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任继愈《老子绎读》有感

2017-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到应有的地位,是老子的贡献.如果把“无”的作用无限夸大,超过极限会走向荒谬.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

“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到应有的地位,是老子的贡献。如果把“无”的作用无限夸大,超过极限会走向荒谬。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墙壁中间的空虚部分,房屋的实用价值在于它的空间部分。如果把墙壁、梁柱、砖、木看成无足轻重,毫无使用价值,这所屋子就建不成,成了无墙无柱的一片开阔地,房子也就不存在了……”。

  《老子绎读》本书第23页,十一章。

  老子把“有”和“无”的关系,割裂、对立起来,只看到房屋用于住人的地方是空虚的部分;器皿用于盛水的地方是器物空虚的部分;车轮转动的部位是车轮中间的空洞(毂)。认为对一切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这里,老子忘记了,如果没有车子的辐和毂、没有陶土、没有房子的砖瓦墙壁这些具体的“有”的支持,那些空虚的部分又从哪里来?又怎能发挥车、器、房子的功用?老子指出“无”的作用,是他的贡献,老子说“有无相生”,没有“有”也就没有“无”。这一章,把“无”过分夸大,把“有”看得无足轻重,因而是片面的。这一点,后来的王安石等哲学家已经指出过。“有”与“无”对立的统一,才是正确的辩证观。

三十辐,共一毂,     三十条辐集中到一个毂,     

当其无,             有了毂中间的空洞,

有车之用。          才有了车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        抟击陶泥作器皿,

当其无,            有了器皿中间的空处,

有器之用。          才有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      开凿门窗造房屋,

当其无,            有门窗四壁的空间,

有室之用。           才有房屋的作用。

    故                   所以

有之以为利,         “有”所给人的便利,

无之以为用。           完全靠“无”的作用。

    我不是专业人员,没有深厚的古文根基,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凭直觉把“当其无”的“无”字理解为任继愈老师说的那个哲学概念的“无”字,把“当”字理解为连接的意思。我的读书笔记如下:

我的读老子《道德经》笔记——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在这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来解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历来学者们都把它解释得云里雾里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他说用三十辐(“有”实物材料)插入毂中经过一番加工后,就成为车子(“无”车子本来是无,是没有的。)的,是经过加工之后才有的。有了车子就有了“有车之用”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陶土(“有”是实物材料)揉合做成了器皿(“无”)。有了器皿,就有器之用了。

  再来看第三个例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用房屋来作比的。

  说什么房屋内是空的,可以住人。器皿内是空的可以放物。车箱是空的可以放物。我认为空,只是描述物的形象。(此无非彼无)

  我就是这么理解地。我认为老子是在告诉我们,要去学习、研究、发现新的事物。利用“有”去创造“无”。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类不能只是盯着现有的那点石油资源,或其它那才发现的资源去你争我夺。个人也不可只看着别人的那点“财产”而眼红。我们应该去发现、去创造!

  

作为一个只读了六年书的自学者的我,非常满意自己对老庄哲学的认识能达到此般的认识!虽然没有古文学的基础,但是,我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全篇。我会不断地努力去学习古文知识,学会考据,学会咬文嚼字。我会努力再努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