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进萍原配 欧进萍院士:期待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无论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现在都在为了争取各种资源.跑各种项目,忙得不亦乐乎."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直言,"

“无论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现在都在为了争取各种资源、跑各种项目,忙得不亦乐乎。”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不一定合理,而且还弄得大家很累。”

其实科研工作者都深有体会,申报项目、项目答辩、接受项目审查验收、申请各种奖励……这些事把大家都“套住”了。

“有些的确是必要的,但现在似乎太多了,弄得学术界很‘热闹’。今天你评我,明天我评你,甚至有的专家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评审会场上。”

学者之间的交流交往原本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但现在在争取项目、接受评审的过程中,一些人往往要预先通过各种渠道跟主管官员或相关专家说上话、做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复杂了,有的人甚至丧失了骨气和脊梁,整个学术界的风气也被‘污染’了。”这令欧进萍感到揪心。

“有时候对长者、对学者专家已经不是正常的尊重,而是带有目的的。不是对他们学问和品格的尊重,而是对其话语权、评审权、所操纵的资源的‘尊重’。”

为此,欧进萍认为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能不评就不评,能不立项就不立项。不是说完全不要,而是通过更好的机制来配置资源、推动人才和科技的发展。”因为在他看来,正常的学术交流,自然有学术界正常的评价。科学成就需要学术界和国际同行的认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真正支撑起产业发展来检验,急不得。

有人说,目前我国的行政权力过大,主导了科研资源分配,阻碍了科技创新,阻碍了科技发展。

“不能笼统地说政府权力太大了,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来实现权力的有效实施和利用。”欧进萍表示,政府的行政权力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干部任用、评价管理上,不是简单削减权力就解决问题了,而是要将政府原本想通过权力操作的事情,通过更合理的体制机制来实现。

“有时候资源不一定由政府某个部门来掌握和配置,只要把资源通过一定的合理渠道下放就行了。”

欧进萍曾向科技部建议,不一定方方面面的科研项目和计划都从国家层面来推动。比如,企业的自主创新就不一定通过国家立项来推动。

高技术企业必须要有持续的研发,要有研发投入和研发队伍。欧进萍认为,可以规定高技术企业将产值的1%~2%作为研发经费,投了,就减税;不投,就做税费收走。这样,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变被动为主动,既能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将政府权力有效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