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爱莲代表作 舞蹈大师戴爱莲、贾作光铜像为舞蹈名校添彩(图)

2018-0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舞蹈学院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练,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艺术院校.五十年的历史中,学院的迅速成长是与那些老一辈舞蹈艺术家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分不

北京舞蹈学院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练,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艺术院校。五十年的历史中,学院的迅速成长是与那些老一辈舞蹈艺术家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其中,我们尤其应感谢两位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和贾作光先生。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这肺腑之言或可作为对其舞蹈生涯的一种诠释。作为在西方学习芭蕾和现代舞的舞蹈家,戴爱莲却在抗战期间毅然回到祖国。

她常说:“芭蕾是我的工作,民族舞蹈是我的挚爱……”,这爱促使她在创作中不懈地追求中国舞蹈的神韵。与此同时以其精当的鉴赏力,将西方舞蹈的精华介绍到中国。她以其自身的优长和毕生的实践成为名副其实的沟通中、西舞蹈文化的使者。

提起贾作光,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那奔腾的骏马和凌空的鸿雁。这不仅是其作品——《牧马》、《鸿雁》中的舞蹈形象,那似乎就是他本人跃动着的舞魂的化身。或许正因为他所塑造的舞蹈形象,许多人至今误认为他是蒙古族。其实他是满族,却在内蒙古草原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

他自称“呼德沁夫”(草原之子),牧民们称他为“玛奈(我们的)贾作光”,他被誉为蒙古族艺术舞蹈的奠基人。贾作光的代表作虽大都是蒙古族舞蹈,但是他的实践经验对于发展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普遍意义。他为中国新舞蹈艺术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使其无愧跻身于先驱者的行列。

这两位伟大的舞蹈家都与北京舞蹈学院有着深深的渊源。戴先生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前身——北京舞蹈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贾先生也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两位先生为学院的建设和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并因此获得了艺术界最高成就奖,被文化部授予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为了颂扬他们高洁的艺术品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学院为他们塑了半身铜像,并将于校庆期间在北京舞蹈学院院内分别举行两位舞蹈艺术家的铜像揭幕仪式,以感谢两位前辈为北京舞蹈学院以及我国舞蹈事业的成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们的铜像将为北京舞蹈学院这所舞蹈名校增添无比的光彩,将激励着在“舞蹈家摇篮”里成长的新一代的舞蹈艺术工作者!

戴爱莲、贾作光简历

戴爱莲(女,1916)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辈华裔,侨居海外多年。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Anton Dolin)、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在当时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对立的状态下,戴爱莲已经有了博采众长,发挥创造的开放意识,这对她以后的艺术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戴爱莲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毅然回国,先后在香港和内地进行义演,主要舞目有:《思乡曲》、《卖》、《拾穗女》、《游击队员的故事》……等,表现出舞者对于苦难人民的同情和祖国命运的关注。在此期间,她以极高的热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大师张大千、叶浅予等交往颇深,从中受益匪浅。

在她40年代的作品中,自编自演的独舞——《瑶人鼓舞》、《哑子背疯》等颇具影响。前者是她到瑶族聚居的山区采风后加工而成;后者是提炼戏曲片段(一人扮演两人的“老背少”)。它们与戴爱莲同一时期创作的《巴安弦子》(藏族)、《嘉戎酒会》(苗族)、《青春舞曲》(维族)……等舞蹈组成了色彩绚丽的“边疆舞蹈晚会”在重庆演出,风蘼了大后方。

她是将散见于民众中自然传衍的舞蹈加工为舞台艺术品的始作俑者,对于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戴爱莲的艺术生涯进入了辉煌期。她是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全国舞协主席;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现任中央芭蕾舞团顾问。

代表作品:

《荷花舞》(女子群舞,作曲:刘炽,首演者:徐杰领衔)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舞蹈取材于流传在陇东、陕北的民间舞“荷花灯”。曾有刘炽等艺术家对其进行过加工,1953年,戴爱莲以高超的编舞技法进行了再创造,以比兴的手法,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以“盛开的荷花”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舞蹈形象鲜明、动作流畅、结构凝炼,于简洁中见功力。

另一部传世之作是女子双人舞《飞天》(Flying Apsaras)(创作于1954年,作曲:刘行,首演者:徐杰、资华筠)。它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成功地运用了戏曲中的“长绸舞”,把它加工为独立的纯舞蹈艺术。舞蹈追求的不是敦煌壁画的描摹再现,而是以绸带飞扬瞬间的舞姿造型和流畅、滑翔、腾跃的步伐……表现翱翔天宇的一种意境——寄予人类的希冀与向往。

《荷花舞》与《飞天》先后于1953、1955年参加在柏林与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下简称“世青节”)国际舞蹈比赛并获奖;1994年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至今久演不衰。

贾作光1923年出生于沈阳郊区农民之家,15岁时考入了“满州映画协会”(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的少年舞蹈班。得到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Baku Ishii)的亲授,除接受严格的芭蕾、现代舞的形体训练,还学习西洋古典音乐、绘画、文学……先天的秉赋和超人的刻苦,使他很快崭露头角。

为了躲避日本军队的“抓兵”,他辗转逃离故土到达北平(今北京),于1942年举办个人作品展示会,演出了:《故乡》、《国魂》、《少年旗手》、《魔》……等,以充溢着正义感、民族情的舞蹈,唤起“不愿作奴隶的人们”。

贾作光舞蹈生涯的重大转折,是40年代后期,在吴晓邦的引导下,到达了内蒙古新解放区。广袤草原发生的旷世之变,激发起年轻人的无比热情——穿起蒙古大袍,骑上骏马投入草原的怀抱。他与蒙古族阿妈谈家常;与青年人一起驯马、挤奶、割草;节日里,他参加骑射、摔跤,宴席上他一同饮酒、歌唱……他尤其喜欢牧民们的舞蹈:“多么壮美,多么丰富,我简直惊呆了,我渴望用舞蹈与他们对话……”。

于是,他象一个“淘金者”悉心挖掘、采集遍布于草原植根于人民的舞蹈,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绚丽的民族色彩和精深的舞蹈技艺。那形象鲜明的舞蹈深得牧民们的喜爱——觉得那就是他们“祖传”下来的。

代表作:

40年代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人形象。

50年代的作品《鄂尔多斯舞》(群舞,作曲:明太,首演者:斯琴塔日哈、梁惠敏等),首次将这个鲜为人知的高原民族,以优美的风姿树立于国际舞台,一举在第5届“世青节”夺得金奖。

80年代创作的《海浪》(男子独舞,作曲:杨智华。首演者:刘文刚),以高度凝炼、形象鲜明的舞蹈语言和凡超的技艺将“海燕”与“海浪”的形象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搏击风浪的无畏气概。

以上3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贾作光先生历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文化部艺术局专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副团长,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前任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联合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