮安做了一些小生意之后,于1992年注册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这位富豪的人生第一桶金也在这一年出现。
当时,因为揽下建设南京绕城公路项目,严介和自称赚了800万元,这笔钱在当时算巨款,严介和与引江建筑一炮走红。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赚钱之外,因为当时这个项目无人肯接,引江建筑的完成质量较高,这个项目让严介和获得了政府部门的高度信任。他在江苏官场的人脉,以及与地方政府博弈的手腕,也从那时开始积累。
由这个项目开启的政商关系之门,为严介和带来了丰富工程项目资源,此后的引江集团又承建了沪宁高速公路,并参与建设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南京地铁等重点项目。1990年代后期,他又看中了当时不少国有企业承包改制的风口,开始大举承包收购国企。严介和将这段经历看做磨砺商业才能的历练,他称这些企业在自己接手后几乎全部扭亏为盈。
基建工程的成功与大举收购国企让严介和身价暴涨,他的野心变得更大。1995年,严介和注册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一年之后,这家公司完成“集团”更名登记;到2003年,他又注册成立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并盯上了城镇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大潮。他后来广为人知的BT模式和造城事迹,也自此走向成熟。
严介和的BT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先从地方政府那里承包项目,然后由企业垫资建设,之后再移交给政府,期间的花费则由地方政府在几年内按约分期付款。城镇化加速大势之下,凭着与政府博弈的手腕,太平洋建设在短短几年内就揽下了许多大单。
2004年,严介和首次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名列第66位,第二年,他就迅速升至第二位。据称截至2005年,他手中已握有高达2700亿的工程订单,相当于当时中国中部地区20个城市的GDP。
经济学家叶檀[微博]曾撰文评论过严介和的BT模式,她认为, 这一方式的关键是未来政府能否足额支付资金,如果新城建设非常成功、政府守信用,支付回购的模式就是花未来的钱为今天所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新城建设失败,那么所谓的新城就会成为一座座的鬼城。
严介和的BT生意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06年,因为承接基建工程的范围不断扩大,太平洋建设的资金链首次断裂。当时,太平洋及其附属公司欠银行3.28亿债务无法按期偿还。媒体报道称,截止当年9月20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5次查封了严介和的12处住宅,其中绝大多数已被重复冻结3次以上。
对于那次资金链断裂,严介和坦言是由于当时北方开工项目过多,太平洋在资金调配上出现了问题。不过这次危机并没有打垮严介和,反而促使其对经营风险有了重新的认识。太平洋建设最终还是偿还了银行债务,随后,严介和对企业进行改组,将其拆分为各个地方集团,他希望太平洋建设能在一年之内,完成由基建项目公司向投资管理型公司的转型,并表示今后将慎用银行贷款,规避风险。
据一位熟悉太平建设及严介和的人士分析,严介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实上与如今轻资产模式很像。作为总承包商,他们的角色更像一个项目平台,政府每年不同比例的回款,会被他们按不同比例给各项目施工队分期结算。这样操作,那些看似动辄上百亿的项目投资,其实并不需要企业自身投入太多资金。而据该人士透露,严介和早年在收购地方亏损国企时往往也会提出附加条件,即一揽子打包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之后,他在自己一手创建的不同企业中屡次卸任,又屡次创办新的业务形态,并最终将其全部业务,装进一个名为“苏太华系”的产业集群经济体中。这并不是一家集团公司,而是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苏太华系”下辖38个集团,其中不仅包括太平洋建设,苏商、粤商建设等基建集团,还包括华佗论箭、雅仁和教育、蓝黄红文化等咨询顾问及文化传媒平台。
“苏太华系”在2014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166位,其排名又在今年升至156位。按《财富》杂志公布数据显示,“苏太华系”的主要组成企业太平洋建设2014年营业收入为633.69亿美元(约合4616.96亿元人民币),利润为26.
68亿美元(约合169.12亿元人民币)。按6.35的汇率计算,营业收入大约是4024亿人民币,利润大约是169亿人民币。对比同类型的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央企,其收入均高于太平洋建设,但利润却低于太平洋。其饱受质疑的模式看起来依然行之有效。
此次投资深汕,严介和抛出了豪言,“十年2500亿投资”,如果仅从太平洋建设的营收数字来看,想完成这个项目并不容易。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包括辽宁营口等项目告吹的真实原因,是其短期投入资金有限不足以支撑开发。但严介和对此并不认同,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营口的项目完全是作秀”,并表示很多项目宣告破产的主要责任都在地方政府。
而关于资金投入,严介和曾在去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兰州项目资金有25%来自迪拜和塔塔尔的两支政府养老基金,自1990年代,这两支基金就主动要求与太平洋合作。尽管如此,资金问题依然可能是严介和的短板。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其模式看起来投入不大,但因为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滚动,严介和的公司事实上一直缺钱,甚至其在南京的公司总部所有办公车辆、高管配车也全都是租来的。
该人士同时称,太平洋建设早前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中很多都是因为严介和最初承诺的权益和薪金没有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常在河边走,严介和似乎从未“湿鞋”,公开资料很少有他在政商关系方面“负面”新闻,或因反腐受到牵连的消息。严介和自己讲,他并不怕反腐,太平洋建设所做的每一个项目都处于阳光之下。
白手起家,闯入富豪榜,成就世界500强企业,他和他引以为傲的模式还能走多远?而这片汕尾的小渔村,真的能变身他口中的“全球富人之城”吗? 0刘诗洋界面记者
“我愿意成为一种声音,对于那些失去声音的人。”——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