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设计师 赵倩:国际之门终会对中国设计师打开
赵倩一直在做“时装交流”的工作,将国外的品牌和设计师带到中国,将中国品牌和中国设计师带出国门。但赵倩不大喜欢把她的工作形容为“交流”,在她看来,交流过于片面,她更喜欢脚踏实地地做事,切实地“做点什么”。
自2000年从法国归来至今,赵倩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时尚的发展。在她的大力促成下,设计师谢锋、马可、王陈彩霞、劳伦斯·许等都登上了巴黎时装周或巴黎高级定制周的T台,中国设计找到了通向国际的路径,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目前,赵倩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中国,协助举办了多个地方的时装周,成立了中国的高级定制专业委员会,也在大力推广“中国定制”的概念。她始终认为,定制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止是服装,而是浸透在所有的产品中,“有创意、有品质、个性化的产品大家都会喜欢”,至于以后的主场在哪里?赵倩笑言:有定制客人的地方就是主场!
赵倩:我喜欢时尚,但最开始并不在时尚行业,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机会知道巴黎时尚管理学院在招生,我就到巴黎参加了考试,没想到拿到了奖学金,而且是唯一一个免学费的,于是就到巴黎去了。那时功课很好、有独特见解、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也有前瞻性,其中一个老师是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前主席戈巴赫,他也是个很有前瞻性的人,他想发展中国,让我到高级时装公会去工作,然后2000年起,我就开始跨国和跨界了。
赵倩:第一步想把国外的好品牌/理念带到中国。我的理想是很实体的,中国是很大的市场,而且当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对美也很向往,这是个很好的时机。只是我当时所做了越线了,有了更深入的合作,不止是将思想带到国内、不止是介绍,而是做了很多事情在实际地推动和参与了中国时尚发展的进程。
赵倩等人发起的"CCDC中国时装设计创意邀请赛"
赵倩:我一直在避免用“交流”两字,其实在中国开展高级时装公会的工作中基本没有遇到困难,我我相信“做事找对的人”,也很幸运与当时一批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合作,没有太多的顾虑;可能我的到来打破了正在建立的一些传统的东西,但带来了更新、更多元化的关系。
真正的困难是2006年将吉芬谢锋带到巴黎时装周做秀时,来自法国的阻力,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单独的中国设计师到法国时装周进行发布。法国是个会考虑很多的民族,在新生事物之前会有很多的探讨和顾虑,不过最后终于说服了法国,这其中戈巴赫主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从别一个角度去看,认为这扇门始终会对中国打开。事实也是如此。
赵倩:目前很多事情都在团队在做,我会给他们建议和方向。现在中国的设计师很多,增长数量也快,他们有愿望有想法,水平和10年轻有有很大的差别,有才的设计师在源源不断地涌现,这是个“存在被颠覆”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分工÷更多的精力才能追得上发展的步伐。
赵倩:现在和十年前是完全不同的大环境,消费者是完全不同的人。消费者出生的年代、认知都变化了,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了。而在这十多年间,中国时尚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中国迎来了设计师的黄金时代,设计师受到重视、创意受到了重视。
赵倩:时装周越来越多,它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众多时装周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以前都讲“美女经济”,现在很多地方则是靠“时尚经济”,中国的市场很大、经济量也庞大,时尚已经成为了刺激经济的点,这是历史的产物。
赵倩:初心是一种精神,它的载体可以是很多东西。这种精神是能量,不随物质的消亡而消亡,让你永葆热情、创意、与人为善、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