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强一代 新一代编外哨兵巡逻边疆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边民也随之内迁,边境一线传统的“前哨”和“耳目”在减少,云南蒙自军分区及时调整民兵编组——
要闻聚焦
高山密林中,一座座竹楼、土房散布千里边防,年轻的边民一边耕种放牧一边警惕地观察着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如今,这些被誉为“编外哨兵”的抵边民兵,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近两年来,红河州边境县撤乡并镇36个,边民内迁近万人,20余个一线民兵连退居二线……”去年初,一份来自边境县乡镇民兵整组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云南蒙自军分区司令员柴勇的担忧: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边境一线的民兵减少了,如何及时有效地获取边防信息,成了一道挠头的难题。
2014年4月,云南省河口县坝洒的一家矿产公司的老板找到军分区下属某团四连,告知界河附近有人非法采砂挖矿,不仅影响相邻区域的合法作业,还有越境作业之嫌。连队巡逻分队闻讯而动,驱车前往10公里外的现场制止了这起非法开采行动,防止了一起可能引发的边境矛盾。
无独有偶,事隔几天,金平县一家临边的石斛种植园向军分区报告了一起山林失火事件,军警及时出动,有效控制了火势的蔓延……两件事让军分区领导看到了动员的新潜力——新兴沿边企业。
在进一步的调研中他们发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边境地区资源开发和红河“综合保税区”建设。益源矿业、锦华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企业纷纷进驻红河,利用当地特色矿产资源和气候地质条件搞生产。这些企业的一线作业点散落在边境一线,且员工大多学历高、素质好,但由于是新入驻企业,人员点位高度分散,人武部没有将其纳入民兵编组范围。
要让潜力变实力。去年8月,军分区领导在红河州边防委会议上提出在沿边企业发展民兵信息员的建议,军地联合调整边防民兵编组,把居住、工作在禁采、禁耕区附近的企业职工和长期在边境一线承担货运任务的司机作为编兵的重点,组建了4个边防民兵连队,发展了百余名民兵信息员。为了确保边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横向互通,军分区人武部还协助编兵企业建立了军地互联的信息系统。
“发展沿边企业民兵信息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的双赢。”军分区政委刘明军介绍,相比于以前零散的边民“户哨”,企业民兵更具组织性,民兵的训练、经费有了更充分的保障。他们每两个月都会派专业人员走进企业,到点到位组织民兵开展军事训练、边防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并依靠企业完善民兵队伍建设,先后有10余家厂矿企业、种植养殖公司在内部设立了青年民兵之家,配置书刊及文体器材。
对于投入这么多时间、人力和财力,企业怎么看?一位编兵企业的经理对记者坦言:“企业竞争看产品,产品竞争看质量,说到底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从一个普通青年到现代企业职工,其中有段不小的距离,军事化训练帮我们缩短了时间差!”去年以来,边境民兵开展“我为企业创效益”活动,为编兵企业增产增收近十万元。
新一代编外哨兵在打击边境违法犯罪、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去年以来,他们共为一线官兵提供抢险救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千余条。今年元旦期间,益源矿业的民兵信息员李强向二连通报,有两名人员在某非法渡口附近“晃荡”,疑似为偷渡“踩点”,附近的巡逻分队搜寻、控制住了两人,经查,其中一人系网上通缉的“疆独”分子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