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的父亲 立志传承中国豫剧刘派艺术的戏校学子王永志

2017-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注王永志是在2007年7月,和王永志认识也有一年了,最近看到他的成长,真的非常开心.激动!!    2007年7月20日,著名越调大师申凤

关注王永志是在2007年7月,和王永志认识也有一年了,最近看到他的成长,真的非常开心、激动!!

    2007年7月20日,著名越调大师申凤梅仙逝12周年,来自全国12省份的戏迷前往祭奠。由于我没有多少钱,连路费都成问题,故没去成,只能遥遥为申老祈祷……

    王永志与我的情况类似,父母不给钱,但他却绝食一周,来恳求父母同意,后又借爷爷钱去了周口……

    是啊,不疯不成魔。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正是有这一股劲儿,正是有强烈的梦想,使得机会偏向了勇敢的人、有准备的人。

    祝福王永志,祝福戏曲。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戏曲,其传承大业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戏曲需要青少年来了解、来熟悉、来喜欢、来学习、来传承!在河南省艺术文化学校郑州教育基地戏曲班,就有一个阳光英俊的大男孩王永志,他对戏曲是那么地迷恋、那么地执着!

1990年12月,王永志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的一户农家。也许是上天给的戏曲基因,他自幼酷爱戏曲表演。然而,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普天下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因此小永志想弃学从戏的念头一直被家人打着、压着,但他总在寻找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7年暑假,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偷偷向爷爷要了200元钱跑到河南周口拜祭心中的戏神——河南越调大师申凤梅。天真无邪的少年找到河南省越调剧团的申小梅和徐爱峰,提出了想跟她们学唱越调和上戏校的愿望。

两位老师被其精神所感动,在越调唱腔上给了他不少指导。后经申小梅老师的介绍,他进入了河南省文化艺术学校郑州教育基地接受正规的戏曲教育。

刚进艺校,他没有嗓子,冲着对戏曲的热爱,每天坚持起早睡晚地跑到校园的草坪上喊嗓子。到第二学期,嗓子硬是被喊了出来。唱腔教师陈新杰见他很是勤奋努力,就对这朵戏曲蓓蕾精心加以培育。根据他的嗓音条件,孔维民校长安排老师为他排演了豫东红脸王刘忠河老师的《打金枝》中的"金殿"一折戏和《辕门斩子》中的"二进帐"一折戏等。

这些实践锻炼为王永志带来了荣誉和发展的空间:他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台赛上获得了擂主的称号;他在郑州电视台文体频道的戏曲栏目中多次登台演出,受到欢迎;他经河南省歌舞剧院著名演员白军选推荐,终于能够拜在刘忠河老师的门下深造。

2010年1月3日上午11时,"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刘忠河收徒、王永志拜师"仪式在郑州的英协剧院举行。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艺术学校郑州教学基地校长王希玲、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青年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小梅、越调之星徐爱峰等我省知名演员、艺校园丁和河南电台戏曲广播、郑州市电视台文体频道、郑州电台文娱广播、中国越调网、魅力中国杂志社等新闻媒体的朋友一同出席并见证了这个仪式。

中国豫剧刘派艺术创始人刘忠河,系国家一级演员,有"豫剧马连良"的美誉。他13岁从艺,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1960年在商丘市豫剧团做主演,现为商丘市豫剧团名誉团长。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等。

他的艺术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演唱真假声相结合,以情带声,刚劲有力,古朴自然。拜师仪式上,王永志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首之拜师大礼;刘忠河赐王永志艺名"小志河",并把戴了几十年的"王冠"赠给了弟子。王永志演唱了《打金枝》中的名段,刘忠河也表演了《十五贯》中的名段,师徒的演唱均博得了来宾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在王永志拜师后,河南电台戏曲广播与郑州电台文娱广播还先后邀请他走进了直播间,一时间王永志的名字随着电波传入到了千家万户。春节过后,即将艺校毕业的王永志准备跟随恩师刘忠河到商丘市豫剧团学习刘派艺术,我衷心祝愿王永志立下志向、勇攀高峰,把刘派艺术给传承下去,为中国豫剧事业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