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症状有哪些? 怎样预防恙虫病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亦称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变为全身性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等为特征. 恙虫病是以恙螨为媒介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中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幼虫在叮咬人体摄取组织液时,立克次体伴随幼虫唾液经由刺破的皮肤而传播.其发病急骤,寒战.高热持续不退,1-2天内可高达39-40.5℃,伴剧烈头痛及全身酸痛不适.咳嗽.胸痛.恶心呕吐.结合膜充血等.其特征性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亦称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变为全身性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等为特征。

恙虫病是以恙螨为媒介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中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幼虫在叮咬人体摄取组织液时,立克次体伴随幼虫唾液经由刺破的皮肤而传播。其发病急骤,寒战、高热持续不退,1-2天内可高达39-40.5℃,伴剧烈头痛及全身酸痛不适、咳嗽、胸痛、恶心呕吐、结合膜充血等。其特征性体征为焦痂,焦痂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稍隆凸,周围有红晕,多发生在气味较重而湿润的皮肤柔软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阴囊、外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及腋窝等处。伴随退热焦痂可自行脱落而形成浅表溃疡面,常有渗出液,偶有继发化脓现象。此病若诊治不及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等。5-11月份为恙虫病多发季节,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杀灭鼠类:啮齿动物中一些鼠类是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主要贮存宿主,为本病的传染源,故灭鼠是根本性预防措施。

消除恙螨孳生地:及时喷洒杀虫剂灭螨或清除杂草,以使居住周围环境和人群经常活动的场地无恙螨栖息。

雨量大、降雨量集中的季节,尤其是暴雨期,能引起地面恙螨扩散。野外郊游及工作不要在草丛中坐卧、休息、久留或晒衣服,不要在草丛上放置脱下的衣帽等。

必须在野外生产劳动或军事训练等必须扎紧袖口、裤脚口、领口等以免恙螨叮咬。

在这多雨,恙虫病发病率高的季节里,只要我们做好自我预防保护,我们都能远离恙虫病。

怎样预防恙虫病?

恙虫病是以恙螨为媒介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中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幼虫在叮咬人体摄取组织液时,立克次体伴随幼虫唾液经由刺破的皮肤而传播。其发病急骤,寒战、高热持续不退,1-2天内可高达39-40.5℃,伴剧烈头痛及全身酸痛不适、咳嗽、胸痛、恶心呕吐、结合膜充血等。其特征性体征为焦痂,焦痂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稍隆凸,周围有红晕,多发生在气味较重而湿润的皮肤柔软隐蔽的部位,如:腹股沟、阴囊、外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及腋窝等处。伴随退热焦痂可自行脱落而形成浅表溃疡面,常有渗出液,偶有继发化脓现象。此病若诊治不及时可并发肺炎、心肌炎等。5-11月份为恙虫病多发季节,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杀灭鼠类:啮齿动物中一些鼠类是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主要贮存宿主,为本病的传染源,故灭鼠是根本性预防措施。

消除恙螨孳生地:及时喷洒杀虫剂灭螨或清除杂草,以使居住周围环境和人群经常活动的场地无恙螨栖息。

雨量大、降雨量集中的季节,尤其是暴雨期,能引起地面恙螨扩散。野外郊游及工作不要在草丛中坐卧、休息、久留或晒衣服,不要在草丛上放置脱下的衣帽等。

必须在野外生产劳动或军事训练等必须扎紧袖口、裤脚口、领口等以免恙螨叮咬。

在这多雨,恙虫病发病率高的季节里,只要我们做好自我预防保护,我们都能远离恙虫病。

恙虫病临床症状

每到秋冬季节,随着天气逐渐寒冷,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病症:病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随之身上出现玉米粒大小的斑丘疹,重者出现谵语、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还有心肌炎的表现,无论用多少青霉素或者“头孢”都无效。碰到这种情况,一般都用四环素做试验性治疗,一旦取得疗效,许多大夫都认为是斑疹伤寒肯定无疑,不再作深入探究。

那么真的是斑疹伤寒吗?不一定!因为具有上述“高热、头痛、皮疹和四环素治疗有效”这样临床表现的疾病常见的也有八、九个,包括斑疹伤寒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斑点热类的斑点热、马赛热、澳洲蜱型斑疹伤寒和立克次体痘症;恙虫热类的恙虫病;阵发性立克次体病类的战壕热等。其中,斑点热类发生在美国、澳洲、非洲或地中海沿岸国家,战壕热发生在欧洲。那么在我国就只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恙虫病发生了。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普氏立克次体,体虱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莫氏立克次体,鼠蚤传播,据卫生部调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流行性斑疹伤寒已基本消灭,地方性斑疹伤寒也仅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散发。恙虫病则不同,它由东方立克次体感染所致,传染源是鼠类,多发于亚太地区,流行于东南亚、中国和日本,恙虫幼虫为传播媒介。

恙虫多生活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丛林边缘、河湖岸边、草莽地带及农田的土壤中,其幼虫遇到鼠类等动物时,可附着于其体上叮咬吸血,如被叮咬的动物带有病原体,则幼虫受感染,病原体在幼虫体内繁殖并传给第二代幼虫,第二代幼虫叮咬人即能传播恙虫病。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恙虫怕冷,遇有机会,便爬上人体,寻找温暖、潮湿、气味较浓之处叮咬从而造成传染。

和斑疹伤寒一样,本病也有寒战、高热、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便秘、面红、眼红、咳嗽、胸痛、皮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表现;但是,和斑疹伤寒不同。

恙虫病具有以下特点:

一、焦痂及溃疡:为本病特征,斑疹伤寒不会有!人被恙虫叮咬后局部即出现无症状的红斑,及至为丘疹以至水泡,破裂后中央坏死成褐色、黑色或灰色痂,即焦痂。焦痂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直径1--15毫米,平均5毫米,边缘略隆起,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一般无痛痒,偶有化脓。多数只有一个焦痂,个别可多至十个以上。部位多在腋窝、腹股沟、会阴、外生殖器、肛门等处,但头、颈、胸、腹、乳、四肢、臀、背、眼睑、足趾等部位也可发现。请注意,焦痂仅见于65--98 的患者,并非个个都有,但一旦发现就具有诊断意义。

二、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可如核桃或蚕豆大小,压痛,可移动,不化脓,消失较慢。全身浅表淋巴结也可轻度肿大。

三、并发心肌炎者较多:表现为心音低,心率快,舒张早期奔马律,心电图异常等。

四、外斐氏反应oxk阳性:阳性率在第一周30 ,第二周60 ,第三、四周达80--90 ,第四周后开始下降,到第九周后多数阴性。请注意,斑疹伤寒是ox19阳性!

五、补体结合试验: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外斐氏反应高,其抗体可维持5年。

六、病原体分离:可分离到东方立克次氏体。

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靠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螨幼虫叮咬传播。恙螨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组织液,3天-5天吸饱后落于地面。恙螨一生一般只在幼虫期叮咬宿主动物一次,获得东方体后经卵垂直传播,当子代恙螨叮咬人时传播本病,而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据悉,恙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福建省以6月-8月为流行高峰。在多雨及高温的天气之下,厦门市已进入恙虫病感染的流行季节,市民外出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由于恙螨主要栖息在草丛或灌木,应避免在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螨的附着或叮咬,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含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避蚊胺等成分的驱避剂进行防护,如驱蚊灵、蚊不叮等。野外作业后,及时拍打衣物,抖落附着的恙螨;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做好个人防护。有恙螨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羌虫病往往表现为全身症状或发烧等,所以发病早期比较容易被误诊。恙虫病有潜伏期,轻症病例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肾功能的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但只要早发现,及时治疗,就会很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