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职业规划骗局 职业规划专家破解招聘十大骗局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例如不靠谱的虚假招聘,将招聘岗位进行"美化",将推销员变成"市场部经理",将保险业务员称为"保险经理",等等,上当受骗的职场新人数不数胜。
从"校园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向阳生涯职业规划专家团队对求职中常见的十大骗局进行了专题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务必提高警惕。
(一)只"试用"不聘用
求职者口述:应聘了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XX,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给到我的工作多到不行,不得不天天加班,心想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刚开始都是苦的,就咬牙坚持了。没想到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竟然表示"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心里憋屈到不行。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用人单位对新招聘的人员会设置试用期,期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二)"储备经理"变"卖保险"
求职者口述:在网上我投了一家不知名金融公司的"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兴冲冲地去面试了两次,被录取了。心想就业形势不好,试用期2500转正3500的待遇还行,就签合同了。经过两周的培训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把我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的,如果业务做得不好是无法转正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太气人了!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一些招聘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以储备经理、总裁助理、管理人员等高职位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求职者拉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职业规划专家提醒。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在面试的过程中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的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三)不交培训费,工资为零
求职者口述: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发现表面看来还算正规,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觉得我不错就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我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当时就懵了……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人员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薪酬模糊 损失惨重
求职者口述:面试了一家公司,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当时以为是到手3000也没细问,就糊涂签合同了。说是朝九晚五,但由于工作繁重,实际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到了发工资那天,竟然发现自己仅仅拿到XX元。带着不解去找人事,反馈信息是"扣了税、服装费、培训费……"一怒之下,当天我就不干了。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工资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常见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的区别。有的用人企业尽管开的工资很高,可是求职者最后实际拿到的工资与预期的数额完全对不上,问下来才知原来公司从中代扣了各种有关费用。职业规划专家提醒,在正式签用工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谈清楚,并在劳动合同中清晰注明。一旦发现企业不履行其工资、保险与福利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及时解决,以免更大的损失。
(五)"皮包公司"
求职者口述:那天,我收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通知我去面试"业务经理",待遇非常优厚,是同类岗位市场价位的三倍。上网查了一下,却发现招聘简章上学历要求竟然中专就ok,网上还查到各种求职者的吐槽,说入职后根本不签劳动合同,"业务经理"都要上街发传单……幸好自己没浪费时间去面试。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通常这类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且存在各种不规范用工。向阳生涯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提醒毕业生,若接到自己并未曾投过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进行查询,核实该公司的情况,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六)以名企招工为幌子
求职者口述:因为求职心切,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家职介机构可推荐求职者进入500强企业就心动了。咨询下来对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费用,才能安排推荐。为了能进500强,就头脑一热在网上付款了。谁知道我付了款后,长达1个多月,对方却迟迟不给我介绍工作。一次次催促,对方就一个答复:等联系好了会通知你。傻傻被人骗了……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谁都想进名企,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见到"包你进500强"的广告就信以为真了,最后不仅入职500强的心愿落空,付出的"报名费"、"咨询费"、"服务费"、"资料费"等种种费用也统统要不回来了,彻底"钱职两空"。职业规划专家提醒,"黑中介"千万不可信,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有真才实学的求职者才是500强企业欢迎的。
(七)月薪8k缩水变3k
求职者口述: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招聘广告,月薪8k招"it经理",想着自己专业对口就去面试了。像模像样地面试了2论,最后才知道什么月薪8k哪,试用期就3k,还是税前工资,到手就2500,转正后通过各种考核再加上绩效奖金才有可能达到8k。抱着"以学习为主"的想法就先签了试用期合同,但才2个月,对方就以"我没有发展潜力"把我给开除了。实在太憋屈了!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有些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打出对大学毕业生非常有诱惑的薪资,而且不设入职门槛,面试程序也非常简单。等签合同的时候才告知试用期内只有2千左右月薪,待这些职场新人在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企业不是在试用期内找个理由开除,就是试用期满解聘,让大学毕业生有苦说不出。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薪诱惑。
(八)不签劳动合同
求职者口述:毕业一个月前,我与一家私企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毕业后,那家单位一直没有和我签《劳动合同》,因为对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不了解,就没当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个月后,公司突然把我裁员了,最后我什么赔偿都没得到。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学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九)忽略合同条款"被交"违约金
求职者口述:我与一家公司签合同的时候还未毕业,但公司要求我先进入实习期。在2个月的实习期,我只拿到1500元"实习工资"。实习结束后,我以为工作已经敲定就打算回学校修完剩下的课程,9月再回到公司正式上班。但我向公司请假时,公司却以合同中"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的条款为由,认定我违约,最后我不得不交了高达XX元的违约金。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很多用人单位都提出了一些明显的不合理条款,如违约金、服务期等。对于毕业生来讲,虽然知道这些附加条款是显失公平的,但也不敢明确表示异议。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十)"招而不聘"陷阱
求职者口述:我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但问询下来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打算招人。有些只是小企业借机来做宣传,还有一些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
学生在求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对企业的情况、招聘职位有全面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去相关服务中心咨询,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费时费力,无功而返。
职业规划专家提醒:就业有风险,求职须谨慎
面对形形色色招聘陷阱,向阳生涯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闫岭提醒毕业生求职者,求职心切可以理解,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求职过程中理性且慎重。在签定劳动合同前要明确了解企业用人制度和岗位职责,遇到个人权益被侵犯时要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祝每一位应届毕业生早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