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女儿 林风眠画仕女 女儿当模特(图)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为纪念林风眠诞辰105周年,5月2日至29日,上海袁湘文女士收藏及曾经收藏的1977年林风眠赴香港前创作的25幅国画作品在索卡艺术中心展出.

为纪念林风眠诞辰105周年,5月2日至29日,上海袁湘文女士收藏及曾经收藏的1977年林风眠赴香港前创作的25幅国画作品在索卡艺术中心展出。由于林风眠的作品大都已被毁掉,存世量极少,这批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作品,跨越了林风眠绘画从探索、成熟到鼎盛时期,其中24幅作品都是初次面世,所以愈显珍贵。

林风眠宅子、画作赠湘文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北新桥的索卡艺术中心。一推门,一个悬挂在门框上别致的铜铃立刻发出清脆的声响。展厅内则是一片清爽,洁白的墙面、明亮的灯光将林风眠画中仕女的白纱、通体留白的猫头鹰衬托得有一种透明之感,有如月下。索卡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王一涵女士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索卡艺术中心就开始致力于林风眠、徐悲鸿、颜文樑等老一辈画家作品的收藏,很多拍卖会上拍出的林风眠画作都是索卡提供的,附有索卡当年的作品保证书。此次展出的25幅林风眠国画作品,除了一幅曾经展出过,其余都是首次面世。由于作品珍贵,所以光是保险就高达3000万元。

据悉,这些画作都是或曾经是今年已经年逾八旬的袁湘文女士的藏品。那么袁家和林家到底有什么样的往来,使得林风眠在1977年赴港时将自己的画作和宅子一同托付于袁湘文女士呢?王一涵介绍,袁湘文女士的丈夫潘其鎏是林风眠的学生,她本人是医生。“文革”期间,林风眠、潘其鎏皆被关押,当时林风眠身患重病,袁湘文非常细心地照顾、帮助过他。所以1977年林风眠出国探亲之前,把自己的宅子和一批画作交给她代管。后来,林风眠定居香港,就将宅子和画作一并赠与袁湘文,现在的林风眠故居仍是袁湘文私宅。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画作皆为国画,分为彩墨、水墨。记者问为什么没有油画,汪一涵解释说,林风眠的油画作品现在国内可见的几乎是凤毛麟角。1926年,林风眠从法国留学归国后,主要创作国画,加上后来遇到战争,油画工具购买不太容易、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开始主要创作国画。1926年,当时年仅27岁的林风眠应邀担任北平艺专校长,当时倒是画了两张油画,主要反映的是民族疾苦。
 
仕女画多以女儿为蓝本


《走雪山》

 
仕女和花鸟是林风眠最主要的两类画作。此次展览中一幅名为《白纱女子》的画作给记者留下了很深印象,尽管之前曾多次在画册中欣赏过这张作品,但初次面对原画,仍倍感惊叹。作品描绘了一个细眉凤眼的古代仕女坐像,人物的白色纱衣和身后白色“美人肩”花瓶以及花朵的白色花蕊相呼应,在墨色渲染的黑色背景映衬下,更加突出。特别是人物袖口白纱的刻画,极为精妙,有一种透明之感。再看其他十几幅细笔淡墨淡色仕女,尽管创作手法有异,但都比例得当,形象秀美,或抚琴、吹箫、执扇、弄花、散步,在轻烟细柳般的闲淡优雅之中,又隐隐有一种寂寥惆怅之感。

据介绍,这实际是同林风眠的经历密切相关。王一涵介绍说,据袁湘文女士回忆,林风眠生前为人谦虚,淡泊名利。1950年,林风眠因与一些青年学生研究现代艺术,被杭州艺专作为“形式主义”加以批判。1951年夏,他辞职离开杭州回到上海家中。

据介绍,林风眠的妻子是法国人,他们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巴西人。后来,妻子、女儿、女婿移居巴西,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林风眠决定独自留在上海,整天闭门画画,很少会客,就连画室外面的客厅也是另设的门,客人到来需从此门进来。1977年,林风眠申请去巴西探亲,但后来却在中途定居香港,一直到他1991年去世。14年间,除了香港的表弟,陪伴他的就是一个一直在照顾他的义女,再没能和妻子女儿相聚。王一涵指着一幅仕女画说,林风眠很多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根据女儿的肖像创作的,也许对于家人的思念只有这些无声的画作才知道。

林风眠假画多为风景静物

本月15日荣宝春拍将上拍的几件林风眠代表性作品,其中估价为60万至100万元的《对镜仕女》和估价120万至180万元的《憩》是最吸引眼球的拍品。回顾去年拍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林风眠的作品过百万元的多达近20件,其中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瑞士一藏家提供的几件作品均拍出了相当理想的价位,《四美图》更是以510.24万港元成交,创林风眠中国画作品新高。对于近年林风眠的画作价格正在逐渐上涨的原因,王一涵分析道,过去写实风格的画作更容易为大众接受,适合于政治宣传,林风眠那带些抽象意味、寥寥数笔即勾勒成形的画面很难为人理解,当时对他的宣传也不够。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他进行了正确评价,并给予了相应的艺术史上的位置。加上近年国内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的完善,收藏队伍的专业,人们会逐渐认识到这位致力于将本国传统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画家的价值。因为创新才是绘画发展的动力。

采访中,王一涵感慨地说,现在冒林风眠之名的假画比比皆是,想收到真画也就更难了。以前在某拍卖会看到10张画,可能有一半是真的,但现在10张里面可能一张真的都挑不出来了。不过,据王一涵说,目前看到的林风眠假画多为风景、静物,人物的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模仿前者相对简单一些,而林风眠的人物画因为人物造型、线条都很见功力,所以不好仿造。王一涵还透露,林风眠喜将国画、水彩混合使用也是他画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因为国画透明,他便常用于人物脸庞的描绘;不透明的水彩则主要用于衣服等物品的刻画。(北京娱乐信报  孙玉洁)

相关链接

林风眠:

(1900-1991年)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有“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之称。原名林风鸣,广东梅县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回来后,应蔡元培之聘先后任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和西湖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之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罗工柳等。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却在中途定居香港。他在数十年的探索中,创造出“林风眠格体”,即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常见的绘画题材有仕女、荷花、芦雁、风景、盆花、白鹭、裸女、京剧人物等。作品大多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意境。著有《艺术丛论》、《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林风眠画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