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凤图片 徐小凤个人资料及照片
1991年徐小凤发行了在歌坛的最后一张唱片《文明泪》。 1992年红馆43场演唱会成为一个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并且担任1992年亚洲小姐竞选决赛的表演嘉宾,和邓丽君小姐(还有黎小田先生)同台演唱《戏凤》。
1995年于红馆举行15场演唱会,意图退出歌坛。 1997年出席香港回归祖国的演唱晚会。 2000年半退休的小凤姐,在美国大西洋城登台,三场酬金达100万美元。 2002年获香港电台颁发“金针银禧大奖”。
2004年4月,小凤姐酝酿复出,盛传会以每场150万复出开演唱会。8月份时,落实于次年7月复出开演唱会。 2005年7、8月,在红馆成功举办22场演唱会。 2005年6月下旬,在香港青山道一间不足30尺的旧鞋翻新小店里,一双5寸的高跟鞋刚刚修理完毕,一位女士(徐小凤)付了修理费,30港币。
修鞋师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月后,这双鞋将在红磡体育馆的舞台上再度与12000名香港市民重逢,而它的主人就是58岁的徐小凤。
1987年,也是在红馆,也是叫金光灿烂,徐小凤连开了22场演唱会,盖过了当时锋芒犀利的谭咏麟。想一想1987年红馆的这块舞台,就不得不令人神往,多少盖世无双的天王天后在此一决高低。
在1987年的这22场演唱会上,当徐小凤款款舞动着一款粉红色的珠片拖地长裙,唱起一首“人似浪花”时,一段18年后的神话也就此打下了伏笔。 2010年春节年近62岁的小凤姐在香港澳门连开两场。一开场,小凤姐便以一身红光闪闪的美人鱼裙现身,演唱了一首《喜气洋洋》及《欢乐年年》增添了大家的过年气氛,徐小凤2010年的演唱会最贵的门票价2000元。
堪比国外的大牌明星。 徐小凤直到至今已经开了171场演唱会,相信日后会再增加!
小凤姐已经从美丽漂亮的青中年时期转到了如今的花甲年华了!现在小凤姐已经62岁了,她的演唱会是开一场少一场了!就算票价再怎么多,我们这些“小凤迷”也一定会去看! 歌唱事业 1965至1978年 初啼之莺 1965年12月23日,徐小凤参加了一项由天天日报及南国实验剧团联合两家公司举办的香港之莺歌唱比赛,结果与她一同报名、积极力争出线的两个同学落选了,徐小凤却无心插柳,凭一曲白光的《恋之火》登上了冠军宝座并得了唱片合约,故徐小凤出道时有“小白光”之称号。
不过这个荣衔没有即时为徐小凤带来特别的际遇,因为父母一直认为歌手须抛头露面,反对她从事歌唱事业。后来,她成功说服父母,在旺角的花都、国际、尖沙咀的首都夜总会以及海城夜总会都曾驻唱帮补家计。
徐小凤在1969年得了名指挥文就波的提携,灌录第一张唱片,正式加入乐坛。当时由吉隆坡的南国唱片厂录制,徐小凤用了两天时间灌录了12首歌曲,分成《墙》《秋夜》《恋之火》三张单曲唱片出版,录音简陋,只用单声轨,连乐谱也没有。
其后,即在70年代早期,徐小凤先后隶属文志唱片和永恒唱片两间公司,期间主要是唱口水歌——即是翻唱别人的作品,例如《泪的小花》、《我爱CHA CHA》、《香蕉船》、《如果没有你》、《爱情的代价》等,直到1978年的《大亨》(顾嘉辉曲),方有为大众熟悉而又属于自己的歌。
在这萌芽阶段,徐共出了超过廿张唱片;虽然是翻唱别人的作品,但一直受大众欢迎,销量甚佳。
1978至1981年 成功之路 徐小凤其后转投新力唱片,不再唱口水歌,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歌手,是其事业的转折点。在其六张大碟(包括离开后才发行的一张)中,歌曲以改编日本或欧美的流行曲为主,包括《风雨同路》、《人生满希望》、《夜风中》、《人似浪花》、《黄沙万里》等,也偶有本地创作如《漫天风雨》及《风的季节》(同为李雅桑曲)。
这都是徐小凤的成功之作,而其中两首首本名曲——《无奈》及《风的季节》,皆出自离开新力前的最后一张大碟《新曲与精选》。
1982至1992年 金光灿烂 徐小凤1982年改投康艺成音。期间徐小凤一度与近乎垄断电视音乐节目的无线电视闹得不愉快,因此双方停止合作。
失去了电视的宣传并没有把徐小凤打沉,顺着新力两首流行作品的气势,徐小凤凭《随想曲》(顾嘉辉曲)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并为最高票数获奖,奠定了徐小凤在歌坛的不倒地位。其后在1985年的演唱会创下10场纪录,进一步确认徐小凤的殿堂地位。
不计精选唱片,康艺成音为徐出版了三张原创唱片、两张演唱会现场录音及一张重唱国语经典老歌的唱片,后者销量也达白金,在当时以原创为主流的乐坛,可反映徐受欢迎的程度。
除《随想曲》外,期间成功的作品包括本地创作的《星光的背影》(林子祥曲)、《情比雨丝》(顾嘉辉曲)、《顺流逆流》(蔡国权曲),和改编日本乐曲的《星星问》、《风里的呼唤》。 1986年,徐小凤加盟宝丽金。
首张大碟《每一步》至为成功,特别是碟中的《婚纱背后》,是当年的热歌之一!歌曲还包括后来分别成为无线剧集《流氓大亨》主题曲及插曲的《城市足印》(林敏怡曲)和《婚纱背后》(徐日勤曲),后者成为徐的首本名曲。
在此期间,其他为人熟悉的歌曲有本地创作的《冬》(蔡国权曲)、《谁又欠了谁》(钟肇峰曲)、《一缕情丝》(刘以达曲)及《双城记》(王杰曲),还有改编的《流下眼泪前》和《梦飞行》。不计精选唱片,徐小凤在宝丽金出了九张原创唱片、两张演唱会现场录音及一张重唱国语经典老歌的唱片,而1991年的《文明泪》为徐小凤在乐坛灌录的最后一张唱片。
1993年至今 淡泊乐坛 在1992年的演唱会后,徐小凤在工作上更为低调,但还间中露面,参与幕前演出,包括为香港的亚洲电视拍特辑。
然而在1995年的15场个唱后,则差不多退隐乐坛,仅偶然出现在一些慈善活动。在2000年,徐小凤在美国大西洋城开了3场演唱会,据悉复出价打破了历年香港歌手在海外开演唱会纪录。
其后,在2005年的一片怀旧热潮中,徐小凤在香港开了23场演唱会,在2005年徐小凤的演唱会最后一场上,香港特首曾荫权,特地去到红勘体育馆,为徐小凤捧场。
同年徐小凤参与电影《最爱女人购物狂》的演出;在2006年,再开了10场演唱会。 辉煌成就 1966年,以白光的歌曲《恋之火》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成为冠军,因而有“小白光”之称。 1989年,徐小凤获香港电台颁金针奖,表扬其在乐坛的卓越成就。
徐小凤在1983年至2006年期间,在香港共开了169场演唱会(不计两场因病补场),徐小凤可以说是演唱会的经典代表人物。特别是1992年的43场个唱后即隐退乐坛,根据香港旅游协会小册子资料记录,更被列入当时的世界纪录。
至今仍是于最短时间内,在红馆开演唱会最多场数的歌手。徐小凤声势的颠峰时期,可以说是从演唱会开始,比较有趣的是,这是在后辈梅艳芳大红大紫之后的事,当时你争我夺,我一个徐廿二,你一个梅廿八,我再一个徐卅三,演唱会王者之争方休。
而梅艳芳就是选唱徐的《风的季节》在歌唱比赛中得冠军而晋身歌坛。 徐小凤在乐坛打滚超过三十年,以低沉磁性声线及朴实而不矫扭造作的风格成为乐坛实力派长青树,历久不衰。
徐小凤在舞台上以华丽见称,自1987年其演唱会以“金光灿烂”命名后,“金光灿烂”就代表了徐小凤,而其演出时经常穿着的白色黑圆点连身长裙更成为其象征。 从1969年加入乐坛,到1995年暂时息唱这段歌唱生涯,徐小凤曾创下无数的辉煌纪录。
在前13年的日子里,她缔造了几个至今无人能破的纪录。她灌录过数十张白金唱片,曾经一晚连走13个场子,曾经在1年内出版7张唱片,所灌录歌曲的长度,足够供应电台连续播放3日3夜。
这些惊人纪录在上世纪70年代绝不简单,当时台湾歌星云集香港掘金,而徐小凤在香港乐坛的地位却稳如泰山。 在后13年的日子里,她无惧后浪,依然屡创高峰。1990年荣获“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的“金针奖”,成为首位得此荣誉的女歌手;同年,又获颁“香港艺术家年奖”的“歌唱家奖”;1992年,在红馆举行43场“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缔造一个歌手在一年内开演唱会场数最多的纪录…… 然而,徐小凤并没有就此迷失方向,她的歌艺不断向前迈进,每一个阶段获得的评价更高。
她希望自己永远站在台上,与观众在一起,因为在那一刻,她完全是真正的徐小凤,只要歌迷在,她就舍不得离去。 可是,1995年举行了18场演唱会后,徐小凤却绝迹歌坛了,照她的说法是:“我没有想过退休,只是我太懒,休息了一长段时间。
”这段时间,她卸下歌衫,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打打乒乓,打打麻将,一晃眼,10年便过去了。 2005年,她决定回归舞台,这个雀跃的消息,马上在香港城中掀起抢票风潮,场数一加再加;杂志报章为她制作的回顾特辑,更是轮番上阵。
10年的时间,并没有冲淡歌迷的记忆,徐小凤,依然是歌迷的最爱。 歌唱特色 以女中音唱腔闻名的徐小凤1966年出道以来,用她那独特魅力的嗓音,征服了整个华语乐坛。
她的歌声不高亢不激越,于平缓中放射着绝对的穿透力;不暗哑不滞重,于浑厚中透着绝对的感染力且又古意盎然,真醇古雅,剑蕴着深沉的古典气质。 温馨松缓的旋律、启迪性的歌词、优雅的气质、淡雅而甜美的微笑、韵味独特的歌喉,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音乐里,用心用情去唱,是徐小凤的真本色。
唱歌原为家计 30余年前的一个春节,香港有位女歌手,马不停蹄地在当地多家夜总会巡回演唱,连晚饭也仅能以啃面包果腹。
一时感触,使她潸然泪下。这便是徐小凤,一位今日誉满香江的殿堂级歌手。可那时的她,只不过是夜总会的一名小小歌女,为了扛家计,每晚一家接一家地唱,唱人家喜欢听的歌,哪管自己的心情好不好。
徐小凤原籍湖北武昌,家里有六兄弟姐妹,三男三女,徐小凤居长,是家中的大姐,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到香港后,父母继续经营食品生意。身为家中老大,徐小凤中学二年级即辍学,要帮助父母料理店务和照顾弟妹。
过了几年,小妮子已长得亭亭玉立,父母开始为她物色对象,安排相亲。回忆那段往事,徐小凤说:“我当时很苦恼、彷徨。我很了解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也经常自怨自艾,为什么不是个男孩子?”徐小凤最后没有完成父母的心愿。
她在偶然的机会中走上了演艺之路。 1965年,徐小凤报名参加了“香港之莺”歌唱比赛,结果徐小凤无心插柳,凭一曲白光的《恋之火》登上了冠军宝座。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晚上,她生平第一次站在台上,开始唱她的第一首歌,全场都静下来。
她唱完,全场的掌声几乎把她淹没,站在台上的徐小凤,差一点震惊得昏过去。 一晚连走13个场子 徐小凤以白光的《恋之火》迈入了歌坛,但却需要无比的毅力去摆脱别人为她冠上“小白光”的称号,然后再努力去树立歌迷对“徐小凤”的信心。
因此,徐小凤不断地唱,不断地在音乐中寻找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声音,“我用歌唱来代替我的语言,所以,我严格地选每一首歌,我用心地唱每一首歌。
我把每一首歌当作一封信,一封写给听众的信。好的信不容易写,但我写出的一定是我想写的。争取歌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像储蓄一样,今天储一个,明天储一个。到你不断地努力了相当的时日,你才会发觉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的确,老天只会眷顾努力付出的人。
徐小凤努力歌唱,在“储蓄”了36年之后,她的歌迷横跨老、中、青三代,广布两岸三地、东南亚,以及英美澳等华人聚居之地,“数目”已经无法计算。
驻唱明星月薪只有600多元 但歌唱比赛的冠军荣衔,并没有为徐小凤带来特别的际遇,她过了几年浑浑噩噩的日子。徐小凤说:“因为父母很保守,不想我抛头露脸,我也无所谓。但我徘徊了一段时间后,始终找不到一份自己喜欢、别人又开心的工作。
终于我鼓起勇气,说服父母让我唱歌。我找过很多家夜总会,没有一家聘请我,因为不接受我的声音。我开始有点灰心,但终于有一家愿意试我,这是一个好开始……”当时是1969年。 在夜总会驻唱的那段日子,徐小凤每天从傍晚7时唱至凌晨2时,她都很用心地去唱,尽管月薪只有600多块港币。
有时也会在歌厅和夜总会之间赶场,徐小凤更曾创下一天跑十三四个场子演唱的纪录,但徐小凤却不以此为苦,也不觉得很委屈,“我发觉原来基础是那时候练回来的。
” 1970年,徐小凤踏足歌坛正好1年,她有一个机会到东南亚登台演出,经过吉隆坡,她的才华深深吸引了当地一间华语唱片公司──南国唱片厂的负责人。该公司立即派人与她洽谈,提出希望为她灌录唱片的要求。
双方一拍即合,当下就进入录音室,用了2天时间灌录了12首歌曲,分成《墙》、《秋夜》、《恋之火》3张唱片出版。当时的录音技术十分落后,只有单声轨录音,乐队的组合也因陋就简,连乐谱也没有。但自此以后,徐小凤的歌唱生涯便开始攀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徐小凤有一把独特低沉的声音,在崇尚女声娇柔的社会,这其实是一个打击。她害怕开口说话,怕别人见怪,偏偏她爱歌唱,她这把独特的声音唱起歌来特别好听。后来,徐小凤也就是凭着这独树一帜的沙哑歌喉,征服无数人的耳朵,成为香港乐坛的中流砥柱。
婚纱背后的无奈 每当徐小凤被问到有关她的爱情故事,她都会反问你:“这个问题重要吗?”可能作为一个艺人,暴露在别人面前的,已经是太多了,总要留一些自己的秘密,是回忆也好,哀思也好。
但曾经有那么两次,她让关心她终身大事的歌迷们得以从零星的报导中,知道一些关于她感情世界的事。 徐小凤于上世纪70年代因与郑经翰合办演唱会而结缘,两人更于1974年结婚,但婚姻仅维持了5年,1979年离异,这段神秘婚姻直到1994年始被披露出来,震惊一时。
1980年,徐小凤曾声言将会下嫁相识7年的男友廖晖,但不久即宣布分手,原因是男友要求她放弃一切,随他到美国定居。但徐小凤觉得家庭负担太重,又觉得对男友未到达为他牺牲一切的阶段,因而分手。
往后很少再有传出有关她感情问题的消息了。“一首好的歌,可以把它固定在录音带上、唱片上,永远不变,但一个人、一份情,又岂能如此简单,永恒而不变?”这便是徐小凤对爱情“无奈”的心声。
个人唱片 南国唱片公司 1969年 《墙》《秋夜》《恋之火》 文志唱片公司 1971年 《徐小凤第一集 谁能知道我的情》 1971年 《徐小凤第二集 新桃花江》 1971年 《徐小凤第三集 十六年华》(又名《黛绿年华》) 1972年 《徐小凤第四集 回头我也不要你》 1972年 《徐小凤第五集》 1972年 《徐小凤金唱片》 1972年 《徐小凤第六集 爱你变成害你》 1972年 《十大红歌星名曲精选》 1973年 《徐小凤第七集 唉!
往事何苦提》 1973年 《徐小凤第八集 冷 面虎》 1973年 《徐小凤第九集 柔道龙虎榜》 1973年 《徐小凤第十集 二人世界》 1974年 《蝉联港台三届 十大红歌星名曲精选》 1977年 《怀念歌曲金唱片》 永恒唱片公司 1973年 《快乐世界》 1974年 《爱我在今宵》 1974年 《长发为君剪》 1974年 《龙虎儿女》 1975年 《海边的故事》 1975年 《徐小凤金唱片》 1975年 《徐小凤金唱片第二集》 1976年 《保镖》 1976年 《功夫舞》 1976年 《猛龙特警队》 1977年 《玲珑塔》 1977年 《神凤》 1977年 《77第一届金唱片精选》 1978年 《大亨》 1978年 《78徐小凤粤语精选歌曲》 1978年 《78第二届金唱片精选》 新力唱片公司 1978年 《风雨同路》 1979年 《夜风中》 1980年 《每日怀念你》 1981年 《逍遥四方》 1981年 《新曲与精选》 1982年 《新曲与精选第二辑》 1987年 《星辉灿烂徐小凤》 1989年 《金光闪闪徐小凤》 康艺成音唱片公司 1982年 《徐小凤全新歌集一》 1983年 《徐小凤演唱会精选》 1984年 《徐小凤全新歌集二》 1984年 《秋水伊人》 1985年 《徐小凤全新歌集三》 1985年 《徐小凤85演唱会精选》 1986年 《徐小凤金曲精选》 宝丽金唱片公司 1986年 《每一步》 1986年 《PAULA》 1987年 《依然》 1987年 《金光灿烂徐小凤87演唱会》 1988年 《重逢》 1988年 《别亦难》 1989年 《新曲与精选》 1989年 《一缕情丝》 1989年 《徐小凤》 1989年 《金光灿烂徐小凤89演唱会》 1990年 《一幅画》 1990年 《一生所爱》 1991年 《文明泪》 单曲 《徐想曲》 2006年演唱会前发布的Rap新歌 参演电影 1972年 《轻烟》(饰演 歌星) 1975年 《李小龙与我》(饰演 歌星) 1984年 《圣诞快乐》(饰演 夜总会歌星小凤) 1987年 《横财三千万》(饰演 时装设计师小凤) 1988年 《鸡同鸭讲》(饰演 食客) 2006年 《最爱女人购物狂》(饰演 心理医生陆小凤) 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