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良复旦 【复旦校长杨玉良】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开学典礼讲“重话”
2014年9月12日,杨玉良在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以“知识、智慧与道”为主题致辞。这篇致辞被广泛转发,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由此还引发了舆论对其他高校开学典礼讲话的关注。
舆情重点
“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杨玉良在开学典礼致辞上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还建议学生“在复旦悟道”,呼吁大学不能沦为“职业培训所”。
在随后的网友转发和媒体评论中,正是这两段话被反复提及。正如《中国青年报》评论所说:“这番话说得很重,但切中当下中国大学病灶。”
早在2012年的开学典礼上,杨玉良的另一篇致辞就引起过社会反响。当年演讲的主题为“重温关于大学的常识”,强调每一位大学生不应该忽视的常识,即大学是什么,在大学里如何生存和生活。2013年,他在开学时希望新生追求思想自由,可毫无保留地质疑教授和校长。
不难发现,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致辞越来越尖锐,从诠释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到寄望学生追求思想自由,再到直接指出问题。这些年的致辞几乎都是在围绕“知识、智慧与道”,提醒同学们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价值观。近年来,大学教育功利、浮躁的风气屡遭诟病,我们从这些致辞中,也能感受到杨校长的这种担忧。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了这次致辞的舆论趋势。数据显示,从9月12日至25日,有关杨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的传统媒体报道达到2593篇,网民在微博上评论也达3521条,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舆论能量相当,体现了良好的引导和互动。
复旦校长杨玉良开学讲话媒体信息量走势图(单位:篇/条)
如上图所示,在讲话次日的9月13日,网友评论这次致辞的微博量直冲峰值,达到1228条,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转载也有小幅上升。13日和14日正值周末,传统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明显趋冷。但在新的一周开始后,传统媒体曲线明显有了积极反应,传播范围更广,受这些报道和媒体官微转发的影响,微博上再次掀起了一次转发评论的小高潮,16日达到了次峰值728次。
此后,微博转发量稳步下滑,传统媒体继续靠转载、盘点其他高校开学典礼致辞等方式进入“保温”状态,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在经历着舆论沉淀的过程。22日开始,多家媒体从盘点、解读高校开学典礼致辞角度发表评论,舆论维度有所升华。
从百度指数“杨玉良”词条的舆情趋势看,杨校长本人的关注度,也在这次致辞后有了明显波动,其走势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到的致辞舆论趋势相似。
相关舆情热点回顾
今年杨校长的一番“重话”,不仅使复旦大学的开学典礼致辞有了更多听众,还让其他高校的致辞更受关注。有媒体将这些致辞总结分类,如《齐鲁晚报》把开学典礼致辞分为“晒家底、接地气、提忠告”三种,有的致辞具有多重风格。
《齐鲁晚报》称,“晒家底”是百年名校的保留节目,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向新生介绍道“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则列举了一组数字,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培养出的人才和大师。
“接地气”的有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和东南大学校长易红。侯光明紧扣热点,毫不避讳明星校友涉毒现象,作为反例给新生敲响警钟。易红聊起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提忠告”是主流,能直接回应新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几乎每位校长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及。除复旦大学校长外,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建议学生开阔视野,关注一些看似与自己无关、无用的东西,由此建立起理想和情怀。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要求学生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
媒体评论摘要
经过连年扩招,中国大学录取率已达75%左右,大量学生涌入大学校园固然带来了全民素质提升、就业压力延缓乃至提振国内经济需求等诸多好处,但管理粗放、流水线作业和功利色彩浓厚等弊端也日渐显现。教学以就业、实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导向,学生从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便开始忙于考证、打工、实习,为找份好工作做准备。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入世”,却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相去甚远。 ——《中国青年报》
每年的开学典礼无论对本科、硕士或者是博士生同学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的来袭,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致辞也越来越潮,当下热门电影中的流行词汇出现在了校长们的开学讲话中,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自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但校长们更多的仍是在表达给予学生的寄语与希望。 ——央广网
“接地气”是一种社会进步。校长讲话可以“生活化”,但不能“低幼化”。“我们的确要尽量去找共同话语,但也不是哄小孩子。大学校长还是要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观点、深邃的思想去影响学生”。 ——《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