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评价!人民日报:“喜剧”不再是周星驰唯一标签
《美人鱼》票房突破30亿大关,人民日报评论,“喜剧”不再是周星驰唯一标签,不管观众愿不愿意接受,这同样是周星驰对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并且深深打上了周星驰的烙印。
周星驰导演的新片《美人鱼》已经突破30亿大关
从丙申猴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映,周星驰导演的新片《美人鱼》仅用12天时间就轻松打破了《捉妖记》半年前用58天时间创下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现在已经突破30亿大关。这再次印证了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对喜剧电影的强烈偏好(目前国产电影票房前五位,有四部是喜剧),更可看到“周星驰电影”的号召力。
就影片本身而言,《美人鱼》缺少经典周星驰电影才华横溢、痛快淋漓之感,在其作品中最多算是中等之作,但它仍旧深深打上了周星驰的烙印。
正如《大话西游》对古典小说《西游记》完全出格的改编,周星驰对安徒生童话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造,人类为了土地的商业开发不惜戕害美人鱼,最后男主人公幡然悔悟,人鱼相爱,其中寄予的生态保护和身份认同的主题让人看过笑过仍有余味。周星驰还建造了一个“猪笼城寨”式的人鱼世界,显示了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周星驰《美人鱼》
《美人鱼》也延续了周星驰作品一贯的喜剧风格,美人鱼珊珊以海胆刺杀富豪刘轩却几次都伤到自己,警察按照刘轩的描述给人鱼画像等桥段,都是典型的周氏喜剧程式。此外,片中的各路奇葩“配角”依然抢眼,假扮美人鱼的博物馆馆长、身背飞行器的土豪郑总,“横店四大美人”张美娥等都喜感十足。尽管周星驰没有亲自出演,但电影的情景设置、想象方式和表演方式,都是周星驰所独有的。
然而,如果与《喜剧之王》《功夫》等周星驰经典喜剧作品相比,《美人鱼》多少显得有些离经叛道。在《功夫》获得巨大成功后,或许因为不满足于重复自己,周星驰逐渐开始脱离他的演员身份,而更专心于他的导演创意工作。
他似乎不愿再重复“草根英雄”的原型,而转向具有幻想乃至恐怖色彩的哥特式童话。《美人鱼》中,尽管人鱼世界被设定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底层社会,其对手是刘轩等“霸道总裁”,但人鱼珊珊绝不是周星驰以往作品中的“不争气的小人物”,而是刘轩心灵救赎的关键人物。
刘轩虽然出身草根,但实际上属于强势群体,如此一来,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势差”削弱了,“戏弄强者”和“弱者自嘲”的喜剧效果就弱了许多,尤其是影片的后半部分,几乎已经看不到喜剧色彩了。同时,没有了绝对的一号人物,无论草根珊珊还是富豪刘轩,都不再有纵深的代入感。
周星驰《美人鱼》
从无厘头喜剧到现代童话,可以看到周星驰电影清晰的转向意识。《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分别对外星生物、西游故事和美人鱼故事进行了平地起高楼式的想象架构,创造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而电影的主题也转换为“爱”:父子之爱、小爱大爱、人鱼之爱。因此,不管观众愿不愿意接受,“喜剧”已经不再是周星驰的唯一标签,他已经创造了另一种为周星驰所独有的电影形式感,这同样是周星驰对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
但《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的社会评价仍然没有超过“草根英雄”喜剧。尤其是《长江七号》同观众期待的巨大落差,招致了不少“星迷”的不满足。于是,我们在后续的《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中,又看到了周星驰喜剧的某些经典元素。事实上,这些喜剧元素依然能够带来“笑果”,只是由于放弃了“草根英雄”的原型,“笑果”远不如经典周星驰喜剧那样极致,那样层层包裹、浑然一体、痛快淋漓。
对于深受周星驰喜剧影响的80后、90后主力观众群体而言,周星驰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通过周星驰构造的影像语言新建筑,“星迷”们共享着一个充满归属感的无厘头喜剧世界,但也让曾经天马行空的周星驰进退维谷:他致力于造就一个充满独特想象的童话世界,但“星迷”却依旧怀念经典的周星驰无厘头喜剧。
周星驰《美人鱼》
而他电影中渗透的喜剧潜文本,对于不熟悉周星驰电影的观众而言,乐趣便少了许多。同时,将目标受众转换到内地、主要演员换作内地演员,周星驰也面临着其他“北上”香港导演同样的新课题: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精准地满足内地观众的审美期待?
《美人鱼》的票房神话,建立在近年来迅速扩大的中国电影“票仓”基础上,得益于电影院线的迅速下沉和银幕数的迅速增加,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连续十几年以超过35%的速度迅速攀升,而这个神话也落在《美人鱼》头上。只是希望,这个票房神话不要让周星驰的转型之路更加负累沉重。毕竟,对《美人鱼》这部电影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比如粗糙、伪现实、低劣,等等。