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化身舞台剧 结合新媒体用渺小容纳宏大

2018-06-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7月27日讯,<三体>舞台剧是刘慈欣作品的第一次视觉化呈现,也是中国科幻题材舞台剧首次问世.有人从<三体>这本书的成功判断中国的科幻热潮即将到来,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国内科幻呈现真正的繁荣,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都是这样.在这个科幻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三体>舞台剧的出现很令人兴奋,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上海首演仪式结束后刘慈欣说道:"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话剧形式面向观众,也是中国的科幻首登舞台.记得我上一次看舞台剧已经是39年前了,而且也是在上海.

2016年7月27日讯,《三体》舞台剧是刘慈欣作品的第一次视觉化呈现,也是中国科幻题材舞台剧首次问世。有人从《三体》这本书的成功判断中国的科幻热潮即将到来,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国内科幻呈现真正的繁荣,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都是这样。在这个科幻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三体》舞台剧的出现很令人兴奋,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上海首演仪式结束后刘慈欣说道:“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话剧形式面向观众,也是中国的科幻首登舞台。记得我上一次看舞台剧已经是39年前了,而且也是在上海。在我看完演出后感觉很震撼,我认为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改编,也远远超出我自己的预期,当我知道《三体》要改编成舞台剧的时候,我自己是很高兴的。因为舞台艺术是一种很古老的艺术,而科幻小说迄今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年轻的艺术和古老的艺术相结合能产生出很奇妙的化学反应。”

《三体》舞台剧是原著作者口中一台改编很成功的舞台剧,该舞台剧以高达85%的原著还原度在舞台上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呈现了这部科幻巨作。

导演为了保证舞台剧的故事完整性,主创人员曾多次与资深粉开展深入探讨,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打磨剧本。电影在表现视觉冲击上更有优势,但舞台剧在细腻的情绪、观众的互动、戏剧的张力方面相对花心思,所以《三体》舞台剧在人物丰富化、感情冲突化方面甚至超越原著。

观演后,刘慈欣说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次《三体》舞台剧运用了新媒体的手段和一些跨越传统剧场体验。观众能在一个巨大的环绕声场里观看由舞美和特效结合的创新形式,这是比较适合科幻题材的一种舞台最佳转化。科幻文学被搬上戏剧舞台,对科幻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多维度的发散和交融。另外戏剧的题材也不再局限于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还可以用来表达未来的生活和宏观的宇宙世界。而且舞台艺术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它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它代表了一种很古典的文化。由这么一种最古典的艺术表现出来的科幻题材,给人带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居然比在电影带来的科幻感都要强烈,这是我对这部剧最深刻的感觉。”

为了体现科幻感,视效团队竭尽所能地运用前沿技术在剧场中呈现那片浩瀚的宇宙。首先,区别于传统的舞台剧,《三体》竭力于从多维度、多感官去呈现这场科幻视听盛宴。听觉上,运用音效与舞美组合出千变万化,以达到对场景的神还原;视觉上,运用“假定性”原理让观众能时刻感受不是只在剧场舞台之下,而是置身于人类向宇宙发出第一声啼鸣的现场。

制作团队还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纱幕投影技术,搭配舞台上三个不同区域的投影,辅以余光投影技术、雾幕投影技术,将真人演绎与道具装置虚实结合、舞台特效与船型道具完美融合,达到视觉上的统一。《三体》舞台剧还使用了室内无人机定位系统,精准操控两架无人机,模拟智子在地球监控与传输的宏伟场景。

舞台剧在特技上由于舞台的空间限制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的感觉,但刘慈欣说:“在这么一个狭小的舞台空间上,他就把宇宙的深远、宇宙的广阔很好地表现出来。其实,这种用渺小容纳宏大、用狭窄包容广漠的努力,正是科幻的本质,也是人类文明的精神的核心。渺小的地球就是一个太空中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类试图用自己的想象力容纳无垠的宇宙,并正在上演着一出叫做人类历史的壮丽的舞台剧。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