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的女儿刘畅资料及照片
刘永好先生,生于1951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四川首富。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全国***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全国***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联合会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
刘永好委员气色好,情绪高,见到记者先微笑,遇到发问必作答。
“现在要解决‘三农’问题,我看还要先搞好‘两农’。”农民出身的刘永好,三句不离本行,事事先说农业。
“这倒是个新观点,您说的‘两农’究竟是指的什么?”
“‘两农’就是农企和农社,农企是农业企业,农社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用这‘两农’来解‘三农’,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创新吧!”
“三农”问题本是难题,正是因为难才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年年为“三农”而发。现在,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有25个省份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越各省的GDP增速,有29个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但是,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
“我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发现一个现象,农村经济搞得好的地方,都有着发达的农业企业和健全的农业合作社制度。我觉得这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刘永好委员说。
先说农企。按刘永好的说法,是要让农民把生计逐步做大变成农场,农民一旦成为农场主,身份就从农户变成了企业家。农民搞农企的转变过程,也是农民收入提高的过程,最终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农村生产力获得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受尊重的过程。因为农业企业受到的尊重肯定比单个农民多,获得的收益和投入产出也大。
再看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于2007年起施行,这种新型合作社和以前的合作社不同,是农民群众自愿按专业划分,在国家支持下的市场化合作,是产供销及科研、市场的连接。好处有两点,第一是农民自愿,第二是农民主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必须有农民占80%的股份,农业企业等只能占20%,这就解决了公私农户间一些利益不确定的问题。农业合作又能获得政府支持,支持单个农民很难,但是支持合作社很容易。就算贷款也是群体贷款,能够获得保证,风险相对更小。
“中国农业需要进一步从小规模向大规模、从单一生产到产业链生产转型,形成有组织、技术、金融、市场服务的发展方式。我们新希望集团愿意充当这样的‘试验田’,我本人也愿意充当这样的‘服务员’。”
刘永好的话发自肺腑、情真意切,令听者振奋,令闻者动容。
全国***委员、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虽然“新36条”意见颁布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碰见“玻璃门”,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反映比较多的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资源垄断问题上,应一视同仁,不管是国企、央企、民企、还是村企,都是一样的,不单是停留在说法上,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此外,行业“准入”的问题,现在的很多领域,非公企业仍无法进入。
作为长期关注非公经济话题的全国***委员,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新36条”意见早已颁布,但还缺乏实施细则。他建议,在金融方面,应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拿出资金支持三农企业、小微企业和中小型民企,并给予银行一定税率优惠。
“非公群体很大,所占资源比重相对很小”
新京报:你长年关注非公经济方面政策,今年又提交了“关于落实非公36条支持民企发展的提案”,多年来,你觉得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已经进行到哪一阶段?发展大环境在多年的呼声中有无根本性的变化?
刘永好:我做了20年的***委员,每年都在谈非公经济,随着“36条”和“新36条”的颁布,非公经济到了一个新的格局,目前非公经济已经占了中国经济的一半甚至更多,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新增就业90%以上是非公经济提供的,它的地位、作用已经是毋庸置疑了。
今天的大环境,国际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中国面临着转型,可能经济增幅要不断回落。在新的经济格局下,我觉得,非公还要继续改革,继续地鼓励、支持和推动。
新京报:准备今年有关“新36条”提案时,你在调研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刘永好:虽然“新36条”意见颁布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碰见“玻璃门”,“新36条”的方向是对的,但缺少实施细则。反映比较多的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资源垄断问题上,应一视同仁,不管是国企、央企、民企、还是村企,都是一样的,不单是停留在说法上,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
目前很明显的是,我国非公群体很大,但所占资源比重相对很小。我国金融资源、矿产资源、电讯类资源现在还是高度垄断。由于高度垄断,老百姓有很多意见,如果放得更开,服务也会更到位,价格也会更便宜。
此外,行业“准入”的问题,现在的很多领域,非公企业无法进入。
强制性保障三农小微企业资金扶持
新京报:目前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新36条”的实施细则,上半年出台,你对这个细则有什么期望和建议?
刘永好:我希望这个细则能够具体一些、明确一些。我的建议是,对金融,中央实行“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比如要求商业银行拿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资金,转向扶持三农企业、小微企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并对相应的银行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和营业税率,让银行得到优惠,减小风险。
此外,我提议发起农业债,农业债不同于工业债,它的诉求要求或标准有所不同,体现一个倾斜。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新36条”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基础产业领域。如果一些垄断行业对民营资本放开,作为民营企业家,你最想进入的是哪个领域?为什么?
刘永好:如果真是放开了,那我还是要进入农业领域,因为我对这个领域最熟悉,我国农业领域限制很少,国企所占比例并不大。
新京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公经济取得的发展和政策面有着怎样的关联?近几年的政策环境是紧了还是松了?应该如何改进?
刘永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经济的今天,反过来,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国家政策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
有人说现在比以前政策环境更宽松了,对于非公经济的地位,国家不断地明确、不断地肯定。但也有人说这几年的政策环境是紧了,国企、央企力量很大,“国进民退”的声音这两年也比较多。你提的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达。我所在的农业行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农业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
整体来看,政策层面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趋于宽松。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仍然是国企垄断。我觉得有些需要改进,如房地产领域,完全可以充分竞争,但在一些领域,如国家军事工业等,国企所占比例相对多一些还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