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中国孤儿 解读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中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个民族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进一步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在这方面,法国作家伏尔泰的戏剧作品《中国孤儿》提供了典型范例:其渊源作品是中国元代戏剧家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伏尔泰根据其法译本创作了该剧,并于1755年在巴黎首次公演,一时轰动法国和欧洲.
无独有偶,两个多世纪后,《中国孤儿》在中国的首演(1990年于天津)又一次获得巨大成功,并掀起了一阵"孤儿"批评热.二十世纪以来,许多中外学者曾先后对《中国孤儿》进行各种研究探讨,看法各异.
尤其是在有关两剧的渊源关系和伏尔泰创作该剧的哲学意图等方面,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断言两剧毫无共同之处,《中国孤儿》是一出地地道道的法国启蒙戏剧;也有人认为伏尔泰的改编沿袭和发展了原剧,是名副其实的"五幕孔子道德戏".
对此,作者均不敢苟同:勿庸置疑,《中国孤儿》是取材于《赵氏孤儿》,伏尔泰也确实汲取了原剧的一些儒家思想;但就创作意图及演出效果而言,该剧仍是作者诸如"理性、文明、宽容"等启蒙思想的体现.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回顾伏尔泰创作《中国孤儿》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其借鉴《赵氏孤儿》的可能性;分析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对孔子学说从陌生到接受,再加以利用的过程;结合作者的古典主义审美标准,总结作者根据自己的哲学意图和美学原则改编原剧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侧重于文本分析.伏尔泰的改编从剧情结构到艺术形式都作了全新安排,其中尤以人物变化最为突出.
作者试图将两剧人物置于符号学体系进行解析,借助菲利普·阿蒙的人物符号学理论和格雷玛斯的行为者模式,对两剧的人物符号类属、行为者层、行为模态以及人物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进行分析比较.
当然,异同比较不是目的,该文意在透过异同现象来探讨其本质的哲学意图所在.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孤儿》在中国的首演.结合采访导演和演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综合观众的评价,总结两剧同台演出的效果,再次印证前文所推断的创作动机.
基于以上的分析比较,该文在结论部分进一步点明了伏尔泰的启蒙思想和孔子学说的主要契合点,即儒家伦理道德注重理性并与政治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正是伏尔泰从儒家学说中汲取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也正是其用于论战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