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斋经验 名医张简斋被特许可以抽大烟 南京“四大名医”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1950年5月,有"金陵医派奠基人"之称的一代名医张简斋在香港辞世,享年70岁.张简斋的灵堂设在九龙皇后大道上的门诊部厅堂内,噩耗传开,

  1950年5月,有“金陵医派奠基人”之称的一代名医张简斋在香港辞世,享年70岁。张简斋的灵堂设在九龙皇后大道上的门诊部厅堂内,噩耗传开,引起震动,来吊唁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台湾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于右任、张群、陈诚、何应钦等许多国民党政要都发来唁电或送来挽幛。出殡之日,素车白马、万人送别,盛况为香港多年罕见……

  张简斋,南京市人,祖籍安徽桐城,1880年冬生于南京城南聚宝门(后改中华门)鞍辔坊。张简斋的父亲名叫张厚之,是一位中医,平时就在家坐堂,在杏林高手颇多的南京,他没什么名气,收入也很一般。难得的是,张厚之坚持教育三个儿子为人立身之道,将桐城古文派的精华早早传给孩子们。

  三兄弟中,张简斋排行第二,幼时,他因患足疾,导致右脚微跛。他学习刻苦勤奋。研读大量经史,打下厚实的文史基础。后来,他随父亲学医,研读中医的《伤寒论》、《神农百草经》等许多经典著作,因能融会贯通,又博闻强记,不过几年,张简斋就帮助父亲诊病,他搭脉极准,医术日渐精进,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战瘟疫一举成名

  1925年的春夏之交,南京地区瘟疫流行,天天死人上百,几家寿材店(棺材店)的生意好得出奇。鼓楼医院的几位知名西医,也热心诊疗,但面对疫情竟没有良策。主政南京的军阀孙传芳也慌了手脚,连忙召集省长、督军等大员开会,商量对策。

  当时,南京的几位名中医均采用清凉方剂,但都未奏效,疫情日见严峻。张简斋自告奋勇,出来诊病,他到三山街的一家中医堂坐诊,并另辟蹊径地以他配制的小柴胡汤剂给患者治疗,小柴胡辛温宣发,使很多患者恢复健康。绅商界人士都啧啧称奇,遂集资紧急采购小柴胡等草药几十石,交给张简斋监制。

  “泰和生号”等十家中药店日夜加班,配制汤剂,经月余奋战,瘟疫得以控制。从此,张简斋一举成名,蜚声医坛,被尊为“南京二张”之一(另一位是名中医张栋梁),后又被尊为“南张北施”(另一位是北京的施今墨)。张家家境日渐富裕。

  张简斋的夫人陈氏为城南绒庄街人,家里开绒花店。陈氏贤淑仁慈,堪称贤内助。

  抵制“废除旧医案”

  1927年,国民政府正式定都南京。南京日渐繁荣,人口剧增,但令很多人料想不到的是,传统中医竟突然受到排斥,进而酿成一场风波。1929年,一些西医人士提出“废除旧医案”,获得有关官员支持。“废除旧医案”立刻激起全国中医界反对,南京、上海等地中医界代表组成全国中医联合会代表团,来到南京向政府请愿,并在张简斋的寓所集会。

  平日温和谦让的张简斋也表现出非凡的斗争勇气,他多方奔走,向主张维护中医的政要权贵,如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于右任、张继、焦易堂等陈情,寻求支持。最终,这场论证,中医获得了胜利。

  各种事务再忙,张简斋仍操持医务,留心民间伤患疾苦。每当外出施诊,他总是叮嘱助手,凡贫苦老弱病人登门求诊,务必接诊,尽量不收或少收诊疗费。当然,如果有富翁巨贾求诊,他是不会优惠的。

  林森手书“当代医宗”

  1933年4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因病请张简斋诊治,派专车接他去如意里五号主席官邸。张简斋搭脉后,开出了方剂,两剂后,林森就痊愈了。林森遂手书“当代医宗”四字,并制匾相赠。此后,张简斋的声誉更高。

  1934年张简斋54岁生日时,与多位南京名中医筹办“南京国医传习所”,地址设在北极阁下的三皇庙一带。“传习所”聘请焦易堂为董事长,张简斋常在百忙之中坐黄包车前往“传习所”教学。

  因为工作太忙,精神压力大又难以排遣,张简斋中年之后染上了鸦片(大烟)瘾,劳顿之余,他常在家里吞云吐雾。其时,国民政府正明令禁烟。时任宪兵司令的谷正伦以“张简斋治病疗效彰著”为由,特发文件,特许张简斋可以吸大烟。并批示“全一人而活万命”七字。张简斋公开抽鸦片,在当时的南京几乎无人不知。

  晚年在香港悬壶济世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张简斋在南京沦陷前半个月,携家小及亲眷30多人,迁移到重庆。他在重庆继续挂牌行医,享誉山城。

  1946年5月,张简斋飞返南京,结束流亡生活。很快,他又重新坐堂行医,南京几家报纸争相报道这一消息。南京市长马超俊特偕夫人沈慧莲登门拜望张简斋,并设宴款待,执礼谦恭。

  1947年冬,陈氏因肺炎辞世于鞍辔坊,终年65岁,这对张简斋是极沉重的打击。他连日哀痛,憔悴了许多。此后,他感到自己的生命不再完整,不胜凄苦悲凉。

  当年九月,陈果夫肺病发作,命悬一线,急请张简斋赴上海为其治病。月余后,张简斋才回到南京,他再累也没有怨言。他与陈氏兄弟交往已有20余年,友谊很深厚。

  张简斋去香港后,曾在九龙皇后大道开业接诊。一年后,他不幸辞世。如今,上了年纪的老南京人,还依稀记得当年这位名满金陵的一代名医张简斋。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