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会引起胃癌吗? 小编教你辩清两者的关系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胃息肉,常常误以为是胃癌的早期病变,造成了很大的身心负担,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其实胃息肉与胃癌是两种不同的病症.下面

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胃息肉,常常误以为是胃癌的早期病变,造成了很大的身心负担,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其实胃息肉与胃癌是两种不同的病症。下面我们就将胃息肉与胃癌的区别介绍给大家。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2:1),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有学者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

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从以上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胃息肉和胃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大家现在应该知道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区别了吧,胃息肉一般经过手术切除后经过几个月的恢复一般都可以治愈,胃癌则是一种胃部细胞癌变很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