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集单拉出来都是大片,好看到爆肝

2018-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一集单拉出来都是两部大片,好看到爆肝 近来,悬疑推理题材的势头真猛. <东方快车谋杀案>虽然被翻拍多次,但新版一经上映票房就轻松破亿,依然没有削减观众对这一推理经典的热情. 带领网剧大爆发的<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几乎都是悬疑推理题材. 就连真人秀方面,豆瓣评分飙到9.5的<明星大侦探>,也是主打推理. 其实,悬疑推理一直都是银幕宠儿. 这一题材本身就充满噱头,多数悬疑片都涉及暴力,血腥,性爱,复仇等极端场景,往往能满足观众的猎奇

每一集单拉出来都是两部大片,好看到爆肝

近来,悬疑推理题材的势头真猛。

《东方快车谋杀案》虽然被翻拍多次,但新版一经上映票房就轻松破亿,依然没有削减观众对这一推理经典的热情。

带领网剧大爆发的《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几乎都是悬疑推理题材。

就连真人秀方面,豆瓣评分飙到9.5的《明星大侦探》,也是主打推理。

其实,悬疑推理一直都是银幕宠儿。

这一题材本身就充满噱头,多数悬疑片都涉及暴力,血腥,性爱,复仇等极端场景,往往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紧张刺激和不断反转的推理过程,很容易让观众的注意力被剧情牢牢拴住。

而且,悬疑片一般容易出口碑佳作。

基于特殊案件展开的剧情,往往能牵扯出不为人知的阴谋隐情,从而走进人性黑暗面,或揭示隐藏的社会问题。

不过,在悬疑推理类影视作品中,承担推理重担的,要么是天才神探,要么拥有最强大脑。

经常是天赋秉异的个人,推动着整个案件侦破的进程。

刑侦调查技术在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反而被稀释了。

今天鱼叔要说的纪录片,将为科技在破案中的作用正名——

刑事调查大揭秘

Forensic Firsts

一共出了两季,每季评分都破 9,可惜看过的并不多。

这是一部全程无尿点,极其精彩刺激的,涨知识系列纪录片。

每一集单拉出来都是一部大片。

不,是两部。

因为每一集都涉及两个惊天大案。

鱼叔通宵刷完,真的停不下来,好看到爆肝。

顺便说一句,该片已经被记录频道引进,所以资源非常好找,配音也毫不出戏。

很多在电影中出现过的侦破技术,在这里都能追根溯源。

纪录片所讲述的都是曾改变刑侦历史的重大案件。

汇集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也邀请了大量亲历案件的刑侦人员参与。

其真实性可见一斑。

在推理影片中,玩得最多的梗,就是心理分析。

一名心理分析师,仅凭一张照片,就能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家庭关系,行为习惯 ……

虽然在电影中往往有夸张的成分,但也绝不是天方夜谭。

《刑侦调查大揭秘》第一集就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职业——犯罪侧写师。

犯罪侧写也就是犯罪心理画像,侧写师通过罪犯 / 受害者留下的信息,来还原罪犯的心理。

从而推测他的身份特征,甚至预测还未发生的犯罪。

其实,犯罪侧写是近五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一开始,它并不受警界认可,饱受偏见。

与实物证据不同,犯罪侧写具有一定主观性,而犯罪侧写师因此也被看作是巫毒警察。

但 1956 年纽约接连发生的爆炸案,成了犯罪侧写发展的转折点。

从 1956 年起的 16 年间,一名被称为纽约爆炸狂人的罪犯,在纽约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制造了33 起爆炸案。

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但 16 年来,这一悬案一直都没有头绪。

爆炸狂人,熟练而严谨,他在现场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只是,和大多数制造连环犯罪的人一样,他制造爆炸是为了获得关注,因此每一次爆炸后,他都会写信给警局,声称对此负责。

这些信件,是警方手中唯一的信息。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警方请来了一名精神分析师参与破案。

这些看起来大同小异的信件,在精神分析师的眼中却不那么寻常。

他发现信件中几乎没有美国俚语,因此判断此人很可能并非美裔。

信件工整的字体,干净的信纸,则代表了此人在生活上追求严谨有序。

另外,这些信件里的字母 W 与其他字体有明显区别,它更加圆润,看起来像极了女性的臀部或是胸部曲线。

因此,罪犯很有可能在生活中受到性压抑,与女性相处有障碍。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精神分析师最终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推测。

而这个推测,细致得令让在场的警员毛骨悚然:

该罪犯年龄在 40-50 岁

单身男性天主教徒

东欧裔

生活整洁有序

可能与一名女性亲属生活在一起

当你们发现他时

我敢肯定被捕时,他穿着双排扣西服,而且纽扣一丝不苟地扣着

令人震惊的是,最终落网的嫌犯,几乎与描述没有任何差别。

只是,他是在家中被抓,还穿着睡衣。

不过,当他回屋换好衣服,身上穿着的,正是一件双排扣西服,而且纽扣整齐地扣着。

这一件具有传奇色彩的案件,为犯罪侧写扫除了一些偏见,也让犯罪心理分析成了刑侦调查中重要的一环。

《刑侦调查大揭秘》中的许多经典案例,其实都是好莱坞大片的灵感来源。

比如 1993 年的经典电影《亡命天涯》。

电影里,妻子惨死在家中,丈夫也在反抗中被歹徒打昏,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唯一知道真相的丈夫。他因此受到杀人指控,面临牢狱之灾。

他不得不越狱,凭借一己之力,查明真相,找到真凶,为妻子报仇。

不过,在真实的案例中,这名无辜的丈夫没有那么幸运。

尽管他知道真相,却没办法自证清白,更别说报仇了。

他在监狱中整整呆了十年。

不过他始终没有放弃,他拜托自己的律师继续追寻真相。

而最先证明他清白的,正是一项在当时来说 " 不靠谱 " 的调查方式——血溅形态分析。

血溅形态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留在案发现场的血迹进行分析。

血液有不同于一般液体的特性,它具有渗透性,就算嫌犯清理了干净现场,其实血液中的微量元素铁也会附着在物体表面长达数年。

真相掩埋在支离破碎的证据里;隐藏在犯罪分子狡猾的面具下;甚至连我们的信奉的 " 经验常识 " 也会为真相做掩护。

片中的惊天迷案,在我们看来是精彩刺激,但对于受害者来说就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梦魇。

对于身陷其中的侦察人员也是如此,这些扑朔迷离的案件破案期能往往长达十多年。

而这十多年也意味着无数次失败,到最后,只剩下少数人。

片中一起涉及 48 条人命的连环杀人案,从一开始的专案小组,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在战斗。

他明知道凶手是谁,却苦于没有证据。

不过还好,他等到了那一天,基因检测的进步让他终于能亲手将这一变态杀手送进监牢。

除了坚持,他们还需要赌上名誉,打破常规,在别人的偏见中勇敢突破。

因为每一种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的调查方式,当初都是一次 " 非主流的 " 大胆尝试。

文章开始提到的犯罪侧写师鼻祖,在对心理分析充满偏见的年代,没有给自己留余地,用一种极其确定的态度说出了推论。

还好他成功了,不然他就是一个业内笑话。

而开创血溅形态分析第一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尽管他手握证据,却因为想法太不靠谱而被法官忽略。

刚刚细数的错误 " 火灾常识 ",也是因为两个火灾专家真的烧毁了一座房屋才得以证明。

《刑侦调查大揭秘》除了科普之外,还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推动刑侦技术进步的人。

越来越丰富的刑侦技术成为电影中秀智商秀操作的工具。

但这些技术背后的姓名,理应被更多人知晓。

他们就是命案最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而不同形态的血迹,往往能揭示整个犯罪经过。

在刚刚提到的惨案中,现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布满血迹。

不过在门的位置,却留下了一块空白。

而这块空白,其实就是凶手留下的。

凶手在残忍施暴时,受害者血液飞溅得到处都是,不过有一部分却被凶手的身体挡住了。

因此,凭借这块空白,便能简单还原出凶手施暴的位置。

另外,血迹几乎都集中在左侧的墙体,这证明凶手是用左手行凶,很有可能是左撇子。

而最重要的信息,来自墙体上一块奇怪的血迹,它比其他的血迹更大,不可能是飞溅而出产生的。

这很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化验结果则证明这一推测,这块血迹的确不属于受害者。

而通过血型判断,这也不属于这位无辜的丈夫。

可是这样显而易见的证据,在法官眼中却显得有些天方夜谭,因此并没有改变判决结果。

不过,对血溅形态的研究,却渐渐发展了起来。

现在血迹已经成为刑侦调查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除了犯罪侧写,血溅形态分析之外,《刑侦调查大揭秘》还涉及弹道分析,指纹识别,植物学,昆虫学,法医 …… 等 13 项调查技术。

除了简单梳理每一项技术的发展之外,每一集都会涉及两个不同时代的经典案例,来展现这项技术的实际运用。

其实,刑侦调查的飞跃性发展,一直以来都依赖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指纹鉴定,基因分析等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刑侦人员往往依靠着口耳相传的经验办事。

以火灾为例,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人为纵火就是比意外失火烧得更快;

如果火灾现场的地面有不规则而连续的斑驳,那就是泼洒可燃热体留下痕迹;

墙体上如果有 V 形的灰烬,那就说明底部就是着火点 ……

而事实上,这些一度被认为是消防常识的 " 经验之谈 ",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更可怕的是,这些错误的判断,让无辜的人蒙冤,也让应该受到惩罚的罪犯逍遥法外。

追求真相,其实远比我们想象当中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