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忠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方忠:诺贝尔奖并不是科研的动力
光明网1月17日电 今天下午,中科院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牧,物理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方忠,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做客光明网。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物理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凭借“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外界评价称,“超导研究是中国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地方”,对此,方忠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拿奖或者拿什么奖,并不是科学家做科研的动力。
方忠认为,超导领域从诺贝尔奖获奖的人数来说是一个金矿,有很多东西是可挖的,尽管如此,超导领域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我们还不知道,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上,还是从技术科学角度,都还有很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继续研究。
据介绍,在超导研究方面全世界先后有五次十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很多人关心,高温超导科研团队有没有希望冲击诺贝尔奖,方忠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可能有一个诺贝尔情结”,但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不是拿奖或者拿什么样的奖,绝对不是他的动力,科研的动力源自于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对中国科学家而言,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将来是不是能够拿奖,或者拿什么样的奖,我想只要整体水平高了,这些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
在问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奖金时,丁洪、方忠等人都表示不知情,“听说是20万元”,“目前还没有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不重要。”
方忠介绍说,80年代开始高温超导刚刚出现,我们抓住了一次机会,对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那之后,中国超导研究有一段低谷的时期,在机制的突破上一直没有取得进展,而美国也不断在削减对高温超导的投入,“中国很庆幸,这批人坚持下来了,有这样一批精英的力量真的在这个领域坚持下来了,这也正是这次铁基超导再一次走在世界前沿的保证。”
方忠引用赵忠贤院士的话说,“超导在中国扎了根,有传统、有积累、有人才”,“有时候有了条件,有了经费投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即使没有投入,我们也会想这个问题”,“如果有条件做,没有条件不做了,这个事情不可能坚持下来”。(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